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妾无良 >

第169部分

妾无良-第169部分

小说: 妾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梁不明白,但她还是答应考虑。就这么慢慢扯呗,谁怕谁呀,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妙在,看看到底能扯出个什么花儿来。
    反正跟他扯上关系她也不吃亏,她这么一残花,他那么一阔少,只有她配不上人家的份儿。——话说,他跟柳水云不一样,他自己明知道情况,还这么儿戏,万一吃了亏,武梁觉得她不带有心理负担的,真的。
    所以这样的求亲,她没有脑子缺氧一口答应,就已经不错了。干脆地拒绝?不用了吧。
    实际上武梁对陶远逸,怎么说呢,不反感,甚至有相当多的好感。
    这个人长得好待人好,四肢灵活脑子灵活,有身价有背景有能力……方方面面,都是上档次的优质货一枚。
    行事虽然也算计,划得进奸商的范畴,但人家算计得比较不动声色高端大气,算计得能让人愿意被卖了后还替他数钱呀,这是真功夫啊,得佩服。说话么,该风趣时风趣,该文雅时文雅,总体整个人,还是比较正经的。
    他时常来成兮,围着武梁这么久,两人谈笑风生这都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吧,但两人行为上,依然是对坐喝茶而已。
    除了陶远逸有时眼神含义多点儿,递送些莫名情愫,表示着他某时某刻心里的不正经,但这种意会的东西,武梁尽可以装看不懂,甚至也会还回去一个含糊不清意味不明的浅笑,但大家说话不过火,行为不出格,那就都是正经人嘛。
    这种程度的相处,还远谈不上什么纠缠了,扰骚了之类的,但也绝谈不上情深意厚什么的。武梁肯费神支应他这么久,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是真心想和这陶远逸合作开店来着。
    真的,她眼馋人家的连锁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和人家合作,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拓展业务出京最快最省事的办法,她怎么可能和人绝了来往呢。
    武梁知道,他是正宗的生意人,想在他身上讨便宜不容易,所以她最初出了个相当公平的方案。后来陶远逸也口头答应下来了,但最终也没有落实敲定,更别说出银子找店面行动起来了。
    后来武梁看出他对她那腻歪劲儿渐起,便也没有再催他。并且武梁干脆迟疑着不肯签约了。反正她就一句话:“如今看上了别的生意,手里没有银子使了”,所以合作不了不好意思啊。
    想从她身上讨便宜嘛,靠一支花一张嘴是不够的,哪怕花是纯金的,嘴是金刚石的呢。

  ☆、第147章 。远客

求亲这事儿吧,武梁不吐不咽的没个准话,陶远逸当然是要追问的,但武梁总顾左右而言他,话头儿一转就说起了成衣铺子,“唉,多好的生意呀,偏偏不能开张,真是糟心。”
    大家话题都不在一路上,几次后陶远逸耐不住了,就问武梁,“你一直不肯明确答复我,是在顾忌什么还是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大家商议商议。”
    看看,这是求亲吗,这分明还是生意的路数呀。讲出你的条件来,大家讨价还价呀。
    武梁没确定该就势提点要求还是干脆拒绝求亲,原因和陶远逸一样一样的,她也不知道他这求亲是有什么需求呀。
    只需要她这个人?太唯美了吧。
    但想让她帮手,让她帮到什么程度以何种方式帮呢?知道了这些,才能确定她该得什么好处对吧?
    是的,好处,她就等着看若她答应,能得什么好处。
    真没想着答应了求亲就能嫁了他去。
    武梁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必诚恳,因为他这亲求得本就儿戏嘛。
    ——那天陶远逸来了店里要了包厢请了武梁,武梁从后面过来还未及坐下饮口茶,这位便拈花开口了。噢,那花,据说也是陶家京城别院里自种的呢,难得的是在这冷冬里还能开罢了。
    所以如今这事儿是小范围有人知晓,并且都是他们随身的人。陶远逸那边是他的随从叫陶金的,武梁这边,那天是红茶绿茶跟着,那时她们在包厢门口站岗来着。
    这些人可都不是普通人,那时候武梁可是忍不住笑了场的,却难得这些人都还一本正经绷得挺严肃。那时陶金嚅嚅着嘴想帮腔,最终看看自家公子没说什么。红茶绿茶嚅嚅着嘴想骂人,最终看看武梁也没说什么。
    后来武梁回想这事儿吧,就明白陶远逸这亲求得,无媒无凭,非正式那是自然的,整个看起来就象是一种试运行。
    并且,他大约并不想让这事儿传出什么口风去,因为事后问人,并无人看到陶老板拈花入店,想必当时是揣在怀里的,到了包厢无人时才拿出来。
    啊,同时,他想让该知道的人知道。——武梁一般到酒楼时常是不带俩茶和芦花她们这些姑娘家的,那天是陶金约了她们,说新买了一个什么软鞭,想让识货的俩姑娘给鉴看一下。
    这样的求亲,谁敢有分毫期待?
    再者还有陶远逸求亲这时机也颇耐人寻味。陶远逸在京城已经呆了这许久了,跟武梁的互动也不少了,如果真有心,该表白也该早些啊,偏生磨唧到马上快新年了,这收拾收拾往回赶,很可能也赶不上回家过年了这么个时候。所以带回家见家长什么的,当然就不用提了呀。
    不用见父母高堂之类的,就敢私订终身么?然后呢,洞房?呵呵。
    ——两人间并没个定论,陶远逸少不得还是常跑成兮酒楼。他是来消费的客人嘛,自然上从武梁下到小二,大家也都得对他笑脸相迎,摆出一副见到你真高兴的样子来。
    并且吧,陶远逸有着温文的外表,谦逊客气的态度,自从求过亲之后,对酒楼众人也越发有礼了:今天东大街的西米酿,明天西直街的白玉酥,后天南城门的驴肉烧……大家见到他越发高兴起来了啊。
    当然也有不高兴的,象红茶和绿茶,就没少在没人的时候嘀咕。当然这个没人,不包括武梁。
    比如武梁一个人在屋里,见身旁没别人了,两丫头就那儿一来一去的牢骚。
    “那个陶老板是不是有病啊,竟然勾引咱们姑娘。”
    “是啊,不过一介商贾,也不怕侯爷让他混不下去。”
    “以前看他挺正派,现在越看越猥琐,他若再敢对姑娘无礼,一定给他顿老拳点心尝尝。”
    “还好姑娘对他无心,只不过不想把人得罪狠了而已。姑娘,你对那个猥琐陶无心对吧?”
    ……
    那时候,在酒楼的包厢里,陶远逸带着陶金,也正展开这个话题。
    陶金着急,“怎么办公子,让小二哥去请姜掌柜了,她又推辞不来。”
    陶远逸正打了个喷嚏,然后他摸摸脸,“看来你家公子的魅力不够呀。不过么,也别急,我这喷嚏打得,没准她正在念叨我?”
    陶金埋怨,“少爷还开玩笑呢,这都什么时候了。今年沦落在外回不去过年不说,照这样咱们得捱到什么时候去?再拿不到茶引,明年这春茶,可就耽误了。”
    陶远逸默。是啊,他何尝不知道。只是这姜掌柜很有耐性,那程侯爷也很有耐性,他应该已经得了信儿了,竟然完全不动声色呀。
    陶远逸叹息,真是难啃的骨头呢。
    不过么,她若那么容易拿下,倒也会令人失望呢。她若那么容易拿下,也不会吊着程侯爷这么久放不下吧?
    “公子你说,咱干脆把你求亲这事儿,公之于众怎么样?不行再来次当众的求亲,到时候围观的跟着一起哄,姜掌柜总不好还莫棱两可不表态吧?”
    “不可。”陶远逸道,“咱们不过是想等她承认了陶家少夫人的名份,等程侯爷出面干涉,好卖他个夺□□室得手的大人情罢了。所以求亲这事儿,不需旁人知晓,只程侯爷知道就足够了。这样各方面的名声也都能成全,否则没准就真弄巧成拙,和程侯爷结上怨了。”
    “但姜掌柜她一直没个确信儿啊。公子你说,她是不是不知道咱陶家不知道公子你,到底有多少身家啊。”若真知道了,能耐这么久不动心么?
    身家吗?他其实“无意中”提过的,她感叹了一声“哇”,然后就没了。果然入过侯府的人眼界高啊,主动往上贴这种事儿,多少回包厢独对,她没有表现出过半分。
    陶远逸有点儿明白她,他有多少身家不重要,有多少能变成她的才重要。
    还是得动真格啊。
    “陶金,你再去请一趟,就说合作成衣店的事儿,铺面就用先前我们租下的铺面,成衣咱们千织纺也已经准备好了一批,摆货就可以开业了,请姜掌柜来详谈。”
    ——当然,详谈的结果武梁很满意。她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陶远逸百分之四十九,店面取名武记,由她全权经营。手里没银子?这算个什么事儿啊,店面了成衣了配饰了员工了,开业所需全部费用,皆由陶记垫付。比她本来的提案,不知道美好多少倍。
    “这本金嘛,你靠利润慢慢还就是了。”陶远逸道。
    “给未来少夫人送十个八个铺子做彩礼,我们公子完全没问题。所以若姜掌柜考虑好了,肯跟咱们回江南去,那这借条,就只当是废纸了。”陶金补充。
    “回江南?”
    “对呀,如果你答应了求亲,咱们当然得回江南去完婚啊。”陶远逸道。
    “是啊是啊,还可以象姜掌柜希望的那样,一路走一路开店,开它十家八家都无妨。”陶金嚷嚷。
    噢,也就是说,如果最后他那边有问题使他们成不了亲,就可以借口是父母高堂等长辈不同意嘛。而她这边若到最后不愿,就还他铺面银子完事儿啊,什么茶引不茶引的,她可不知道。
    嗯,单说欠债什么的,如今她已经欠下卖了她也还不清的银子了呀。虱子多了不咬啊,好说好说。
    并且陶远逸很够意思,还附送了一笔生意。有富贵人家过新年要给阖府老小制新装,主子的衣裳当然用的他们陶记千织纺的好料子,但仆从下人的衣裳,千织纺却不想拉低档次在自家本店售出,所以陶远逸推荐了武记。
    武梁抓紧年前这最后的时光,投入到武记的运作中。忙是忙的,心里当然越发高兴啊。
    ···
    另两位远客的到来,却是武梁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遥远的西北格坪,住着位牧民汉子叫尼诺。
    当年两次收留她,后来更是信重她支持她,借她马匹,助她充州立攻。
    没有想到,尼诺竟然来京了。
    而让她更更没有想到的,是和尼诺同来的另一位汉子。
    当年,武梁跟着送粮队北上充州,路遇伏兵,山凹里,她放过一个直瞪眼的伤兵。
    就是这位瞪眼兄,竟然跟着尼诺一起出现在了京城,出现在了成兮酒楼。

  ☆、第148章 。伤心

瞪眼男,好吧就是如今的尼泊,长得腿长臂长眼深鼻高的,带有明显的异族特征,虽然如今一身边城牧民的宽袍打扮,武梁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没想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尼诺弟弟呐。
    话说北辰兵败,余部北遁后,大汤对北辰愿意留下来的那些民众还是优待的,允许他们和那些从西部艰苦地区北迁过去开荒的大汤人共同生活,互商通婚,民族融合。
    但朝廷可是有政策,对所有入侵过大汤的兵将,是只能在指定的地区开荒不得擅离的,大约相当于劳改圈禁,就是俘兵降兵的待遇。尤其是俘兵,据说劳动强度很大,死伤不论。
    你说你侥幸活下来还得自由,不知道低调些算了,竟然就这么大摇大摆跑到京城来?
    当初肯施以援手,也许是因为他一脸青涩,楞头楞脑模样让人同情。觉得他大概根本还不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只是被忽悠着或被逼迫着就上了战场。
    也许单纯就因为他也是个人,正在她面前沽沽地流着血,正在一点点流失尽自己的生命,她到底忍不下心就那么眼睁睁看着。
    所以对武梁来说,那不过是自己略尽的人事,纯为了安抚自己那多余的良心。
    但如今再见到他,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武梁很难不心生犹疑忐忑。
    但尼泊自己倒大大方方的,瞅着周围没人了,就细聊了当初的情形。武梁才知道原来当年山凹之后,这位和她走了相同的路。只是这位比她牛掰,是真正的打扫了战场后才撤的。
    那时北辰来犯,抢掳无数,北辰士兵移动作战,又不能把所抢财物珍宝藏匿囤放,所以基本都捡最珍贵值钱的揣在身上。所以尼泊虽然也是仓促间翻找,所获却极丰。
    后来他隐藏养伤,然后一路的,竟然也跑去了格坪。
    尼泊说他这次来京,是来见恩人的。当时他听到有人叫她“五姨娘”,后来她充州骑马冲击两军阵,相当有名,他没费多少事儿,就打听到她了。
    他们随行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奉上,都是北方特产,什么药材了毛皮了等等,大手笔的带了好几车。尼诺就是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