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妾无良 >

第89部分

妾无良-第89部分

小说: 妾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后来,唐夫人见着程向腾,到底再闹了一场收尾。
    这次又要求了两个条件,要求程向腾孝期举杖,要求他守制一年。
    程向腾讨价还价:举杖不可能,母亲还在呢。守制么倒是没问题,一定守满一年。
    于是两家还是亲亲的岳家与姑爷的关系,一起缅怀深爱的死者去。
    然后徐妈妈又傻B了。
    等程向腾为武梁面上的伤向她问责时,甚至没问她要怎么死,她自己就麻利的自我了断了。
    那时候下人们正在拆灵棚,那些木板竹架什么的一处处往外搬着,就有一根粗竹杆签子似的横支着,成了徐妈妈选择的利器。她拉住架子借力,扑身而上……腹部对穿,抽抽了很久人才没的。
    那时候有人惊吓惊呼,却没有人靠近,更没有人去施救,给她找个大夫用药什么的……
    徐妈妈死前凄厉地叫着:夫人,老奴随二奶奶去了,您好歹看在我奶大二奶奶的份上,照拂一下我的孩儿们……
    她果然是死得时辰不对,这会儿就不能算是陪葬的了。身为唐家的奴才,程家没有让她葬去程家陵地的道理,唐家也不会为她这么个奴才费心。于是通知她两个儿子来领尸,各赏十两银子自行收殓安葬完事。
    程向腾肯定是没想要她命的,因为后来提起来,程向腾还为此深深的怪罪那些和尚道士呢。什么玩艺的灵验法事,唐氏请这个那个的来府里折腾了那么久,然后呢,这倒连着几条人命了?
    对那些神祟人物,由从前的不信,转到了厌烦甚至憎恶的地步。
    唐夫人临家去前,到底又找了武梁问话,问她可有什么办法阻止公主别转她女婿念头。
    武梁说我一个小妾,劝说二爷嘛可以试试,阻止公主,手够不着吧。后来她说,你不是她舅母吗?公主恨嫁,你帮她物色个小女婿不就完了?
    后来唐夫人便沉思着走了,大约是去继续琢磨怎么灭掉公主大人的绮思杂念了吧。
    关于公主,武梁是相当心虚的。毕竟捕风捉影地编排人家一个女子,那是相当的没品。好在她是公主,不用担心名声问题影响择婿嫁人。
    倒是程向腾的态度相当有趣。
    他也听说了那些传言,程老夫人还专门找他去问话。程向腾很苦恼:真有这种事儿?因为对方是公主,所以他见着人一向是谦恭有礼的,怎么竟没有查察人家有那种意思?
    总之程向腾周身警铃大作。有志男儿谁会想尚公主啊,他可是等着建功立业呢。前线但有战事,他是要去冲锋的。驸马爷不能出仕,难道要他闲散度日终日侍弄个女人为业么?
    后来,程向腾特意选了个隆重场合,郑重宣布自己将坚守妻孝。且拖得一拖再说。
    而后来,唐夫人还真给人公主安排了一场风流绯事。
    那都是后话。
    而当下,程府里就忙着收拾为唐氏摆祭的一切。程老夫人果然把程向腾房里的各色事物,丫头婆子的差使安排,各色费用支出,事物安排,都交给了武梁打理。

  ☆、第72章 。居家1

关于唐夫人来闹这场;程向腾回府后;自然详细询问过武梁,很是表了一番关切,也对她面上的伤表示了心痛和愤怒,又有些还好只受点儿小伤的庆幸……
    然后大家都放松下来,他调笑说:“我不信事到临头,你不敢跟她动手。”他指对唐夫人。
    武梁忙道:“真不敢。”男人明显不信;一副哄鬼去的表情;于是武梁真诚道,“主要我不信若我动手了,不会死得更快些。”
    程向腾听了就笑了笑,道:“你还是想着要动手了是不是?”然后他说,“咱们程家;忍让也只是肯忍让,却并不是怕谁。”
    呃???
    武梁眯着眼睛瞧他,心说这是纯感慨呢,还是支持她动手呢?
    都被人家揉搓成那样了,还说这样的话,真的有底气吗?
    然后程向腾又道:“以前忍让唐家,是因为从前的事,也为了给你们二奶奶面子。而对你们二奶奶宽泛些,是为了家宅安宁。但是以后,他们谁过份也不行。”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眉眼并不凌厉,却也有种淡淡的不耐和倨傲。好像唐家再惹他一下,他就真的一拳挥过去似的。
    其实程向腾并不怎么说起外面的事情,唯一的一次,是处理三月三揍唐二事件。记得那时他和邓隐宸隔空对上,暗自较劲,似乎表现得挺指挥若定的。
    也记得那时他提起他外面的那帮兄弟们,说各自为家族利益所限,都有身不得已之处。
    有时候武梁觉得,这个人虽然在后宅女人事务上,颇有些理想主义。但对外面的事情,其实是挺明白的一个人。
    当然他也就说那么两句而已,很快他就又追问着老话题,“你那时候,到底预备怎么对付她的?”
    怎么对付?不过“不叫我活,你也休想活去”罢了。但他这么追着问,让武梁就平生了种这货在撬她话的感觉。
    她是那么随便就讲真话的人么,因而只道:“我预备拿刀子架她脖子上,让谁都不敢乱动,然后就等着二爷回来救我。”
    程向腾就笑了,他说:“嗯,不错,保命最要紧。有真凭实据则另说,若没有,靠一个梦就要谁的命,唐家人凭什么。”
    武梁看他那样子,似乎随着唐氏的结局,他也终结了对唐家的做小俯低瞬间昂仰硬气起来了似的。
    可那时侯若她真被打杀了呢?唐夫人分明磨刀霍霍连面子都不要的以头抢桌了呀,这位也太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吧。
    程向腾似看出了她的心思,道:“我不在,还有老夫人在呢。你看唐夫人撒泼半天,她怎么到了也没把你怎么样?……以后多往老夫人处走动走动去。”
    这么说倒似乎不是公主之功,倒成了老夫人的功劳了?
    后来武梁想了很久,才明白程向腾的意思,是说老夫人也能拖,已经派人去请唐家世子爷了,要男人们插手管管这老娘们儿的意思,那显然也是动了气的。
    老夫人让人把她请过去,当面对质的意思,却也并没有把她拖过去就开打……好像这样,就算护着了???
    反正后来武梁就听话的多往老夫人那处走动。
    可是人家老夫人显然对她无感,或者怕她过去那边接近小程熙,所以每次都被妈妈挡在门外,说两句话问清有什么事儿便罢。无事无非纯请安这些的,显然十分多余招嫌。
    不过武梁倒是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处得挺好。
    致庄院里连着出了好几条人命,老夫人说是阴气太重,于是暂时锁了院门等待闲时大翻修。连云姨娘和苏姨娘都搬到了洛音苑旁边的洛影苑住着。
    这两处院子,原来一处住着一群小戏子,一处住着些歌舞艺伶。都是特意采买回来,教大家规矩和排演歌舞戏艺,给宫里娘娘回娘家省亲准备的。方便娘娘省亲那天随意所到之处,不但移步换景还能不时换韵换调清新耳朵用的。
    后来这些人完成使命遣散之后,这两个院子就荒废了。没想到如今倒成了姨娘们的住处。
    苏姨娘几乎日日都到洛音苑来找武梁白话一阵子。武梁也喜欢听她哈拉,有事没事的反正不用费脑子。
    看她算盘打得精,干脆把程向腾这一房的帐目交给她算,然后自己再审一遍算完。实际上武梁也不必用算盘,尽可以心算口算速算什么的,不得再列个竖式辅助一下,三下五除二就算完了。
    但想着后宅女人们无聊,她又不愿意总表现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来,就由着人家拨算盘拨那么半天。
    苏姨娘得了重用似的,也或许就是因为有了差使有了事儿忙,十分的高兴,办事相当的尽心尽力。偶尔要办什么事情银子不凑手了,她还能从自己腰包里拔那么两根毛出来垫付一下。
    当然这是府里的银子,又不关她武梁什么事,所以武梁从来都是事后及时的补上,外带附加不老少的夸赞。苏姨娘的干劲儿就越发足了起来。
    她们两位处得好,于是挺矜持的燕姨娘就有些落单。但人家长袖善舞能冷能热,于是也很自来熟的追随着苏姨娘而来,和大家有说有笑的,也会姐姐长妹妹短笑颜尽显口蜜嘴甜起来。
    武梁夸她的字写得漂亮,于是她就光荣地作了文书。
    三个女人一台戏,又互相留着面儿不拆台,也可能是男人守着孝呢,又不必争这么块肉去,于是大家的日子竟也过得乐呵呵的。
    而武梁关系处得最好的,当然要属程二小姐程向珠。
    这小妞有意思,那天竟然过来洛音苑这里,跟武梁说起上次挺身而出的事儿来,“没想到你遇上了事儿,竟然会来寻我……不过你既然找上门来了,我也不能不管不是。”那样子相当得意,也相当傲娇。
    武梁只觉得这妞一瞬间女汉子形象高大。这是被需要而引发的满足感吗?
    程向珠就又道:“你以前劝我的那些话,我知道你是好心。我虽然懒得理会外间的事,但谁对我好谁是虚情假意,我分得清楚。”
    她感慨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不象我姨娘,吭都没吭一声,人就没了。”这丫头从当初小小年纪听了传言跑去质问嫡母开始,显然这么多年心里一直怨恨着老夫人,认定老夫人害了她亲娘。
    关于这件事情,武梁很有话说,“那时你还小,你怎么知道实情?肯定是听旁人混说的。说这话的人若是为你好,就该瞒着你这些,而不是在你小小年纪的时候便告诉你,让你气恨难平这么些年都过不好日子。”
    程向珠听了就眉头皱着脸色难看,显然跟她说这话的人,可能是她认为非常亲近可信的人,不喜欢武梁这么乱说人家的坏话。
    并且武梁替程老夫人说话,让她心里十分不高兴。
    武梁却不改口气,这丫头很有些真性情,可惜一直没什么人认真引导她,她就多说几句吧。她对她仗义,她也不想跟她假情假义的对付。
    “再说我总觉得,那时候老侯爷人已经没了,老夫人就算以前对他的姨娘有怨,也不至于在人死后还处置了去。就算处置了,就远远的黄土一坯就完了,还给她葬进陵园里去?让她跟在老侯爷身边生死相随去?”
    老夫人天天烧着香,装得菩萨似的,还是相当迷信的吧。
    程向珠开始瞪着武梁,怒道:“她不过是怕死后不好向父亲交待!”
    武梁也皱眉,这都谁给她灌输的东西呀。“你就别自己乱找理由了,敢害人性命的人,才不怕什么生前死后难交待之类的呢。”
    就象唐氏,她才不怕呢,要不然这丫头姨娘的死了一个又一个,她还能睡着觉?只怕走路都得担心有鬼抱着脚啃吧。
    “不管当初实情是怎样,你不能凭谁随便几句疑问或凭自己想象就下结论,就算当初有什么,二小姐你也应该放下,就当是为了你姨娘放心。比如我,如果二奶奶当初若因为什么处置了我,我一定不希望小少爷为此事过得不快活……”
    程向珠却恼了,“我把心里的话说给你听,你倒尽说这些个!怪不得你最近老往荣慈堂跑,不过就是想去巴结罢了。去攀你的高枝吧!”然后人气冲冲走了。
    武梁想哪有老往那里跑?不过跑过两趟而已。
    她在她身后叫:“回去仔细想想我说得对不对。还说分得清好人坏人呢。”

  ☆、第73章 。居家2

然后过了好些天;二小姐都不搭理她;似乎又过回了关进小院成一统的日子。武梁也不去找她,等她慢慢想。
    然后那天就在园子里遇上了,那位还将头转到一边儿去,当没瞧见似的,倒也没有扭头就走。武梁就自动理解为人家等着她先上前呢,于是就自己凑上去了;还三言两语的就重提那不开的壶:
    “……从前种种已经说不清;你空惦记着又有什么用?做人还得向前看。嫡母占着名份大义呢,有你这般连个好脸色都不给人的么?
    看看人家唐家兄弟,够有本事了吧?唐家老大做副统领的,手下那么多兵呢。但他姨娘据说当初也死得不明不白的,但你看他有没有对嫡母不敬?做人嘛;不要那么实诚。”
    被程向珠骂:“虚伪!”拂袖又走了。
    武梁在后面追两步,“把实话当虚伪,你果然分不清个好坏人……”
    人家理都不理她。
    不过隔了几天,倒让丫头送来了一碟子萝卜糕,说是自己学着做的,让武梁尝尝。
    武梁直笑:这丫头肯定是想明白了。高高兴兴的吃了。
    结果人家丫头临走时却道:“我们小姐说了……说什么‘闲吃萝卜淡操心’……奴婢没记清。反正小姐让说给姨娘听。”然后就跑了。
    武梁:……
    然后派芦花去找场子并下单。
    芦花进了程二小姐的院子,找了刚才那丫头,直接道:“我们姨娘说了,点心做得真难吃,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