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洲-第6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废墟的清理工作,更重要的伤员的抢救和灾民的安置,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驻日司令部的军医们是最忙碌的,平均每名军医每天要处理上百名伤员,地震刚开始的三天内,很多军医连续不眠不休工作了三天三夜,已经有人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些人马上被树立为典型,在《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上大肆宣传。
可以说那些曾经敌视兰芳政府的日本人对兰芳政府的改观就是从这些军医们开始的。
其实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所有的军队也只有pla一家会把野战部队投入到各种抢险救灾中,pla这样做是因为生而俱来的光荣传统,是为了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所以每一次大灾大难都会成为凝聚民心的机会。而在日本,兰芳军队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带来的震撼就更大。
兰芳军人因为地位颇高,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带着点高傲气质的。
这个“高傲”和“傲慢”不一样,普通民众向兰芳军人求助的时候也会获得帮助,但同时也能感受到军人骨子里那种生人勿进的疏远,日本人对于这一点的感受更深。
但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绝望充斥着这个城市所有角落的时候,正是以前对日本民众“生人勿进”的军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正是这些军人们把他们的口粮让给了灾民才让数百万市民活下去,是他们把帐篷让给了伤员,让伤员们得到良好照顾,而自己风餐露宿,同样的又是他们把很多还被废墟埋住的灾民一点一点扒出来
真的是扒,现在可没有大型机械进行破拆,只能是肩扛手抬。
这样的军人,哪怕是敌人,恐怕对他们的感觉也只能是又爱又恨吧。
910 爱因斯坦
比起单纯的仇恨,又爱又恨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吉拉尔丁也没有奢望日本民众能在一夕之间接受兰芳政府的统治,发自内心的热爱兰芳政府,只要能通过这次大地震使一部分日本人改变对兰芳的态度,那就算达到目的。
地震爆发的一个星期后,第一批援助物资终于从海参崴运过来,物资紧缺的局面终于有所缓解。
兰芳政府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还是不错的,地震发生后,秦致远和陆徵祥就开始组织救灾,因为地震波及的范围太广,这个工作量还是不小,好在兰芳现在也算是地大物博,工业能力也相当不错,所以从兰芳本土到北疆区,各种各样的物资正在向日本集中,以后会陆续抵达。
虽然物资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吉拉尔丁也没有改变策略,还是坚决推行“以工代赈”。
现在的救灾已经进入清理阶段,城市里的废墟要全部清理出去,为以后的重建工作打好基础,为了能让东京市民感受到兰芳政府的善意,吉拉尔丁甚至从兰芳请来了城市设计师,准备造出来一个花园城市,让东京市民真正感受到兰芳政府带来的好处。
在清理废墟之前,首先要处理的是那些遇难者的尸体。
其实到目前为止,整个东京地区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人,这比原来的十四万上升不少,其中一部分固然是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的伤员,但更多增加来自“秦军团”的秘密处决。
大地震确实是弄死了不少“异己分子”,但总会有些漏网之鱼,“秦军团”在救灾过程中得到了一项秘密任务,就是要借助这场灾难,把这些“异己分子”全部铲除。
哪怕是有些人仅仅是有一点点倾向,也在铲除之列。
这种时候接受这种任务,如果不考虑感情倾向问题,真是完成的不要太容易,大灾过后必有大疫嘛,而且余震还每天都有,机会真是多的很。
三月份的气温,一天比一天暖,这么多的尸体肯定要尽快处理,而且这时候也不会有人追问这些尸体从何而来,地震中各种稀奇古怪的死法多了去了。
所有的尸体都要集中烧掉,然后再深埋,一下子有这么多的伤亡,也别想都搞明白身份一人一个骨灰盒,干脆在死亡人数最多的新闻街弄了个集体公墓,然后又立下一座纪念碑,曾经发生的一切就被深深埋葬在人们的心底。
四月初,上百万人的共同努力下,港口区附近的废墟最先清理完毕,重建工作就从港口区开始。
曾经在港口区有一个巨大的秦致远雕像,在这次大地震中,这座雕像居然奇迹般的没有被损毁,于是重建工作就从这个雕像开始,清理了雕像周围的废墟之后,雕像又被放回原地,于是在雕像目光的注视中,重建工作持续进行。
其实从对待雕像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日本人的心路历程。
这座雕像刚刚立起来的时候,很多日本人对于兰芳并没有好感,甚至还有深深的敌意,一直到地震发生前,雕像前每天都有卫兵,就是为了防止某些极端的日本人破坏雕像。
地震发生后,雕像前的哨位终于被撤除,日本人也没有对雕像搞什么破坏,甚至在“以工代赈”开始之后,有些从雕像前路过的日本人主动会向雕像鞠躬,雕像前也会时不时的多上几支鲜花。
其实这些鲜花都是“秦军团”成员们放在那里的。
不过肯定有很多日本人不知情,而很多人又都有个从众心理,失去了原有精神寄托的日本人打心底里也需要一个新的“神”,于是被吉拉尔丁刻意塑造的秦致远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到了这种程度,很多事都已经顺理成章,哪怕是很多日本人还对兰芳政府有不满,但对于兰芳政府在这次大地震中的表现,也不得不给予正面肯定,即使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天皇,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其实这段时间最忙碌的除了军人和“秦军团”成员之外,兰芳宣传部派往日本的特别报道小组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兰芳在日本进行的统治,其实一直以来都被西方媒体诟病,国联中也一直有声音要求取消兰芳在日本的托管地位,这次大地震正好是一个契机,一个改变兰芳政府形象的契机,秦致远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几乎就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秦致远就派了一个特别报道小组乘坐军用运输机飞往东京,然后各种报道就源源不断的被发回兰芳,通过覆盖面极广的《每日新闻》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
开始的时候报道集中在大地震造成的破坏上,大多数是文字报道,这在国际上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甚至还为日本组织了捐款,英国人捐款是出于和日本一贯的友好关系,美国人则是在争夺人心。
这其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到了三月底,开始有图片出现在报纸上,这马上就激起了全世界对日本的同情,其实在兰芳和日本开战之前,西方人虽然还是打心底里看不起日本人,但从国家层面上,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日本视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现在看到日本遭受到这样的重创,普通大众的同情心真是油然而生。
伴随着震后东京惨状的照片一起出现在报纸上的,是兰芳驻日司令部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
《每日新闻》在图片的选择上很有深意,如果有震后惨状的照片出现,那么一定就有已经开始重建的照片;如果有东京市民正在排队接受救助的照片出现,就一定有大批身穿军装的身影正在废墟上努力工作的照片出现;如果有日本人正在军用帐篷中熟睡的照片出现,就一定有兰芳战士在废墟中短暂休息的照片。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单纯的某一张照片并不能说明兰芳政府在这次灾难中到底做了多少工作,但无数的照片和海量的资讯开始铺天盖地的冲击,兰芳的国家形象马上就树立起来。
这是一个坚强有力而又高效的政府,地震震不塌兰芳政府的坚韧,压力压不垮兰芳政府的坚强。面对敌人,兰芳军人已经在世界大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敢,现在面对弱者,兰芳军人再次表现出了“骑士”和“绅士”一样的友好和风度。
几乎就是在短短旬日间,兰芳政府在普通西方民众心中的形象就大有改观,兰芳政府的形象不再是某些媒体一直以来刻意渲染的残暴和充满攻击性,而是开始和同情、怜悯、友善这些人性闪光点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年头的天灾**真不少,因为政府的效率不够,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天灾就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在美国表现的最明显,三四月份嘛,正是龙卷风的高发期,美国今年的龙卷风格外的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利福尼亚州去年冬天因为龙卷风引发的山火,甚至烧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熄灭。
和正在全力组织救灾的兰芳政府相比,为了一个尼古拉特斯拉就能动用全国的军警,而面对山火却束手无策的美国政府表现的真的有点失败。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国家失望最多是骂两句发泄一下而已,因为他们没有改变政府的能力,也没有改变自身处境的能力,但对于很多精英人士来说,他们虽然也无法改变政府,但想要改变自身环境还是有办法的。
于是从四月份开始,向兰芳帝国大学提交报告要求进行学术交流的各大院校教授越来越多,而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这“学术交流”并不意味着就是移民,可能只是对兰芳政府的好奇,又或者仅仅是对文化的向往。但无论如何,这都代表着兰芳的国家形象正在快速向好的一面转化,这些专家教授对兰芳帝国大学的向往正在累积。
这绝对是好事。
这年头,“专家教授”还是很值钱的,至少“专家”还不是“砖家”,“教授”也不是“叫兽”。
如果操作的好,想要永远的留下这些专家教授并非绝无可能,尤其是对于那些美国的专家教授来说。
美国本来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如果没有兰芳的出现,等再过个二十年,美国打赢了二战,那么美国确实是会成为一个让所有的美国人为之自豪的国家。
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自豪”真的没多少,哪怕是美国已经赢得了上一次世界大战,但在很多西方人甚至是美国人心中,美国还是一个由诈骗犯和破落户的后代组成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的确是让人感受不到多少自豪。
在无数份请求进行“文化交流”的申请中,有一个名字令秦致远非常兴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911 标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就算是对于科学没有丝毫的兴趣,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恐怕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在开发核能方面做出的贡献,被称为“世纪伟人”丝毫也不为过。如果说尼古拉特斯拉在发明领域被世人称为是“神”,那么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领域内的地位就无人可及。
看到爱因斯坦的申请后,秦致远马上就把东京大地震的事抛之脑后,命令兰芳帝国大学为接待爱因斯坦做好完全准备。
现在的爱因斯坦,知名度还不向二十一世纪那样人尽皆知,不过秦致远知道爱因斯坦的价值,也正是因为秦致远的特别关注,所以兰芳帝国大学才会及时把爱因斯坦的请求提交给秦致远。
这个“请求”是有一定背景的。
爱因斯坦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成名之前,爱因斯坦先后在意大利和瑞士生活,并在1901年取得了瑞士国籍。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34岁的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如果没有世界大战,或许伺候爱因斯坦会一直生活在德国。世界大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爱因斯坦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坚定地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反对战争,虽然身处于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但爱因斯坦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这份“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爱因斯坦断然拒绝。同时,爱因斯坦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终于走出自己居住的阁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