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146部分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146部分

小说: 穿越之寡妇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不好走,您和二婶就别跑了。至于三弟妹,就更过去不着了,二妞妞这两天不是有点流鼻涕么,三弟妹还是在家守着孩子吧。”
  刘氏摇头:“大嫂,贾婶子给二妞妞开过药了,几日就能好,再说有她奶奶看着呢,今天我怎么也得陪你过去,让他们睁开眼瞧瞧,咱们家可不是没人!”
  王二叔对老三媳妇的表态很是满意,“老大家的,就这么着吧。老二套车拉着你们俩过去。你出门少,很多乡亲里道的规矩都不晓得,有老三家的跟着你咱们也放心些,你们不用呆多大功夫。老人家小敛后待会就回来。”
  蓝怡点头。刘氏比陈氏泼辣能说,有她跟着自己也好,关键时候能说上话去。还能提醒自己不要犯了忌讳,让花家抓不住错误。
  “二叔,花家姨母和舅母、表嫂虽然刁难我,有这么多人看着她们也不敢太过分,您就放心吧。”
  王二叔敲敲烟袋锅子,沉着脸叮嘱道:“这笔账等老人家下葬后咱们再跟他们算。”
  到了花家,护丧的花坡见着三人。先是一愣,随后眯起三角眼抖动稀疏的几根胡子笑道:“林山家的,这么早救过来了。这位是?”
  蓝怡冲他点头。“这是我家三弟妹,三弟妹,这是花家的坡舅。”
  刘氏跟在蓝怡身边,亲热说道:“坡舅。总是听为阳叔提到您。今儿总算见到了。听大嫂说老爷子身子骨不大爽利,今儿可好些了?”
  花坡侧身请他们进去,“吃了周郎中开的药,好多了。”
  刘氏笑着说:“那咱们也就放心了,这天寒地冻的老人们身子骨虚,可得好好养着。我大嫂配得那药家里还有一些,若是您不嫌弃,明日咱们过来时给老爷子带点。您放心。里边都是好药,咱们都吃着呢!”
  花坡笑容有些不自然。侧身请蓝怡三人进灵堂。
  刘氏进了灵堂,跪在蓝怡身后,唱哭俱佳地哭了半天,灵堂内众人都陪着哭。后来众人见她没有歇着的意思,才有花家的本家媳妇上来劝了三劝,刘氏才止住悲声。
  蓝怡也挂着泪珠被人劝住,心里对刘氏这哭功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是王家老二媳妇吧?赶紧起来,先到屋里歇会儿。”众人见她终于止住哭声,纷纷松了一口气。
  刘氏扶着蓝怡站起来,抬眼看着劝住自己的人,悲声说道:“四舅母,您老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大哥入土时您到咱们王家还是我给您端的茶水伺候的饭呢,才一年多您就不记得我了?”
  花家四舅母一愣,心说你跟着王林喜进来跪在他身边捂脸就哭,谁能看清你是哪个!“咋会不记得,刚才是我眼花了,才没认出你来。老三媳妇,快到里屋歇会喝点茶水。”
  刘氏摇头,整整腰间的黑布,“可不敢让四舅母专门招呼我,您忙着。”
  说完,她扶着蓝怡到灵床右侧跪坐下,对花家众人视而不见。
  王林喜也被花常和请到男宾一方坐着。
  花家众妇人见她这样,都有些挂不住,不过人家做的也没啥不对的地方,她们也说不上什么。
  “林山家的,怎么没带着孩子过来?”花家大舅回头问道。
  “文轩昨日回去有点流鼻涕,我怕他再厉害了,就没让他过来。”
  花常业的妻子何氏听了,笑颜讽刺,“弟妹,有点流鼻涕就不过来给老姥守灵,这孩子你也太娇惯了。昨个咱们还夸你会教孩子呢,怎么事情摊在自己头上反而不知道该咋办了呢?”
  刘氏一挑眉,“你这话可真是戳咱们心窝子,文轩一个不到三周的外重孙,本来就没有让他守灵的规矩,我记得大表嫂家的小儿子今年有五岁了吧?咋没见着他在这给‘亲老奶’守灵呢?”
  按着本地人的规矩,祖奶通常被口称为老奶奶。
  何氏的两个儿子,大的八岁,小的五岁,现在只有大儿子在灵堂内跪着,并不见她的小儿子。
  何氏眼都不抬,“我家老小刚才还在呢,估摸是出去尿尿了。”
  正说着,她的小儿子蹦蹦跳跳进来,抓着两把油炸的面鱼递到娘亲跟前,“娘,刚炸好的,我抢了两大把,你尝尝,可香了!”
  蓝怡低头藏住笑意,这孩子进来的真是时候。
  刘氏可就直接多了,笑着夸奖道:“大表嫂,你这儿子教得好,有好吃的先来孝敬娘。好小,尿完尿洗手了不?”
  五岁的花小伟塞了一个面鱼进嘴里,得意地嘟囔,“我没去尿尿,一直在锅边守着炸面鱼呢。”
  刘氏脸色讪讪的,一巴掌打在花小伟的棉衣上,“就知道吃,还不去你哥身边跪着给你老奶守灵!”
  花小伟抽了抽,不明白娘为啥打他,转身回了哥哥身边。花小博规矩地跪在地上,见弟弟挂着两泡眼泪和鼻涕回来,拉着他跪下,用衣袖给他擦擦脸,轻声哄着,不知他说了什么,花小伟便伸手把面鱼分给几个小堂兄弟,在棉裤上抹掉手上的油,乖乖跪着不再动。
  刘氏见两个孩子这样子,摸摸自己的肚子眼带羡慕之色。何氏虽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没想到却生出这么好的儿子。(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九七章 刘氏漏嘴
  快到晌午时,花坡走进来对众人说道:“到时辰了,准备给老人家小敛吧。”
  屋内的跪在灵堂众人又是一阵哀声齐哭,左侧的男人们痛哭后起身到院子里,按着规矩在诵经声中打开棺盖放好铺盖,撒好垫背的铜钱。
  以花家大舅母为首的女眷们,关上灵堂的门,给老人家换衣服,众人还没动手前,花家姨母就开口了。
  “林山家的,你不是给姥娘准备了衣裳么,现在过来给姥娘换上吧。”花家姨母依旧是那副披头散发的样子,脸色比昨日还难看。
  众人给蓝怡让开位置,蓝怡上前就要揭开盖在老人身上的白布,却被刘氏拦住。
  “我说姨母,您老这脑袋真是糊涂了不成?”
  花家姨母眼神吊起来,瞪着刘氏:“是她昨日自己说的,替大姐给姥娘准备了装裹衣裳,怎么着,耍完嘴皮子就不敢动手了?”
  蓝怡皱眉,她这是没完了?!
  刘氏抢白道:“呦,瞧你这话说的。我大嫂是替伯母准备了装裹衣裳,但那也是外孙媳妇啊。大舅母,姨母脑子糊涂,您可也不能跟着糊涂,这规矩乱了姥娘看着不高兴,也让外人看笑话!装裹衣裳可得是亲闺女儿媳给穿上才对,你们要真是把这尽孝的机会让给我大嫂,我大嫂自然是高兴。有人埋怨花家媳妇闺女不孝顺的时候,你们可得讲道明白,别说是我大嫂不懂规矩。”
  花家姨母瞪着眼说不出话。大舅母脸色讪讪的上前给老人磕头,恭敬地揭开白布,露出老人苍白色惨白的脸。后边几个年轻媳妇忍不住低下头不敢看。花家姨母斜眼看蓝怡,见她平静忧伤地看着,心里有些诧异她的胆子真大。
  作为一个看过许多恐怖电影的现代人,穿越过来后又亲自掩埋依柔的尸体,蓝怡自然不会对这样静躺的老人有什么恐惧感。
  “二妹,二弟妹、三弟妹、四弟妹,咱们给娘换衣服吧。林山家的。你也过来帮忙,替你婆婆尽尽孝道。”
  蓝怡点头上前,帮着她们给老人家换好里外三层的装裹衣服。她准备的那套没有被老人穿在身上。而是和老人生前的其他衣服放在一起。
  给老人穿好装裹衣裳,重新打开灵堂的门,男人们抬棺材进来,放在灵床之侧。花展元给老人嘴里放上饭含的玉。女人们才抬起老人放入棺中,老人生前的所有衣服都放在脚下,小敛算是完成了。
  晌午饭熬的是大锅的猪肉白菜,主食是糜子面馒头,再配上热乎的豆腐脑,大冷天吃着很暖和舒坦,刘氏足足喝了三碗豆腐脑,看得蓝怡直觉得胃疼。
  “三弟妹。仔细着吃多了胃疼。”
  刘氏取出白帕子擦擦嘴,“大嫂。就得吃够本才成!”
  蓝怡扯扯嘴角,姥娘去世她上了一两银子的礼金送了两葫酒,王林喜和王林远两家都是十五文的乡亲礼,三碗豆腐脑,换十五文钱一大碗猪肉白菜,也算差不多了。
  “老花家真抠门,大晌午的就吃这个,也不怕乡里乡亲的笑话!”刘氏说话的声音不低,花家几个妯娌听见脸色很不好看。
  “王家弟妹,咱们花家穷门小户的,可比不上你们王家。”
  刘氏笑着说道,“这话真是打脸了!我大哥过世的时候,咱们王家穷得叮当响,我和妞妞她爹连个住得屋子都没有。就这样咱们也咬着牙凑出银子招待宾客,让大伙吃喝满意。占了大半个村子的花家要是穷门小户,那咱们两个巴掌就能数过来的王家可真是不知道该算啥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不知道你们王家今年赚了大银子。”花家媳妇酸溜溜地回道。
  刘氏自豪地说,“什么大银子,不过是咱们一点点干出来的血汗钱,……”
  听着这话头不对,蓝怡打断刘氏,“三弟妹,我的头有些晕,你扶我进去吧。”
  刘氏顾不上耍嘴皮子,关心地扶着蓝怡,“大嫂,你这脸色是不好看。这可不成,我去叫二哥,咱们早点回去吧。”
  王林喜听说大嫂不舒服,顾不得再跟花常和等人打探消息,放下茶杯过来,“大嫂,咱们先回去吧,今晚早点歇着,否则耽误了明天的大敛和出殡就不好了。”
  花常业和花常和也跟了过来,“弟妹,今日也无事了,你回去吧,明日午时大敛,你不用过来太早。”
  花家姨母见蓝怡要走,马上放下手里的俩馒头站起来,“林山家的,先别走,我还有话说。”
  花常业皱眉,“二姑,有什么话等奶奶平安入土之后再说。”
  花家姨母张张嘴,冷哼一声又坐了回去,发泄似得一口啃进去半个馒头。
  蓝怡只做未见,与其他人告辞出门。
  “大嫂,都是我不对,不该提银子的事情。”刘氏出门脑子冷静下来,用拳头锤着自己的脑袋懊恼着。
  蓝怡拉住她的手,“三弟妹,商记的事情只咱们自己人知道,但山坡上的牡丹可是明摆着的,赚多少银子他们猜得只多不少,咱们不能多说。”
  刘氏点头,“都怪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
  “呵呵,这怪不得你,我也觉得有银子撑腰的感觉真好!”蓝怡眨眨眼,“不过咱们也得讲究点不是。”
  刘氏红着脸,双眼闪着兴奋的光芒,“二哥,趁现在没人,你跟咱报报呗,山坡上的牡丹,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王林喜很低调地挥着鞭子,“三弟妹,这人来人往的,有话回去你再问林远吧。”
  “那就是个闷葫芦!生意的事情一点也不跟我说!”刘氏嘀咕着,转头又兴奋地拉着蓝怡,“大嫂,花家这次看来是伤了筋骨了!”
  蓝怡点头,“二弟,他们那边怎么说?”
  王林喜叹息一声,“三弟妹猜着了,花家一共四艘商船,这次损了三艘。船上的货物都没了,还重伤了五个船工,里外里得陪不少银子。今日花家三舅没露头,就是被那些找上门要债的人给缠住了。”
  王林喜说完,沉默片刻接着说,“大嫂,花家干商船也有十几年,从一开始给人家当船工,到后来凑银子买小船再到现在的四条大船,也挺不容易的。其实花家三舅和花常业哥俩为人还算厚道,这次的事情,算来算去最后怕是要算在他们俩头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九八章 引以为鉴
  “大嫂,我不是同情他们,就是觉得心里不得劲。”王林喜闷头说道,“十几年的辛苦,一场横祸就赔了个精光,是谁心里也不好受。”
  刘氏也收了笑意,她刚体会到手有余钱心不愁的滋味,若是现在生意出了问题让她把银子全吐出来接着过穷苦日子,那……
  同情归同情,想起他们对大嫂做的事,刘氏硬着脖子说道:“天降横祸是因为老花家为人做事不地道,能怪得了谁?”
  “弟妹说的对。”王林喜也明白,花家这次是值得同情,但是他们亏了银子不好好想着怎么解决,却合起伙来给大嫂扣屎盆子,想着拿住大嫂的错处让大嫂出银子替他们填补亏空,可恨之极。
  蓝怡叹息一声,“二弟,三弟妹,做生意本就是担着风险的,所以咱们才要处处小心谨慎,考虑周到,防范风险。”
  刘氏担心问道,“大嫂,可这水匪哪是能考虑得到的?”
  蓝怡问王林喜,“二弟,你怎么看,这真的算横祸么?”
  王林喜认真想了想,摇头,“也不全是,行船的事我不太懂,但也跟船出去过几趟。老船把子对哪段路难行,哪段路有匪患还是心里有数的。花家人行船十几年,肯定也明白大雾天过过险路的风险,肯定不能都算在老天爷不保佑头上。”
  蓝怡微笑,“二弟说的不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