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恩等大珰当然也很清楚这些乱群之马的祸害大都是从何处而来的,近年根本不收自行净身的男子。可许多擅自净身的男子依旧齐聚京师,就算东厂驱逐他们回乡,他们转头又跑了回来,就盼着能有机会入宫谋求富贵。这些人争相钻营,结交讨好宫里的大珰权宦,亦是宦官污糟风气的来源之一。
张清皎认同他们的做法,但想想内书堂那些懵懂无知的小太监,心里亦有不忍。懵懂无知的男童被父母卖来宫中,生生地忍受残缺之苦,又何其无辜呢?不仅是这些采买来的童子,因父祖辈犯罪抄家落入宫中的,因战乱被俘进宫的,都同样可怜。
譬如怀恩,因是犯官之后入宫。如果他没有被族人连累,虽不再是忠心耿耿的内相,但说不得也会成为前朝的重臣呢?
唯有宫里不再用内宦,才能彻底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但内宦之制由来已久,已经承继千载,她一时之间也没有法子改变。再者,如今需要改变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此事只能退一射之地,等到日后再说了。
怀恩、覃吉、萧敬等人自是不知,皇后娘娘心里正转着什么惊人的念头。他们命小太监拿来了八局内宦的名籍,除了兵杖局之外,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內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都是能调取不少人去百工内坊的。他们当年伺候的主子住满了宫殿,忙碌不休亦是常事。如今六宫都空了,留下这么多人空耗着又有何用?
“不过,竹楼先生也提起来,若开了‘皇店’,必定会引来群臣弹劾,说咱们与民争利。”张清皎又道,“虽说咱们都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与民方便,以微薄之利造福万民,但前朝那些清流文臣必定不会这么想。”
朱祐樘自然比她更清楚手底下那群臣子的执拗之处。别说内阁的丘濬、王恕两位阁老了,就连科道言官亦是个个战斗力惊人。如果听说了这个消息,他们必定会捋着袖子上弹劾的奏章,非逼得他收回成命不可。
立在旁边的戴义点头道:“朝臣不许经营商事是规矩,连那些科举的士子也是轻易不沾商事的,唯恐染上重利之名污了自己的清名。想也知道,他们绝不会答应娘娘办‘皇店’。眼下,这店铺若是沾了‘皇’字,确实不合适。”
朱祐樘沉吟片刻:“若不沾‘皇’字呢?”他觉得自家卿卿的谋划很有道理,设立店铺乃是一箭多雕之事,于宫中于京城百姓都有利。内库丰盈,每年若能轻轻松松拿银两出来赈灾,或者充入国库之中,前朝行事便再也没有那么多制掣了。如今户部天天哭穷,许多事都没办法办。
“沾不沾‘皇’字倒是无关紧要。”张清皎勾起唇来,“只是我倒不明白了,凭什么天下内眷都可靠着打理店铺来经营家里的中馈,却偏偏不许我来经营呢?”国朝的官员俸禄微薄,靠着俸禄过,哪里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若非他们的家眷都苦心经营,每家多少都有田庄与铺子,置产置业,又如何能过得滋润些呢?
朱祐樘唯有苦笑:“倒是我拖累卿卿了。”自家皇后在家中时,不知学了多少打理中馈、经营田庄店铺的经验。与他成婚,反倒是无法施展才能,可真是闷坏她了。
“这与万岁爷何干?要怪,便只能怪‘与民争利’这项规矩,被人过度解读了。”张清皎道,“只要开个店铺,便都说是‘与民争利’。哪里知道,若有靠着薄利多销立身的店铺,反倒是‘与民方便’呢?”
“不仅是内坊制出之物,百姓们可用更少的价钱买得更好的物品。我还打算将御马监往各处采买的内宦都收回来,以后采买便走店铺采买的路子呢。极上等的便采入宫中,次一些的便可放在店铺中售卖。咱们不似别人,须得翻倍地赚银两,只需稍微加些价,就能让京中民众享用天南地北风物,岂不是更好些?”
闻言,怀恩等人都无不为之侧目。他们虽是司礼监大珰,但御马监的采办依然不是轻易能动的。这些太监散布全国各地,打着为宫中采办的旗号,强取豪夺,欺压百姓,与地方镇守太监沆瀣一气,其中的盘根错节一时间很难梳理清楚。不少采办还与地方官员勾结,若斩断了他们这条生财之道,还不知他们会疯狂成什么模样。
没想到,皇后娘娘竟是如此干脆利落,想将这已经腐败不堪的枝节彻底砍断?她是知道御马监采办闹出的种种恶事,还是只是碰巧为之?御马监失了采办之职,只余皇庄、马场、草场与禁军督军之职,倒是能清静许多了。
朱祐樘心里也颇为触动,叹道:“如此说来,这店铺的好处确实更多了。至少不会再有人打着咱们宫里的旗号,四处扰民伤民。照我来看,仅仅只这一条,便是与天下万民方便了。”
据他所知,当年梁芳掌管御马监时,没少仗着采办之职,派出爪牙四处搜罗奇技淫巧之物与珍奇珠宝进献万贵妃与先帝。而在这些珍奇之后,又有多少民怨沸腾呢?且这些采办太监欺上瞒下也不是头一回了,在外头强抢,回头却报了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差价中饱私囊。这也怨不得御马监每处置一个人,就能抄出成千上万的银两与珍奇之物了。
张清皎道:“既然暂时不能以宫中的名义来行此事,我便想了个法子,假托仁和妹妹之名来经营。准确而言,也并非只仁和妹妹之名,而是皇亲宗室之名。日后,永康妹妹、德清妹妹、仙游妹妹都能参与其中。甚至,若是兴王妃愿意,亦可从中参股。”
“参股?”朱祐樘尚是首次听见如此新鲜的词,众位老伴伴也都很是好奇。唯有听过皇后娘娘解释的戴义挺了挺胸膛:啧,如此巧思,也唯有自家皇后娘娘才能想出来了。
“所谓参股,便是按各家投入多少银钱,确定店铺的归属。譬如,咱们是天子家,不仅出了百工坊的工匠,出账房先生,还出了十万两用于兴建商路采买货物等,咱们便占了八分股。”张清皎让肖尚宫与沈尚仪在宣纸上画出直观的图,继续解释道,“而仁和妹妹出铺子,也出两万两采买货物,还负责出些家仆做伙计、寻找掌柜等,便有二分股。若得利,那便咱们得八分,而仁和妹妹得二分。”
朱祐樘思索片刻:“其他弟妹若想参股,你们便分别退让些许?”
张清皎含笑颔首:“如诸位弟妹都参股,咱们天家至少有七分股是不变的,如此便可保证这店铺一直掌握在咱们手中。剩下一份股,索性便分给弟妹们就是了。仁和妹妹可视情况而定卖出些股份,尽量均衡。弟妹们只需交些银两与她,便能买些股份,以后坐等分红就是。”
朱祐樘心中一动,似想到了什么,但那想法很快便消失无踪了:“换而言之,若是这皇家宗室的店铺获利,咱们与弟弟妹妹都能分利?往后,咱们只需让这店铺获利便能补贴他们。所以,卿卿才不让我再以赏赐皇庄来补贴宗室与皇亲国戚?”
张清皎点点头:“不仅是弟妹们,姑母们亦可照此办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很重要,也很难写
大家能看出皇后娘娘的用心了么
_(:3∠)_
第305章 悄悄运营
朱祐樘是一位宽容温和的天子; 待亲眷们自然格外优厚。当张清皎提出暂时不再赏赐皇庄时; 他还颇觉得有些为难。因为与皇庄相比; 他更不喜欢赏赐金银珠宝之流。庄田尚可传继子孙补贴生活,金银珠宝除了花用干净还能有别的用途么?况且他并非性喜豪奢的皇帝,被先帝挥霍一空的内库也正待填满呢,哪还有多余的金银珠宝用于补贴亲眷?
所以; 明白自家皇后开设店铺的诸般好处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便表示必定会全力支持。当夜; 他就亲自点了萧敬负责建立内工坊之事; 将八局中的部分人迁移出来; 单独划拨一块地方让他们做工。凡在内工坊做工者; 皆以手艺活论报酬; 可住在专门提供的院落里,也可在外头找地方住,将家乡亲眷找来一同生活。
朝中的重臣们很快便注意到了八局的变化。此事虽然不同于放归宫人那般影响深远; 但放归内宦、给他们找生计同样是仁政。因此,他们只听怀恩说让这些人凭本事养活自己,便没有再多想。至于仁和长公主忽然买了几间临街的店铺什么的,自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谁会关心一位长公主殿下是如何安排人经营自家庶务的呢?
不过,设立宗室参股店铺,兄弟姊妹们一起乐呵呵地享受分红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现实依旧很严峻。毕竟——无论是皇后娘娘,还是仁和长公主,其实都不曾经营过任何一间店铺; 手底下亦没有亲信能担任任何一间店铺的掌柜。
张清皎最信任的莫过于六局一司的女官们,但她们显然擅长打理中馈,并不知该如何担任一位掌柜。而且,女子作为掌柜,在此时此世亦是非常罕见。尚医局的女医们就更不必说了,她给她们制定的是另外的事业发展路线,也与如今的商业计划没有任何关系。
所幸先前宫中曾设三间义卖铺面,陈锦堂、巧物堂、余香堂,铺面的掌柜与伙计都是从坤宁宫中选拔的内宦。他们怎么说都有些经验,虽说不必费心费力地“进货”,不必思考如何“得利”,但在分析顾客的喜好以及如何招待等方面也算得上颇有些心得了。
更重要的是,张清皎将伯祖母何氏请进了宫,给大家答疑解惑。何氏于经济庶务上天赋惊人,邀她来指点一二,她们也更有底气。不然,姑嫂几个即使已经有了些想法,心里也依然觉得有些不安定。
因着何氏一向口紧,张清皎便没有隐瞒她店铺设立的初衷。何氏听着“参股”的解释,略有些浑浊的眼内不禁透出了精光:“娘娘果然巧思。若张家产业亦能如此办理,只将大部分股份都给嫡长,旁支们略占几分,每年从中领取出息,那些产业便不必分割出去了。”
“若是彼此不信任,大家未必会答应用这种法子分家。且每一代嫡长之妇经营经济庶务的能力有差别,如果万一产业都亏了,大家的出息都少了,反倒容易惹出矛盾。”张清皎道,“伯祖母可试试将家里的庄田参股,若不遭灾,庄田的出息往往较为稳定。不似店铺的经营,指不定甚么时候便亏损了。”
“娘娘说得是。”何氏想起儿媳钱氏、孙媳小钱氏一代不如一代的经营能力,点点头道,“庄田不分,只分店铺,任她们各凭能力经营也好。指不定旁支的媳妇更能干些,反倒是过得更好。庄田算是祖业,总归大家每年都能得些补贴就是了。即便家里没有能干的人,有了固定的进项,也不会过得太难熬。”
仙游长公主想了想,忍不住问:“那嫂嫂……咱们这店铺,也会亏损么?”
张清皎勾起唇:“安心罢,咱们这店铺,只要将规矩都立得清清楚楚,靠着皇家宗室的名号,便不会教它亏的。”她的目标不小,绝不会将皇室的店铺局限于某个领域,更希望能掌握诸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当。如能深深扎下根来,不仅能反哺皇室,更能反哺国家。到得那时候,这棵参天大树便轻易不会倒下。等到它倒下,那必定是国家兴衰、朝代更迭之时,而这是谁都无法左右的历史规律。
“不错,眼下虽只能打着我的名号,日后说不得要借一借咱们所有人的名了。”仁和长公主笑道,“不过,还须得何恭人教一教我们,这头一次开店铺,我们究竟要开什么铺子合适些呢?”
“不知娘娘与诸位殿下有何打算?”何氏问。
“我已经派人在京中那些有名的店铺附近守望了一些时日,也查了查各类店铺经营的情况。”有东厂与锦衣卫在,张清皎的“市场调查”做得非常专业。只需给锦衣卫们稍微说一说,他们便知该如何行事了,交上来的资料足够详尽。
“最容易经营的,莫过于与衣食住行有关的铺子,尤其以食为重。再考虑到八局目前抽调出来的手艺人,我们可开设——绣坊、绸缎坊、成衣坊与银楼,以及酒坊、醋酱坊、家居木艺坊。另外,凭着各地采办的通路,还可办南货店、西货店、北货店。”
“南货店便是从闽粤苏杭等地而来的货品,我看京中处处都很是时兴,但质量参差不齐;西货店则是从西北与西南而来的货品,眼下在京中开得倒是不多,颇为稀罕;北货店是关外而来的货品,尤以皮毛、人参、药材等为主,更是少见。如果咱们开设的店铺容不下那么多货物,也可卖给其他店铺。”
听她娓娓道来,仁和长公主、永康长公主、德清长公主等皆是跃跃欲试。“自天南地北而来的货品,听着便觉得新奇。不管是南货店、西货店与北货店,只要货品上乘,应该都不用愁没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