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是与非 得与失 >

第22部分

是与非 得与失-第22部分

小说: 是与非 得与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如果是某些其他人为了推卸责任而往你身上栽赃,或者是有人因对你有意见而故意向领导打小报告,陷害你,那么,你完全可以进行申辩,以有力的事实向上司证明你的能力和忠于职守,并揭露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的种种诡计。

    否则,你只能吃哑巴亏。

    在这里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些小事情上,特别是没有太大干系的事情上,被领导错怪了,便大可不必去申辩。

    因为,上司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不出大乱子,希望大家都听他的。如果你为了一点小事便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申辩,以致给上司造成种种的麻烦,那尽管你的申辩是正确的、有力的,其客观效果也许并不好,反而会使上司讨厌你,认为你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所以说,适当地“糊涂”是医治这种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必事事计较谁是谁非;不要时时考虑个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谁占了自己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没有吃亏。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予以申辩,那么如何使用语言和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除了考虑到当时上司的心情以及上司的性格特点与工作方式以外,非常重要的是,你切不可表现出一种蒙受冤枉的委屈状,而应该表现出一种非常豁达的态度,首先肯定对方也许是无意中错怪了自己,这样,便给对方一个很好的台阶,以便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另外一点是,在申辩过程中,最好是多用事实讲话,用事实证明自己没错,而不要直接地用语言表示自己没有责任。

    最好是避免在语言中出现:“不是我的错”、“我没有责任”之类的话,以免直接刺激对方,使对方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对避开生活的误区,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

    

    处事篇16、把自己的建议变成别人的建议

    在提建议时,要仔细研究对方的特点,不要拘泥成法,不考虑对象,不分析形势,只知冒冒失失地去据理力争,而要分析具体情况,在有些场合采用迂回战术来提建议。

    威尔逊做总统时,在他的顾问班子中间,惟有霍士最得其信任。别人的意见,他常常很少采用,或是根本不采用,而霍士却屡屡进言常常得以采纳,后来霍士做了威尔逊的副总统。霍士自述说:“我认识总统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的最好办法,我先把计划偶然地透露给他,使他自己感兴趣。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我有一次去谒见总统,向他提出一个政治方案,可是他对此表示反对。但是几天之后,在一次筵席上,我很吃惊地听到他将我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意见发表了。”

    霍士不但使威尔逊自信这种思想是他自己的,后来他还牺牲了自己许多伟大的计划,让给威尔逊来获得民众的拥戴。

    那么,霍士怎样把计划移植到威尔逊心中呢?他常常走进总统办公室,以一种请教的口吻提出建议:“总统先生,不知这个想法是否……您不觉得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妥吗?……我们是不是这样……”就这样,霍士把自己的思想不露痕迹地灌入威尔逊的大脑,使他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些计划,加以完善并付诸实施。

    霍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因为他善于把自己的建议变成上级的建议。在职场上,如果一个人善于让上级脸上光彩,那么从中得到的好处将不只局限在看到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实施时的快感,也不局限在从上级那里得到的对自己的感激,还有另外虽然不是直接的然而却是实在的好处。

    这些实在的好处会从以下事实中体现出来,即无论你愿意与否,你几乎将代表你的上级。所以,上级脸上光彩时,你脸上也光彩;他提升,你提升的机会也会增多。而且,研究表明,享受高工资的上级很可能会设法使你也增加工资。

    有一次,惠尔想在其负责的工段更换一个新式的指数表,但他想那个工头必定要反对的,于是惠尔就略施小计。他说:“我去找他,腋下夹着一只新式指数表,手里拿着一些征求意见的文件。当我们讨论这些文件时,我把那只指数表从左腋换到右腋地移动了好几次,终于他开口了:‘你拿的是什么?’‘哦,这不过是只指数表。’我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答着。‘让我看一看。’‘哦,你看它做什么,你们部里又不用这个。’我装作很勉强的样子将那指数表递给他,当他审视的时候,我就随便地,但非常详细地把这东西的功能说给他听。他终于喊起来:‘我们部里用不到这东西吗?天哪,这正是我早就想要的东西!’”惠尔故意这样采用激将法,欲擒故纵,结果很巧妙地达到了目的。

    有许多人常常苦于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其实仔细找一找原因,原来根子在于自己没有明了“怎样让人采纳自己意见的方策”。惠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上司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我们在向他提建议时,就得先思索一下,我们向他提意见的方法是否适合他。

    

    处事篇17、让所有的烦恼都沉入水底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做到不愉快的事不放在心上,乐于忘怀容易获得心理平衡。有一句话说的是: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错误,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狼狈不堪,不值得。乐于忘怀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前进。

    有一位企业老总,当有人问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讲了自己的一段切身经历:这几年来我一直采用忘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本来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心情就糟糕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我知道这是自己性格的弱点,可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化解。

    大学刚毕业那段时间,是我心情最灰暗的时段。当时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工资低得可怜,而且同事间还充满着排斥和竞争,我有些适应不了那里的工作环境。更令人难过的是,大学相爱三年的女友更是执意要离开我,我没有想到多年的爱情竟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破碎。朋友的劝慰似乎都起不到作用,我只想一味地让自己沉沦下去。除了伤悲,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到最后,朋友建议我去找一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咨询一下,以便摆脱自己的困境。

    当那位老专家听完我的诉说后,他把我带到一间很小的办公室,室内惟一的桌上放着一杯水。老专家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里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入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我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是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杯水有这么多杂质,但为何却很清澈呢?对了,我知道了,我跳起来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老专家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是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它使劲摇晃它,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浑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我记住了这位老专家睿智的话,以后,当我再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就试着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不要为那些不顺的事纠缠。当它们慢慢沉淀下来时,我的生活就马上阴转晴,从而变得快乐和明媚起来。

    也许有时我们太在意自己的感觉了。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当时一定很尴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你。但是你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有时连插曲都算不上,他们哈哈一笑,然后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人生路上,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有些时候的失败,我们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失落的情绪中。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重新注意到你曾经的无能。你笑了,别人也就忘记了。有句话说:“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消极,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学会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

    我们生活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过去的一切都被时间之水冲得一去不复返。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那些人间的仇怨。念念不忘,只能被它腐蚀,而变得憎恨和怨艾,甚至导致精神崩溃,陷自己于疯狂。

    学习忘怀之道,让许多愤恨的往事放下,日子久了,激动的情绪也就越来越少,心灵和精神的活力就会得以再生,从而恢复了原有的喜悦和自在。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次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生活变得更为快乐。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之道。

    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处事篇18、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

    生活中,有时你可能受到过极大的委屈、极深的伤害,而且这一切似乎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仇恨以及复仇的幻想,那你只会深陷于受伤害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此时,你必须强迫自己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只有这样你才能转移你的注意力,不至于沉溺于怒火和仇恨之中。

    还有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小林今年24岁,在一家银行当职员。对小林来说几乎每一天她都处于各种信息的轰击之中。而每一次轰击都会给她带来一次心理上的骚扰,甚至震动,搅得她心神不宁。

    某天她听说大学里的一个同学出国了,马上渴望自己也能到外面镀镀金,遂想报名学学外语。某天她又得知昔日一个好友嫁给了一个大款,心里立即羡慕起来,于是目光又盯紧了征婚栏。今天单位的一个同事获得了提升,她的内心嫉妒得要命;明天她见一个同事应聘到了一家高科技企业,又开始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该跳跳槽……在这种躁动不安的心态下,她一会儿一个想法,内心充满了盲目的欲望和矛盾冲突,令她时常有一种心累之感。

    小林的心态,反映了存在于她内心中的抑郁、焦虑与苦恼。这一方面是因为她在生活价值观上的困惑与迷茫;另一方面又是由于各种心理压力的累积所造成的。在社会上种种信息的冲击和观念的不断变换下,使得许多像小林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丧失了对现实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