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妾无良 >

第59部分

妾无良-第59部分

小说: 妾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梁想来想去有些无解。
    最后她觉得,还是回燕家村去呆着好些儿。
    那儿虽不算天高皇帝远,但庄子上常驻人口一共没几个,貌似唐氏的人真没插、进去手。并且现在她成了正牌姨娘了,在奴才中级别略高,那孙二之流也不敢再明目张胆来犯了吧?
    那儿还有她的地呢,没准还能挣点儿小钱呢。并且孙庄头也不大管她,她想出去玩还能跑出去,相当的自由。看这次跑去逛莱茵寺,虽然出了事儿,大伙儿都没有说不让她出门是吧?那以后她立足燕家村,不是还可以四处溜溜去吗?
    结果和程向腾一提,男人立马怒了。说这次的事情不是给你摆平了吗?女人你竟然还不信我能护住你?我立姨娘是为了让你躲到庄子上去的?
    好吧,立姨娘是为了使用的,她知道。
    可这次是外面的人招惹,和家宅事儿能一样吗?日子比树叶稠,想寻人晦气,哪天不能寻出一堆来?
    何况人唐氏的风格似乎都不怎么需要理由,不高兴了说打就能打一顿吧?
    只是武梁一看程向腾那是真恼了,忙讨饶卖乖地说些“当然舍不得离开爷,就是怕爷做难……”之类的话
    然后回庄子上去的话是再不敢提了,若连男人也惹怒了,那她可肿么办呀。
    于是,这么快的,就要来见唐氏了。还不是来见一个,而是俩女人。
    一个小妾被传唤,她是不能问句“你叫我干啥呢”的,没人搭理她,她就跟在锦绣的旁边帮手服侍。
    其实也没啥需要服侍的,最多茶水续杯。其实女人们那茶都是摆着看的,哪里就真渴了。
    点心也不怎么用。这天又不用打个扇。至于捏肩捶腿那种需亲密接触的活儿,估记唐氏还懒得使唤她。
    主要就是傻站着。
    武梁就想着,这个得好好练,以后只怕经常用得着。
    约是唐夫人和唐氏一个话题还没聊完,程向腾就进来了。说是听说岳母来了,特意回院来拜见的。然后客气一番,再一起坐下喝茶。
    唐夫人却象忽然想起来武梁似的,就问起身边的丫头来,让把随身带的物件拿出来,给新姨娘做个见面礼。——赏了武梁两只金钗,恭喜她成了姨娘。
    这意思吧,武梁觉得大约等同于道歉?你看之前错怪你了,不好意思啊,赏赐你收下,那事儿就不提了。
    主子奶奶嘛,身份高高在上,不流行向下人认错,所以给赏就是一种表示吧。
    要不然两人实在不算熟,上一次见面她还口无遮拦来着,没道理这次就看赏了。
    不管如何赶紧表示感谢没错的。心里还想着既然专等着程向腾来了才行赏,自然是做给程向腾看的。
    只要她们还忌讳程向腾一分,那是不是自己就安全一分呢。这般想想就心里略轻松了一点儿。
    唐夫人心里却嘀咕着她每次来,这姑爷可不是都会专程回来见她的。如今这般若非是因为着紧这位五姨娘,怕她们娘儿们吃了她不成?
    想着眼光就没少往唐氏身上瞄,怕她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然也顾着武梁这边儿。见她接了赏规规矩矩福身行礼,唐夫人便一副十分满意的样子,笑盈盈的夸她:“真是个懂规矩的好孩子。”亲昵得好像她是她妈似的。
    然后又叮嘱武梁要替唐氏分忧,协力服侍好姑爷云云。说话间神态和蔼,语气缓缓,是端得再正也没有的贵夫人范儿。
    旁边唐氏看着,就心里越发别扭,觉得自己母亲态度太过平易谦和了,在这贱人面前干嘛这么低姿态掉架子?
    只是程向腾就在旁边坐着她不便多说,只忍不住偷空冷冷剐武梁几眼。
    可是偏偏程向腾就瞧见了,脸上表情便不好看。他等唐夫人对武梁说的话一落音,便生硬地开口,却是对武梁道:“五姨娘退下吧。”
    武梁忙不迭地告退了。
    按说人是唐夫人叫来的,要让人走至少也该问问她还有没有什么话交待之类的,就这般让人退下了,显得相当失礼。
    唐夫人知道,程向腾这是又有些动气了。
    她也不是没看到自己女儿的动作,心下不由暗急:月盈这傻丫头,拧不过劲儿来就算了,偏生还在男人眼巴前也这样,这性子,不吃亏才怪呢。
    她只做没在意,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寻思着姑爷估记也该告退了,然后她得好好再敲打敲打闺女,让她收不了性子,至少也收收面子,不要什么表情都放脸上。
    最近于她,可不是什么有利的形势。女婿还对她留着情面。若真闹翻了,落得个冷院孤居啥的,后悔都来不及。难道娘家能上门撵着人家睡闺女不成。
    谁知各自饮了几口茶后,却听程向腾对唐氏道:“月盈你去厨上好好安排一下,等下留岳母在府里用饭。”
    这点事儿还用主子奶奶亲自去?分明想支开她。
    唐氏知道程向腾这是有话要同母亲说呢,心里便有些悻悻的。不肯当着她面讲的话,肯定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好话。
    不过想想那是她亲娘啊,不让听她回头不会问她娘么,希罕非听他说么。
    唐氏慢慢站起身来,轻声地应了,和娘亲打了招呼出去了。走时顺便一挥手,把花厅里伺侯的丫头婆子一并都遣了出去。
    唐夫人看着女儿的作派,答话和顺,还知道撤走人,这不挺柔顺会来事的嘛?不过这样子要时刻保持才行啊。要不然一会儿一转换,反而让人觉得虚伪,易起反感和戒备。反而不美。
    唐夫人收集着女儿的注意事项,等着回头好好提醒。
    ···
    花厅里没了别人,连唐夫人的贴身妈妈都站到了花厅门口去。
    程向腾默了默,便起身亲自端起茶盏给岳母奉上,道:“这阵子晚辈行事上比较鲁莽不够恭敬,借着这碗茶,给岳母赔罪了。”
    前段时间确实是,事儿赶着事儿的出。唐氏先是假孕,然后弄没了人一小妾,接着又找上人另一小妾,然后又怪上人另一通房。虽然样样都事出有因,但扎堆到一块儿看,说不是专门针对人家女人的,谁信哪?
    所以其实也难怪程向腾有火气,耍脾气。
    唐夫人原也以为程向腾是要排揎唐氏些什么的。她就想着,就算人今儿说几句难听的也没什么,她该应的应该忍的忍也就是了。
    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好言好语客气恭敬起来。
    唐夫人心里着实愣了愣,下意识地就想到了先礼后兵这个词,总觉得这接下来,只怕就不是几句难听话那么简单了吧。她暗暗提着神,只是面上却笑容更盛,真象个被晚辈哄开心了的长者一样,笑得特满足地接了茶,还连声客气道:“姑爷言重了。”
    果然就听程向腾又道:“记得当初,晚辈迎月盈进门。临上轿前,岳母拉着月盈的手谆谆教导,要她以后‘恭孝尊长,繁滋行嗣,襄扶夫婿,敦睦姑嫂……’。
    不知道月盈听了是什么感觉,晚辈当时是都听进去了,心里觉得特别好。晚辈想,那就是我想过的日子,那就是我想娶的妻室……可是这些年,我越来越失望。”
    唐夫人这下是真的愣住了。
    大家子里说话,习惯性的爱绕来绕去,点到即止。哪有这般不客气这般直接的?
    唐夫人心里十分着恼,当着面说对她女儿失望,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要怎的?
    好在她一贯的沉得住气,没有勃然作色,反而深吸了口气,长长叹息道:“月盈这孩子,原本在我跟前,最是恭谨知礼的,一家子老小谁不夸赞。
    只是于归后这些年,她盼儿盼女的,叫身体带累了心情,时常难免郁郁。又因着她爱重姑爷,才会为着些无关紧要的闲人伤心置气的,身体才越发不好了。
    姑爷的意思我明白,想必月盈做得不好的地方很多,所以姑父失望。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教导好她,我这就向姑爷告个罪。以后我定多劝着教着月盈些,也请姑爷多担待一些才是。
    不过话说回来,这世上的人总有长短,又有哪个能周全无过呢?姑爷你说是不是?”
    她的表情很和善,语气很缓慢,有意缓和着气氛。
    话却说得滴水不漏的。你看我姑娘原来是好的,到你家才不好了。我还又认错又决定以后再教导的,你还有啥说的呢?何况人无完人呢……
    但程向腾却偏有说的。就听他毫不客气地追问道:“那岳母觉得,月盈的周全与不周全,各做到了几分?”
    这话问的,比刚才说不满意还更加的咄咄逼人。
    唐夫人面现愠色,连饮了几口茶缓解恼意。
    程向腾见了,便起身又将茶续上,再亲自端起奉上。等唐夫人接了,才回身又坐下,态度很恭敬,话却依然老实不客气:“岳母觉得,月盈因为心里郁郁,因为生病,因为人无完人,所以有精力打骂丫头,却没精神去给婆母端杯茶?”
    唐氏就那样,愿意的时候也能嘴巴乖巧去老太太身边奉承着,但她不愿意的时候,她就不想陪笑。所以若遇上她心里不爽快时候,去请个安说个话儿吧,她就干吧坐着公事公办一般,弄得老太太也不自在起来。
    有时为了缓和气氛还得主动找话同她说笑两句,她还不肯凑趣给你笑笑,或者压根不给你接腔。
    并且唐氏那人吧,偏生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又比高兴的时候多很多。
    老太太就觉得没劲,这请什么安啊,找别扭的吧。干脆各玩各的,请安靠自愿,有心情的时候再来吧。
    这种相处方式虽然是事实,但两下相安时倒没什么好说的。可如今程向腾这般问出来,就是直指唐氏不孝了。
    这个罪名可大了去了。唐夫人看着程向腾不语,寻思着程向腾到底啥意思?
    说是责难吧,他却态度殷勤,端茶倒水的很有晚辈样。并且看他脸上一片诚恳之色,倒有些推心置腹的意思,而不是冷嘲热讽或者发火不耐的那种神色。
    可若说不是责难吧,直言对她唐家女不满意就够让人难堪的了,现在更连不孝都扯出来说?这是说着好玩的吗?
    唐夫人自然不肯认下这不孝的名头,她斟酌着开口道:“亲家母为人慈善,向把月盈当女儿疼爱,若是月盈不够恭顺孝悌,亲家母尽可教她训她。只是我刚刚才从亲家母那里过来,并未曾听她说起过半分,想来亲家母那里还是满意的。
    我想着,月盈没有天天去晨昏定省,自是因着亲家母不爱人打扰,又体恤月盈体弱发了话,月盈才遵了婆婆的话行事,她断不敢自作主张不事婆婆的。
    只是若姑爷觉得不妥,说与亲家母知道,然后让月盈勤谨些就是了,她断不敢有怨言的。”
    说着叹了口气,两手微摊,“姑爷呀,你看,一家子过日子,若大家意见一致便还好,若一人一个主意,这做媳妇的人吧,夹在长辈与相公之间,也是很为难的。”
    竟是推得什么责任都没有了,还好像唐氏在受着夹板儿气似的。
    可她提起什么孝悌,程向腾只觉可笑。孝就先不说了,那个悌字,她又当得起吗?
    府里满打满算这么几位主子,唐氏嫁过来那年,妹妹珠儿不过七八岁,性子虽偏拗,但她一个大人,若有心哄劝交好,会连个几岁的小女孩都收服不下?可是这些年,她身为嫂子,竟是和珠儿互相爱搭不理的,好像比着看谁更不懂事似的。
    还有嫂嫂,远在边关,一年里难得回来那一回半回,母亲自然对她更热情些。唐氏因此觉得母亲偏疼嫂嫂,平日里母亲若在她面前提起嫂嫂,她就懒得应声接口。
    上次程向腾边关回来,唐氏还特意交待他少在母亲面前说起嫂嫂的事儿。问她原因,她说:“她身体壮实,又连番得子,越发得婆婆喜爱了,也越发衬得我没用了……”嫌说起人家来让她不自在。
    ……这些事儿提起来,就让人郁燥。
    程向腾不耐烦与唐夫人这么打太极,他今儿又不是为了告黑状的。
    他叹了口气,直接道:“岳母不用替月盈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了。我知道那些年,月盈在唐家备受宠爱,难免有些娇骄之气。自入了程府后,也是但凡大事小非,岳母也好,舅兄们也好,都齐齐上阵帮腔帮手。就是你们这样,才助得她气焰日高,容不得人,凡事只可着自己的心意走……”
    唐夫人听他埋怨,没有点头,却也没有打断。
    只要不把无后了、不孝了这等大罪过拿出来说事儿,其他的她听着就是了。
    她最担心的是女婿对女儿不喜,跟女儿冷战。那样的话,闺女憋屈,娘家也无话可说,只能自己生受着了。
    这般把话摊开了说她倒完全不担心,哪怕他跟她提要求提条件呢,那都好解决。
    因些她倒没反驳,还顺着道:“就是呢,月盈是有点任性了。”
    说着顿了顿,又道,“不过姑爷呀,月盈前番为着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