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简氏也看了过来,那青年妇人察觉到了,不好意思的停下,福了一福。
她跟简氏差不多年纪,也就二十出头,生得修眉大眼,颇为英气。头上挽一个朝云近香髻,斜斜缀着一只衔珠金凤簪,倒也颇为华贵。只身上系着件烟霞红的鹤氅略带风尘,虽脸上有新扑的脂粉,也掩不住远道而来的一丝疲惫。
简氏瞧着面生,也想不出金陵谁家有这样的新媳妇,见人家没有停下详谈的意思,便也没有贸然上前,只笑着起身,也还了一礼。
青年妇人微微点头致意,正要带那小和尚离开,宁茵却忽地抓起盘中属于她自己的那块糕,追了上去,“喏,请你吃。”
青年妇人一愣,小和尚更是立即躲到她的身后,不敢去接。
宁茵却是又往前一步,几乎把糕递到小和尚面前,认真道,“给你。我有二姐,她会分我的。”
青年妇人这才诧异的意识到,宁茵是把属于自己的一块糕送了出来。东西虽小,但难得的是小女孩这么小的年纪,却能吞着口水,把自己的糕送出来,这份大方,就当真不易了。
简氏此时也上前道,“让他拿着吧。茵儿,这块给你。婶子方才吃了好些点心,正吃不下呢,这块你帮我吃了吧?好了,这下两个孩子都有了,不用谦让了。”
青年妇人这才道谢,让小和尚接了糕点,又问了一句,“不知尊府贵姓?”
简氏简单报了个家门,青年妇人点头肃容道,“素闻府上高义,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妾乃山东都指挥使戚门高氏,只今日家中有事,不得详叙,万勿见怪。”
她低头一瞧,索性将鹤氅上扣环处一枚碧玺五福银鎏金的别针摘下,送到宁茵手里,“这便给你当个见面礼了。”
然后也不等简氏推辞,便牵着一步三回头的小和尚匆匆走了。
简氏心中倒犯起嘀咕,要说山东都指挥使,那是地方武官中头一号实权人物,足足的正三品,就算魏国公见着,也难免要行礼。
可她怎么突然跑到金陵行宫来了?还带着个小和尚,太奇怪了。
要说姓高,又跟金陵有关联的,大概就是本地新来的府尹大人了。可那位高大人自上任起,就没有带过家眷,所以关于他家的事情,金陵人多半倒是不清楚的。
简氏正琢磨着,却很快就有行宫的宫女来通知大家,说宴会已经开始,请各位夫人小姐都到后殿里去入席。
简氏忙让人去寻回宁芳她们,又跟宁四娘一起去入席了。
而这位姓高的青年妇人牵着小和尚,很快去到一处偏殿。
得知消息,早已遣退下人,在这里等候她们的正是金陵府尹高文秀。
看她二人进来,高文秀等门一关,再没有惯常的儒雅,怒道,“你怎么把他带来了?”
青年妇人,也就是高文秀的嫡长女高燕燕见此,不由气苦得微红了眼圈,“我若不来,父亲是不是永远不打算告诉我,把阿弟送去了那样不见天日的地方?”
高文秀大怒,“你胡说什么?什么不见天日的地方,那是堂堂皇家寺庙,他能去那儿为国祈福,才是他的福气呢!”
高燕燕咬牙扯开小和尚身上的僧袍,露出小人儿身上那挨打留下的青紫棍痕。
“我知道,父亲一心想光大门楣,所以宁肯把女儿嫁给比您年纪还大的戚老爷当填房……”
高文秀愤怒的打断道,“你这话不要说得这么难听!戚大人就算年纪大些,可他对你不好吗?瞧瞧你这穿的戴的,又有哪点不如意?”
高燕燕听得几欲落泪,“是啊,女儿命好,能得丈夫疼爱。就算此生可能永远也生不出儿女,好歹戚家还有几个孝顺孩子,将来可以依靠。可阿弟呢?您把他送去出家,说的是为国祈福,可这是要毁他一世啊!这是您的亲生儿子,我们高家的嫡亲骨肉!您怎么舍得?”
高文秀不耐烦的皱了皱眉,“休得胡说!皇上有向佛之心,奈何国事缠身,不得亲至。我等身为臣子,自然要为君分忧。送个孩子出家算得了什么?再说不过一个庶生子,又不是你亲弟弟,你管这些闲事做甚?”
高燕燕垂泪道,“是,楚姨娘不过是个妾室。可自母亲过世,是她在后宅扶持着女儿,渡过那么多难关。就算说她对我有一半的养育之恩,也不算为过。她临终前,我答应过她,要照看她唯一的孩子,我不能食言!”
“那你想怎样?他出家已经是报上朝廷的事了,谁也更改不了!”
高燕燕抬手拭了眼泪,昂首道,“我知道!但是朝廷却也管不着和尚到哪儿挂单吧?”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度牒,“我来之前,已经跟鸡鸣寺方丈谈妥,只要父亲大人您签字盖章,我就能把阿弟带回山东去。您放心,我也不敢连累夫家,必是让他去庙里礼佛。只是有我这个姐姐照管着,让他日子能好过点罢了。”
“不行!”高文秀才出口否决,高燕燕却讥讽道,“父亲,我要是您,就痛快盖了这个章。您为了讨皇上欢喜,这度牒上阿弟的生辰八字是改动过的吧?若让有心人追究起来,治您一个欺君之罪,很好玩么?与其让他留在金陵给人发现,倒不如让我远远带走。横竖您的功劳已领,这金陵府尹已经坐实。况且少一个拖油瓶,您回头再想娶位名门闺秀做继母,生个嫡亲儿子,不也更加顺利?”
高文秀额上青筋爆起,抬手就打,“你个忤逆不孝之女,竟敢威胁你爹?”
可高燕燕再不象从前般任他宰割,抬手将他手臂抓住,“我劝父亲不要动粗。我今儿为着高家颜面,是孤身进来,可外头我带的丫鬟家将还好几车呢!若让人瞧见戚家太太脸上挂了彩出去,只怕武将之家的下人,可就要闹翻天了!”
第134章露脸
高文秀脸色青了半晌,到底接过度牒,签字盖章了。
高燕燕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可要拿回度牒时,高文秀却道,“你既挑在重阳这日回来,少不得要送你爹一份见面礼。否则万一给人问起,让我脸面往哪儿搁?三千两,不能再少。否则我宁肯毁了这度牒,也不让你如意!”
高燕燕脸都气白了,瞪着他半晌,忽地悲愤大笑,“好好好!果然是高家之秀,连亲生儿女都能当成买卖来谈。果然是好魄力,好狠心!”
她拔下头上凤簪掷了过去,“这是老爷送我的御赐之物,遗失便是重罪。你可以此为凭证,去任一昌隆钱庄以戚家名义支三千两出来。钱到还簪,可还如意?”
高文秀接了凤簪看清内造的标识,确认女儿没有撒谎之后,这才将度牒递出。
高燕燕牵着小和尚离开,只是在转身前,又问了一句,“父亲,你总是口口声声说要光复高家门楣,为此,也不知牺牲了多少家里人。可您真的是为了高家吗?还是为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升官发财?”
高文秀理直气壮道,“我既是高家,高家既是我!我有锦绣前程,能升官发财,就是光耀高家门楣!”
呵,呵呵。
高燕燕嗤笑出声,再不发一言,只牵着小和尚悄然离去。
只是在上车离开前,小和尚最后看了金陵行宫一眼,然后把手上一直舍不得吃的糕点,送到高燕燕嘴里,“阿姐,你尝尝,好香。”
高燕燕摸摸他的小光头,心中酸楚,把瘦成小猴儿般的孩子揽到自己怀里,“阿姐不吃,你自己吃。”
小和尚却很是固执,“阿姐不吃,我也不吃。那个小施主都要跟她阿姐分,我也要跟阿姐分。”
高燕燕心中一暖,张嘴小小咬了一口,赞了声好吃,又往他嘴里送。
小和尚这才肯吃,一口下去,顿时笑眯了眼,又软软倚在她怀里问,“那小施主是姓宁么?”
“是。不过阿弟,你不用叫她小施主。叫阿妹,或小阿姐好了。反正阿姐会想办法让你还俗的,只是可能还要假装一段时日。”
小和尚却嘿嘿笑了,“她就是小施主,因为她是第一个向我布施的人啊,师父说,这样的都得叫施主。不过往后,我跟着阿姐,就不是真的小和尚,而是假的小和尚了,所以我不会再把别人当施主的。我聪明不?”
高燕燕本来心中还有诸多悲愤和伤感,却被他这童言稚语逗得消散了大半,抚摩着他的小光头道,“我家小阿弟,最聪明了!等回了山东,你好好跟着你姐夫习文练武,往后光耀高家门楣,就靠你了。”
小和尚惊道,“不是有爹吗?他那么爱光耀门楣!”
高燕燕噗哧笑了出来,随即不屑道,“他那样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之人,走不长远的。我们高家赫赫威名,可不能败落在他手上。阿姐就等着,等你将来学好了本事回去,把他们统统踩在脚下!”
小和尚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阿姐你这么凶,姐夫不怕你么?”
高燕燕脸上微红,“小坏蛋,连阿姐也敢打趣,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于是,她心头的最后那一丝愤懑,也烟消云散了。
离开金陵的高家姐弟,只觉天高海阔。而留在金陵行宫的高文秀,正与人举杯,畅谈诗词。端的一副风度翩翩,一派谦谦君子。就连宁芳,都被这位府尹大人的风姿迷惑。
又在听说这位府尹大人也是家道中落后,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干到如今的位置,更加敬佩。
然后她这儿正仰慕着,被仰慕者也刚好说到她了。
“这首署名溪下客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谁写的?”
宁芳小脸一下红了。
那,那正是她呀!可这是要表扬,还是要批评啊?
宁芳有点心虚,不太敢答。
想参与重阳诗会,需要有一定身份,但并不是每个有身份的人,都会写诗作词。可既然来了,也不能不应个景。就算不会写诗,但能“写”一首诗就行。
宁芳到底年纪还小,就算给本家学堂夸她字写得不错。但因为习字时日尚浅,所以她便挑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广为流传的简短小诗来书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通诗只有二十八个字,笔划也没有特别复杂和冷僻,宁芳一次书写成功。因女孩儿不好透露自己芳名,就以下溪村名,给自己起了个雅号,叫溪下客,署了个名上交了。
但在坐的俱是行家。
当高文秀从一堆诗词里,单拎出她的来问时,便有人看出门道了。
“笔力虽然稚拙,但已经很有几分骨力。若加以时日,必成大器。”
高文秀笑道,“难为这号儿起的也有趣,是取自‘山下兰芽短浸溪’么?这是哪家儿郎,快出来解释下!”
他是看出习字之人年纪不大,有心提携,所以故意提出表扬来了。谁知竟会是个小姑娘?
宁芳还怕自己写得不好,没想到却是得了夸奖,一时小脸涨得通红。反倒是小宁茵,方才亲眼看她写的这诗,此时便声音清脆的骄傲道,“这是我二姐写哒!”
众人诧异了。
原以为能有这般笔力的必是个男孩子,没想到却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而且还取了那样一个有诗意的号,半点不带脂粉痕迹。
高文秀原本有些不信,可听说这是去年新科进士宁怀璧的女儿后,神色和缓了几分,“那这是用你父亲的号?”
宁芳红着脸轻轻摇头,略有些结巴道,“这,这其实是我家乡下一个村子。因去年曾陪家母去下溪村养过半年的病,便以此为号了。那儿有条玉带溪,上游便叫上溪村,下游便是下溪村了。”
众人莞尔。
亏他们还以为多有意境,原来竟是想太多!
只高文秀脸上有些不好看,因为宁芳这字偏偏是他自己提出来了,又不好打自己的脸,便道,“你小小年纪,便有此成就,今日也可登一回菊花台,以示勉励。”
哗!
这下场中无数道或是羡慕或是妒忌的目光顿时看了过来,这菊花台顾名思义,是用菊化环绕,围成一个花台。
每年来参加重阳诗会,表现好的未婚男女都有机会上一次菊花台,拿着自己的作品,展示颂读一番。每年来参会的人少说也有二三百,可能上去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可是个极佳的露脸机会,若宁芳第一回来就上去了,还是这么小小年纪,远的不说,在金陵城,她的才名就彻底传扬开了。将来说起亲事,都比别人容易些。
可宁芳却想拒绝。
明天,就是明年见了哦!
第135章榜样
先出头的椽子先烂。
宁芳上回因字好在族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