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远征欧洲 >

第656部分

远征欧洲-第656部分

小说: 远征欧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部省肯定也是要有国家农场的,在秦致远的计划中,兰芳各地起码在农产品上要自给自足,两河流域虽然地处沙漠地带,但可供耕种的土地还是不少,这些土地现在有近一半被规划成国家农场。

    “亲爱的,你不会这么残酷吧,如果你把那些沙漠地带分给那些难民,这和不分给他们土地有什么区别呢”朱莉马上就软缠硬泡,朱莉可是兰芳的王后,对于兰芳国民,朱莉也有照顾的责任。

    西部省虽然占据着两河流域,但其实境内还是有面积很大的沙漠,既然秦致远不准备把可以耕种的土地分配给那些以后加入兰芳国籍的难民,那么只能分配他们那些沙化严重的土地,或者直接就是沙漠和戈壁。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普遍印象中,沙漠和戈壁是不会有任何产出的,所以朱莉就认为,分配给那些难民沙漠和戈壁上的土地,等于是判处那些难民死刑。

    “没错,就是沙漠地带,你先别着急,沙漠地带也是能养人的”秦致远抢在朱莉开口前堵住朱莉的嘴,秦致远当然有自己的决定,这也是秦致远可以重新接受那些难民的唯一条件:“西部省现在正推广植树造林,普通人的任务是每年每人十棵树,而对于这些难民来说,他们因为没有土地,也没有工作,植树就是他们唯一的工作,他们每人每年要种植先暂定为一百颗吧,政府提供树苗,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树苗可以成活。”

    兰芳帝国大学和相关的生物研究所已经开始了培育海枣树苗的研究,帝国大学的地质专家也已经乘坐飞机抵达吉布提,准备在吉布提寻找可以打水井的位置,钻探队因为要携带设备,所以是乘船前往吉布提,现在也应该已经抵达。

    西部省的植树造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因为秦致远直接确定了合适的树种,所以省却了研究人员很多麻烦,最多只需要三个月,第一批海枣树的树苗就会培育出来,到时候植树造林工作就能全面展开。

    “那么种植完这一百颗树之后呢?”朱莉知道秦致远肯定还有后文。

    “继续种,这些树里有一半属于他们,他们以后的生活来源就是这些海枣树,至于他们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这取决于他们能种多少。”秦致远的算盘打得不错。

    海枣树是经济树种,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果实,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拥有一片海枣树林,那么生活水平不说有多富足,温饱还是没有问题。

    其实一旦大规模推广植树造林,想要拥有一片树林真不难,汉语有个成语叫“三木成林”嘛,这虽然有点夸张,也能反映出规模的重要性。

    秦致远说的这个福利并不是只有这些难民才有,在秦致远的规划中,兰芳政府会为西部省的每一个人都免费提供十株树苗,这是必须要培育成活的,如果没有成活,那就要个人出资继续购买树苗,直到有十株树苗成活为止。

    当然了,如果谁想多种,兰芳政府也不拒绝,政府会用低廉的价格为所有的西部省人民提供树苗,只要是种活了,谁种的就是谁的。

    这项政策是已经公布了的,西部省已经有人准备以这个为职业谋生,他们将是这个时代第一批进行“荒漠化改造”的实干家。

    “那么他们种出来的树,永远都是有一半要归政府吗?”朱莉还是有点发愁,要真是那样的话,就等于是人为的分出了三六九等,这并不符合兰芳的基本政策。

    “当然不是,只有第一批才是,当第一批树苗全部成活之后,他们就可以真正获得兰芳国籍,到时候他们就会自动拥有国民待遇,而他们亲手种出来的树,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秦致远还算厚道,一旦那些难民获得兰芳国籍,秦致远也不准备差异化对待。

    “亲爱的,你真是太好了。”朱莉这才喜笑颜开,再次送上香吻。

    “看来你们两个平时很闲啊,居然有心情关注这些事。”秦致远这才想起来关注这个问题。

    其实朱莉和米夏都是有工作的,朱莉在兰芳妇联是挂了职的,米夏现在还是秦致远的私人秘书,当然米夏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带孩子。

    “难得来一次西部省,总要到处都逛一逛嘛琳赛夫人邀请我们俩去了趟阿勒颇,所以我们才见到边境上的难民。”朱莉不担心秦致远会给她俩找事做,大不了再挂一个职,反正也不用上班打卡。

    琳赛是法国驻叙利亚总督奥古斯特斯温伯恩的夫人,法国有和兰芳修好的需求,朱莉和米夏又都有法国背景,所以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和朱莉、米夏加深友谊的机会。

    “阿勒颇法国人还真是固执。”秦致远想起二十一世纪的阿勒颇还是有点感叹。

    西部省成立之后,兰芳对西部省进行了彻底的汉化,包括地名在内,抹去了这片土地原有的任何痕迹。

    或许短时间之内,这会造成当地人的不便,但长期来看,这样做非常必要。

    波斯这个民族也有具有悠久史的,这样的民族,固有文化的向心力不可忽视,兰芳想让西部省长治久安,就必须确立汉文化的主导地位。

    就在兰芳对西部省进行汉化的时候,法国人却什么都没做,阿勒颇现在还是阿勒颇,那里的人们还是在使用波斯语,对于那块土地来说,法国人仍然是外来者,他们迟早是要被赶走的。

    而对于西部省来说,兰芳人现在就是主人。

    (未完待续。。)

981 来自苹果的诱惑

    伊马德丁是个普通的波斯少年。

    1923年之前,伊马德丁和他的家人居住在拉玛迪,伊马德丁的家在哈巴尼亚湖畔,家里一共有七口人,除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之外,伊马德丁还有一个妹妹。

    伊马德丁的家庭在波斯很常见,波斯虽然允许一夫多妻,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传统没多大意义,普通波斯人娶不起太多妻子,一夫一妻是比较常见的。

    伊马德丁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在叙伊战争中阵亡,有人说伊马德丁的父亲没有死,而是跟着卡里姆去了伊朗,不过这对于伊马德丁没有什么意义,自从父亲和哥哥们从军之后,伊马德丁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兰芳军队向伊拉克纵深推进的时候,伊马德丁的母亲决定和其他人一起逃走,比躲避传说中残暴无比的兰芳人。

    逃难的路是艰辛的,伊马德丁的母亲在逃难的路上因病死去,姐姐随后也失散,伊马德丁身边的亲人只剩下六岁的妹妹。

    伊马德丁也才十二岁啊,两个孩子从此开始他们艰辛的难民之路。

    “返乡潮”兴起的时候,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在内志,这还算比较幸运,如果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在伊朗,那么他们根本得不到返回家乡的机会。

    这年头人口就是资源,不管是内志还是伊朗,对于人口的需求都是越多越好,伊朗人为了阻止那些原本属于兰芳西部省的波斯人返回家乡,甚至在伊朗境内修筑了集中营,内志人没有这么残暴,因为和兰芳的关系,内志人允许这些波斯人返回家乡,所以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这段时间一直待在边境线上。

    说是边境线,其实就是一个小镇,镇上并没有明显的国境分界线,也没有高墙铁丝网什么的,兰芳人每天可以乘坐班车前往高昌,伊马德丁的梦想就是和妹妹能登上那趟班车。

    不坐车不行,伊马德丁待得这个小镇距离高昌超过三百公里,即使是距离最近有人烟的地方,也接近两百公里,为了生存,伊马德丁已经卖掉了自己的骆驼,没有骆驼的帮助,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甚至无法离开这个小镇。

    伊马德丁对兰芳人的印象发生改变就是从这个小镇开始的,伊马德丁清楚的记得,在兰芳人没有来到小镇上的时候,小镇被窝棚组成的难民营包围,难民营里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不足,疾病横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伊马德丁的母亲就是在这里病逝,然后有一天早上伊马德丁的姐姐出去找吃的,却再也没有回来,如果不是兰芳人到来,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说不定已经死得无声无息,然后被人当做垃圾烧掉。

    终于有一天,传说中青面獠牙的兰芳人乘坐着模样古怪的汽车来到这个小镇上,然后一切慢慢发生了改变,首先发生改变的就是难民营,在兰芳士兵的指挥下,一片片杂乱无序的窝棚被拆除,然后一个个漂亮的帐篷拔地而起,这些帐篷都是兰芳人的,难民门虽然不能拆走,但可以住在里面,这和窝棚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伴随兰芳人一起到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食物和基本的医疗保障,虽然还是吃不饱,但已经没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如果有难民生病,他们也会得到及时的救助,虽然很多时候救助手段只是兰芳随军牧师的祈祷,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不管是“主”还是“上帝”,只要神还眷顾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么人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伊马德丁曾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过,如果兰芳人来得早一点就好了,那样或许伊马德丁的母亲就不会病死。

    在决定返回拉玛迪的时候,伊马德丁征求过他妹妹的意见。

    伊马德丁的妹妹对于去哪里都没意见,对于伊马德丁的妹妹来说,有伊马德丁的地方就是家。

    唯一有点疑虑的,就是兰芳的信仰。

    伊马德丁这个词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宗教的柱石”,从这个名字里,可以看出伊马德丁父母对于伊马德丁的期许,伊马德丁的妹妹担心这个名字会给伊马德丁惹来麻烦。

    伊马德丁对此倒是看得开,知道妹妹的担心后,伊马德丁是这样解释的:“咱们的父母侍奉主一辈子,主也并没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妈妈现在已经病死,父亲人都不知道在哪里,如果回到拉玛迪能够让你平平安安的长大,我就算是侍奉上帝也没问题。”

    好吧,那就没问题,九月中,伊马德丁和妹妹结束了将近半年的流浪,重回西部省。

    说实话,伊马德丁很想回拉玛迪不,现在那里已经不叫拉玛迪,而是叫湖畔镇哪怕不能生活在那里,再看一眼以前的家也好,不过兰芳军人并没有满足伊马德丁的愿望,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要去巴陵,也就是曾经的贝鲁特。

    来到巴陵之后,巴陵政府把伊马德丁和他的妹妹安置在临时设立的小镇子上。

    这是一个沙漠中的小镇,没有湖泊,没有绿洲,也没有农田,只有一口间歇性水井,可以提供一部分生活用水。

    “我们以后怎么生活?”伊马德丁有点绝望。

    “别担心,兰芳政府既然把你们接回来,那就肯定不会让你们饿死”回答伊马德丁的是刚刚上任的镇长,镇长是一位叫“程”的兰芳退役军人,虽然程没有一只脚,但没有人敢轻视程,伊马德丁听到送他和妹妹到这里的士兵称唿程为“老班长”,对程非常尊敬。

    当然了,或许更令伊马德丁恐惧的是程腰间的手枪,伊马德丁见过兰芳军人使用这种武器,在内志的难民营里,兰芳军人就是用这种手枪击毙了近百名在难民营中品行不端的家伙。

    程说话时使用的是汉语,因为在难民营中有和兰芳人打交道的经,伊马德丁只能听懂一部分,在程说话的时候,有一个人在程的身边一字一句的翻译,倒也不会造成沟通不畅。

    “这里就是咱们以后的家,咱们的任务是种树,不用担心水和树苗,过几天会有钻探队来帮咱们打井,然后还会有人送过来树苗,吃的和用的也不用担心,在未来的半年内,这些都由兰芳政府负责,我们唯一的任务是种树,尽可能多的种树在树苗还没有运过来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要开始学习汉语,翻译只会在这里待三个月,三个月后,如果还有人不能使用汉语,那么将会被驱逐出境所以你们都给我小心点,你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被兰芳政府接纳,想要成为真正的兰芳人,除了会使用汉语,你们每人还要在一年内种植一百棵树,注意这个数字,是必须成活的数字”程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滔滔不绝,伊马德丁却有点心不在焉。

    伊马德丁脑海中只回荡着一句话:你们还没有被兰芳真正接纳。

    这让伊马德丁感到非常恐惧,伊马德丁不想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伊马德丁也不能失去妹妹这个唯一的亲人。

    “那么,怎么才能让兰芳真正接纳我们呢?”伊马德丁不自觉的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伊马德丁的问题引起了程的注意,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伊马德丁说到“兰芳”时的发音,非常标准。

    “这是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