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刽子手与豆腐西施 >

第50部分

刽子手与豆腐西施-第50部分

小说: 刽子手与豆腐西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邹华之前生的那闺女,还不如人家养的那个小鸡子呢,人家养家禽,还知道圈起来按时定点的喂食。那个二丫出去跑一天,他们找不待找问不待问,孩子回去了有剩饭就吃一口,没剩饭就饿着。
  有一次豆芽儿看她可怜,叫进店里给下了碗面吃,之后这小丫头一饿就往她这跑。她家是开食铺的,哪里会差她这样小不点的一口饭,只要她来就绝不会让她饿着。
  别看这小丫头傻里傻气的,但心里特别有数,知道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对她这个大娘和爷奶也特别的亲。是个感恩的,也是念情的,不然她也不会对总是虐待她的邹婷兰还那么依赖。
  “哎,大人造孽苦孩子。”石燕子虽然不喜欢邹华,也不太得意婢生的二丫,但不管咋说都是自己的孙女,看孩子遭罪她心里也不好受。
  这跟自己亲爹身边都这样呢,再想想在别人家里过活的黑蛋,心里又不好受了。可那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家血脉,这感情和理性拉扯着,让她心里纠结的不行。
  荣大是唯一知情的,可偏偏宁负天下人的性子,黑蛋娘那个因,后来黑蛋自己又挺能捉,要想让他出面澄清再接回孩子,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次之后,石燕子不是没跟他提过验亲,但荣大不配合,她心里这个疙瘩一直到现在也没解开。
  豆芽儿这回生了对双棒,奶却没有上次民哥儿和瑛姐儿的足,俩孩子时常饿的哇哇大哭,没办法只好去给他们再请个奶娘。奶娘在这个时代是属于高薪工种,相当于在现代一万块钱雇个月嫂一样,荣家虽然小有家底,但雇个奶娘也属于奢侈。
  要不是有那一箱子珠宝压底儿,没准真就给这俩小的买头奶羊啥的对付对付了,现在手里有钱心不慌,哪能刻薄亲生孩子。
  很多人认为奶娘不干净,不如买个奶羊让人放心,可这年代也没个奶瓶,夏天也没个防腐措施,还真没有奶娘能随喝随有方便。最主要现在她和大妞二妞三个人看四个孩子,还要顾家里这一摊有些忙不开,来个奶娘职业看孩子,她们三个也能脱脱手。
  也是挺赶巧的,衙门里头正好有一批官奴要发卖,好几个府邸抄出的下人,光奶娘就二三十个。
  自从前几年那个卖国的将军伏法后,大煌朝现在边关稳定,皇帝将更多的重心挪到了江南贪腐上。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揪出一大串来,查抄了那些官员的家,国库都丰盈了一倍。
  银钱珠宝收入国库,还有一些固定资产就只能拆卖了,像一些家具摆饰,最多的是下人和牲口。他们这样大户人家出来的奴隶是很受欢迎的,懂得多会得多知道的也多,有些小官家里还会特意买些这样奴仆回去,让他们教授那些权贵是如何作派行事的。
  还有些小有积蓄又难说亲的汉子,也愿意来挑个细皮嫩肉又见过大世面的丫头回去做媳妇,就算是奴籍,也比娶了寡妇二婚的有面子。
  荣大是内部人,有好东西当然能先挑,那些太贵重的轮不到他,挑个老妈子还是不难挑到好的。
  荣大去选人,衙役提前先把所有奶娘都赶到了一个屋子,来之前豆芽儿跟他念叨过几嘴,所以他除了看人眼神之外,又着重看了下谁更整洁,谁的奶瓶子更厚重。
  他一共挑了三人,带出牢房准备细问,其中一个最为齐整洁净的妇人对他深施一礼说道:“听闻大人是刀斧手的首席,小妇人主家姓曹,特求大人开恩,施刑时给我主家个痛快,小妇人将铭感五内,愿意为大人当牛做马来报答您。”
  荣大的性子与常人不同,最讨厌别人和他讲条件,就算有时候他迫不得已应下,心里也会有根刺,早晚找机会冒头扎他一下解恨。他选的又是奴隶,买你本该尽心尽力的伺候,用得着你感激么。都下了大狱了还能这么从容,一看就不会是什么善茬,他家里尽是老弱妇孺的,放这么个心思深沉的人物在家那他还能放心么。
  “曹姓官员?他最后一程不归我送,他是此次贪墨受贿的首脑,皇上处以他站笼之刑,是归我们杨捕头监管。最近他基本日日来提重刑犯赴法场,你还是先回去吧,回头去他们家当牛做马,也许真能让你老主家少遭些罪。”
  荣大不待那妇人再说什么,就叫了小吏把她拖回牢房,这种自作聪明的人,兴许有人会被她伪装出来的纯良与忠诚所蒙蔽,进而对她高看一眼。可这刑部衙门里都是些什么人,那都是阅人无数火眼金睛的老油子,若是被个妇人糊弄了,那这差事也该换个人来干了。
  剩下两个奶娘荣大又问了两嘴,感觉都还不错,想着那铁地皮的价格,又是机会难得,干脆就把两个奶娘都要着了。
  到家后又细问了二人的来历,俩人不是遭灾就是被丈夫所卖,之前又都是在不受宠的庶子身边当差,身家干净又没有牵挂。豆芽儿把她二人分开,孙妈妈负责管老大瑛姐儿老二民哥儿,王妈妈就负责老三瑞哥儿和老四琦姐儿。大妞和孙妈妈一组,二妞和王妈妈一组,这样老人带新人,妈妈们经验多又可以多教教两个妞。
  第二天,衙门里大家嘴里的谈资,又多了一桩杨勇的风流韵事。据说一个女囚求着要伺候他,俩人在大牢里就成就了好事,那动静儿大的,估计地下水牢里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了。
  荣大见到杨勇,笑谑的问他:“奶娘的味道不错?”
  杨勇如餮足的猫一样,用手抿抿嘴,满意的点头,说:“不错,奶香十足,还知情识趣。”
  男人嘛,在一起就爱炫耀这个,就算荣大不问,他也要显摆显摆的。
  “怎么?动心拉?又要收用?”荣大道。
  杨勇忙敬谢不敏的摆摆手,道:“拉到,最近我那表妹和我媳妇正闹腾呢,我得多不怕事大啊还往回领。再说那奶娘一个犯妇,乐呵乐呵还行,养起来就犯不上了。
  不过哥们儿我办事讲究,不白占她便宜,她不是说让帮着照顾原主家么。等曹姓官员站笼示众时,我多捅咕他两下,让他死的痛快点,省的没完没了的另遭罪。”
  站笼,顾名思义,就是让犯人站到笼子里。这个笼子要比犯人矮,笼子的顶端固定住犯人的脖颈,让里面的犯人站不直腰弯不下身,不给吃喝活活的饿死。
  有的犯人身体好,能挺上十多天才咽气,有的身体太差的,一命呜呼反倒更痛快。
  这次的主谋官员,全被判了站笼,笼子就摆在繁城最热闹的几个市场上,任凭百姓打骂侮辱他们。

  ☆、第72章

  站笼这个刑罚,最怕衙役们对你好,不打你,不骂你,说不准就得多熬出几天去。一样是死,谁愿意这么活遭罪啊,不如‘咔嚓’一下来个痛快。
  大煌的这个皇帝也是个恶趣味的,平平常常没太大错处的平民,他可能会给你个痛快。但只要是罔顾国法的官员,不管是贪枉,舞弊还是奸淫,那绝对是不能让你好死了。严重的可能诛九族夷三族,更有甚的还会刨祖坟,给你祖宗鞭尸,谁让你当老的没树立好家风。
  在这种高压统治下,敢于顶风作案的官员只在少数,那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在大煌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各地官员都算务实,大煌一时鼎盛富强,周边蛮夷尽都归顺臣服,百姓安居乐业。
  像荣大这样胆大心细要钱不要命的小吏,这样处以贪墨官员站笼之刑,不也算是杀鸡敬他这个猴么。偏人就有这个定力,不管你多骇人,他该怎样行事还怎么样做。
  豆芽儿胆小,平日里也没少劝他,像血馒头收尸送行什么的这是人之常情,又不触犯国法的银子收收无可厚非。那些要掉脑袋的偷龙转凤之事,以后还是不要做了,现在家里有房有业,孩子还都小,真要是东窗事发,那都得连带进去。
  要不怎么说妻贤夫祸少呢,荣大是混不吝胆大包天的主,总觉得有银子不收是傻子。虽然知道危险,但总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现在豆芽儿天天在耳根子叨念,他还真听进去不少。特别是自从那个知府给了一箱珠宝后,他这家底儿横起来了,像媳妇说的那样,那种掉脑袋的银子就可收可不收了。
  刚开始还有人想走他的人情,他不进油盐几回,慢慢就传出他不近人情的风声了。最近两年除了请他执刀送银子的,其余别的事就再没找上他门口的了,他手下的那帮小徒弟倒是慢慢都起来了。逢年过节收收他们的孝敬,家里又有买卖的进账,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滋润。
  享清福的日子比想象中滋润,荣大就有封刀的打算了,以后只带带徒弟。干他们这行有这个讲究和说法,杀人满几或者到了什么年龄,以后只要带新人坐坐镇就可以吃饷,只要在必要或者特殊情况时出手就可以。
  封刀在他们行当里是大事,是要办席请酒让大家伙来做个见证的,老爷子听说荣大要封刀,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小天也没出来。
  当初老爷子是在荣大入行后,又挺起来才封的刀,荣大这么年轻就封刀,摆明是不打算给自家娃子铺这条路。这也就是说,他们荣家的这手活计要断了传承了,老人家思想比较传统,一时有些接受不了祖宗的东西在他眼皮子底下断了香火。
  荣大明白他们上岁数人的念想,站在窗根儿下面隔着窗户劝了半天,道:“爷,你看民哥儿拜了举人做先生,以后的路只会越走越宽,他一读书郎哪可能转回来做拿刀匠。瑞哥儿还是奶娃子,现在倒是看不出来啥,但是老大人当他是福运星,民哥儿又是他亲哥哥,以后哪个带他一把都错不了的。
  刀斧手看着没人敢惹,但说出去不过是个下九流的行当,讲究的人家都绕着咱们走。咱家只要出了一个读书人,那才真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了,孙儿想要好好培养孩子们,这才想早早封刀,希望爷你能谅解孙儿。”
  老爷子哪能不知道读书比拎刀强,就是绕不过心里那个坎儿,他这可是独门绝活儿啊。在这六扇门里,谁不知道他们老荣家是御赐的天下第一刀,现在就要这么断了。不过孩子们的前途要紧,如果当初儿子和孙子们能有这份出息和机运,他也一样能舍得放手的。
  老爷子亲自主持了孙子的封刀仪式,更是拿出压箱子底的物件,融了一个金盆给他洗手。很多年过去后,豆芽儿还记得二房两口子看见那分量十足大金盆,吸气又心疼的招乐模样呢。
  荣大在衙门里也算个人物,人缘好办事还地道,就连刑部和府衙里的官员都在封刀这天派人来包了贺礼。还有他三教九流的朋友,下面的徒子徒孙,席面都是流水的,吃一拨走一拨还直忙到后半晌。
  回家算算礼金,估计后半辈子的养老金差不多了,不过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民哥儿新拜的先生也派小童送了礼。虽不重,但能让这些做学问的特别还是读的不错的读书人和你交往,可见他是觉得民哥儿资质不错,两家以后要常往来才会走动的。
  高兴的荣大抱起儿子扔了几个高,又细细问他在学堂先生是怎么说的,又是如何教导的。知道儿子每每回来那么晚,竟然是先生独自留下他一人开小灶后,他对先生的敬仰之情更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了。
  在豆芽儿眼里看来,现在人对学子的态度就如那些高三家长一样,恨不得别人咳嗽一声都是罪过。其实小孩子读书不用这样,平常心一些压力小一些反而效果会更好,幸亏民哥儿学东西不觉得吃力,不然这么点个孩子,那太叫人心疼了。
  而就荣大和家里人那副望子成龙的样子,显然又不可能接受她的放养政策,要不是孩子聪明,这么高强度的学习四五岁的孩子得多累啊。
  没过几月,豆苗儿又生了第三胎,还是一对男孩儿,王家这真是乐坏了。王家老太太还做主在族谱上多添了一笔,黄氏育六子,功臣也。
  现在豆芽儿有奶娘和丫头看孩子,也能倒出手去给她添盆儿,两个孩子很壮实,只是豆苗儿状态不太好。原先在家做姑娘时很是健康活泼,现在是达到她喜欢的苗条细瘦了,不止这样,脸色也苍白无力的。
  她们说这是做月子虚,豆芽儿知道这是接连生孩子,又都是二胎损了身子。要不是王家给她补得好,还不定得出啥大事呢,她心疼的多了句嘴,道:“苗儿,听姐的别再生了,坏了身子就完了。”
  这句话不管怎么听,都是自家姐妹间掏心窝子的话,若换了旁人,你是死是活谁会在乎啊。就算觉得不好听,也得领这个情儿,偏豆苗儿这两年被捧惯了,也是豆芽儿不知道一些详情,说到了她的痛处,豆苗儿这脸子一下就撂了下来。
  “你就这么见不得我好么,这么咒我,看人日子过的好,你眼热么?我就算以后再不能生孩子,便宜也落不到你身上,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