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 >

第353部分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第353部分

小说: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上动作不停。叶伯煊哄着:“童童乖,不哭不哭喔。”实际上他也不懂,他家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他都没在身边照顾过。
    “伯煊、伯煊哥,我送过医院了。医生说得吃药观察。叫你来是因为……”宁浔漪捂着脸扭过了头。
    叶伯煊疑惑,抱着童童来回晃悠着,等着宁浔漪继续说。
    “童童太可怜了。他那么难受还叫爸爸,我就想……”
    宁浔漪忽然坐在沙发上崩溃大哭,童童听到妈妈的哭声,也跟着咳嗽着小声呜呜。
    这次宁浔漪也不再避着叶伯煊:
    “我就想让你穿上军装。让童童看一眼,就看一眼,哄哄他。他还那么小就没了爸爸,病了想他爸爸……”
    叶伯煊抱着孩子,看着顷刻间双肩松懈,两手捂脸塌着腰坐在沙发上哭着的宁浔漪,这一刻心情沉重。
    军嫂的坚强,总是要背上许多,这种代价,让听者难过。
    叶伯煊尴尬的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他休息日在家,为了和夏天、孩子们保持一致,很少穿军装。
    叶伯煊大手摸了摸童童的小脸,用唇碰了碰孩子的脑门试探体温、也是安抚的表示。轻声道:“童童,坚强点儿,啊?”
    心里明白孩子根本听不懂,却只能用着大人的方式安慰。
    把孩子放在婴儿床里,以防童童会站起来掉出来,叶伯煊沉声道:“你看着点儿。”
    再转头时。打开大衣柜,准确无误的找到童浩然的军装。
    酷暑天儿,叶伯煊里面半截袖,外面套上了军装,站在了童童的面前,听着孩子略带惊喜的叫道:“爸爸?”
    心酸无比……
    扫地,墩地,收拾桌子,擦窗台,检查电源,规整厨房里的大米白面。
    叶伯煊的后背早已密布一层汗,湿透了自己的衣服,浸染了外面的那身军装。
    “医生没说具体办法吗?”叶伯煊边干着手边儿的活,特意在童童面前多晃晃,边打听着。
    “就给开了化痰冲剂。我刚才……压力太大了。喝了好几天了,还是不见好。”
    “理解。”
    叶伯煊刚开始进屋时,确实可以谈得上是烦躁。
    日子过成了这样,再加上大热天的烦闷感。
    但经过刚刚宁浔漪的那几句话,叶伯煊觉得自己该更有耐心,毕竟童童小,很可怜,这对母女无依无靠。
    浔漪曾经是宁爷爷手中的掌中宝,难怪她什么都不会!
    那样的家境,婚后仍旧被浩然惯着脾气,她现在能这样,已然坚强。
    叶伯煊做着最后一样工作,拿着抹布擦着窗框上的灰尘,脑中仔细回忆着,夏天当时是怎么哄咳嗽的小碗儿。
    “我闺女有一阵儿也是。我记得你嫂子常常抱着孩子,给她轻拍着后背,上下左右都给敲个遍,一天十多次的喂水喝,说是什么利于局部炎症消除。不行你试试。”
    宁浔漪在童童的咳嗽声和叫爸爸的声音中,抬眼看向叶伯煊柔声道:
    “我还是医生呢,有很多地方不如夏、嫂子。看来真该多学习。当时着急带孩子看病,童童在医院又哭又叫的,我和儿科同事也没多打听。”
    叶伯煊点点头,看着蔫头耷脑的孩子困了,要睡午觉了,小声嘱咐:
    “还有,孩子休息时,你倒出手了,一定要多收拾屋子,尤其是窗台窗框,多擦擦。
    到处都是灰尘,小风一吹都吹童童肚子里了。
    不会的、想不到的,每天干一遍,自然就会养成习惯。你以前不做这些家务,难免会疏忽。
    地面也要多收拾。他现在一岁多,能走能跳,弯腰在地上捡起东西逮住什么塞嘴里,灰儿全吃肚子里,童童容易得病。”
    宁浔漪来回晃悠着孩子哄着,闻言,这次脸色红透了:
    “知道了,伯煊哥。”说完低下了头,彻底不好意思了。
    叶伯煊坐在“焕然一新”的童家沙发上,等待着童童睡着。
    这孩子确实对军装很有依赖感,他总是在快要眯瞪着的时候,忽然转过小脑瓜瞅几眼,眼皮要搭上时,再咳嗽两声瞧瞧。
    每到这时候,叶伯煊会起身凑到宁浔漪母子的身旁,拍拍宁浔漪怀里的童童,以示安抚,让孩子瞅个清楚,他还在……

  第六三5章 风吹稻花香(一更)

正午时分,夏天的车,开向了那条梦中辗转几次路过的乡间小路。
    近了,更近了!
    瞧,已经有一群半大小子往车的方向跑了。
    看,那面的河边儿,有几个光着屁股的淘气鬼们在玩着水。
    夏天笑了,笑颜如花,那是从心底泛起的欢喜。
    什么叫落叶归根,她在这一刻懂了。
    放羊、种地、抱柴火、烧火炕,曾经做这些时避之不及,现在却觉得那时候的日子,是一种经过,一首旋律。
    一会儿进村,记忆中的那个大石头上,一定会围着几个不怕热的老头。
    他们依旧会在茂密的大杨树下,乘凉下象棋。
    夏天想,那样的场景,一定会和梦中融合。
    她从当兵那天开始,凡是梦到家乡的一切,总是遗漏不掉这个。
    他们会在下的不对劲时,六七十岁的人了,还会吵嚷几句。
    那里面一定有她的爷爷、夏木头。
    爷爷见到她时会远远的喊:“甜甜啊?”然后和周围的老头们高声显摆:“我小孙女,我小孙女回家啦!可有出息呢!”
    爷爷,这次,甜甜回家了!
    几年未归,阔别已久。
    在追梦的旅途中,家、夏家,就是牵引一切的开始,是我多累多难、多疲惫时永不放弃的理由。
    这次,我带着努力拼回来的成绩,真真正正的回娘家!
    “爷爷?爷爷!”
    夏天的车头刚拐进村口,夏天酝酿着妥妥的情愫,被夏冬的公鸭嗓门破坏的淋漓尽致。
    小毛大笑,笑的眉眼弯弯,夏天僵着脑袋想要回头瞪弟弟。
    “狗剩子!二胖子!大壮哥哥!你们也放假了?”
    夏冬从车窗支出去半个身子,用力挥舞着月芽的围嘴儿。
    什么叫小时候的玩伴儿?
    什么是光腚娃娃?
    他们彼此了解,他们只住前后院,他们恨不得朝朝暮暮,他们上树掏鸟蛋、下河捞泥鳅。
    夏冬在夏天的缓速中。扔了怀中的书包,解开他姐姐给他做的“大少爷牌”蓝格衬衣,他手上用劲使劲一甩,这一刻。甩掉了所有束缚。
    京都的一切,他忘在了脑后。
    小少年开车门一跃而下,光着膀子疯跑,奔向几十米外的兄弟们。
    他边跑边跳跃几下,扯着变声期的嗓子大声喊叫:
    “我!夏冬!我冬子回来啦!走。去河里游几圈儿!”
    小毛觉得入村的场景有点儿混乱。
    先是妹妹带着颤音儿高声呐喊“爷爷”,紧接着弟弟疯了,现在她又被妹妹着急问道:
    “他是变声期,不保护嗓子怎么成?!待会儿你提醒我,我得说他几句。”
    小毛叹气,她还是先顾好怀里的闺女吧。
    那个大石头上,几个老头都站了起来,粗糙的大手遮挡阳光,眯起眼睛遥望。
    有反应快的:“开车的!开车的夏老弟家的!”十分肯定的语气。
    夏木头听到了,听到了甜甜、冬子的声音。
    其实他像是有预感似的。早在夏天还没进村前,他就频频往村口处张望。
    现在经其他老头们的提醒,夏老头终于反应过来了。
    七五年,夏天新兵期归家,那时的夏老头能跑几步,腰板直流。之后参加她的婚礼,夏老头精神奕奕,眼神好使。
    如今一晃眼的功夫,几年的时间过去了。
    夏秋、夏天、夏冬三兄妹,求学、工作。步入社会还没觉得咋地呢,他真的老了。
    时间就在孙子孙女们追求幸福、奋斗好日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流逝,带走了夏老头那些为数不多的黑发、老太太仅剩不多的门牙。
    “爷爷!”夏天停车。大力甩上车门。
    “甜甜?回家了,回家了好。”夏老头一激动,只会不停点头。
    他忘记了显摆,忘记像叶伯煊进村时,他要挺直脊梁对所有人招手示意爱面子。
    虚荣是给别人看的,激动是留给自己的。
    将来。夏老头忘记的事情会那么多、那么多。
    小毛抱着孩子站在大杨树下:“各位爷爷,身体咋样啊?”
    “嗯那!身体硬实。老鼻子日子没回来了吧?”七嘴八舌的打听。
    ……
    夏天卸着东西,真丝缎的米白色衬衣已经脏了一块。
    老太太围着夏天绕圈圈,干枯的大手抱着沉实的曾孙女,只会不停地问着:
    “累了吧?奶给你煮果子水。冬子呢?咋回来不知道回家,真是个野小子!在你那,给你们添乱了吧?”
    夏老头把东西往屋里倒动,拎几趟后,站那倒着气儿:
    “等会儿,等会儿爷歇歇的,把栅栏拆一块,车开进院儿!”
    小毛泡好奶粉,拿着奶瓶接手孩子:“爷爷,您坐那歇着,等月芽吃完的,我帮妹子弄。”
    作为儿媳妇、孙媳妇的小毛,照顾完孩子之后,自动自觉的进了外屋塞柴火烧大锅。
    ……
    “你快放下,放下!听奶奶的,你那衣裳面料怪老好的,咋能干这活?”
    老太太看着夏天背起扁担,前后各一桶果子水,心疼的不得了。小孙女瘦巴巴的,咋能扛的动。
    “奶奶,衣裳就是给人穿的。我去地里给我爹娘大伯他们送水,一会儿就回来。”
    回答完老太太的话,还不忘安排夏老头:
    “爷爷,屋里地上有个红花包袱皮儿,您打开,里面都是叶伯煊给您捎的烟,还有我买的大虾糖,您去给刚才那几个爷爷散点儿烟、发几块糖,大家伙当是热闹了。”
    夏天用胳膊擦把汗,背起扁担,转头就走。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差点儿踉跄一下,但是在爷奶面前,那必须表现的从容点儿,要不然更是啥都不让她干了。
    老太太小步子紧着倒动往屋里跑:“甜甜,你等会儿!奶给你找件破衣服!”
    等她再出来时,夏天已经出了夏家大门。
    小毛笑眯眯的劝:“奶奶,你就让妹子干点儿啥吧。跟活多活少没关系,她想回趟家能尽尽心。”
    “上次你生月芽那次,你娘明明说甜甜胖的都变了型,我当时还高兴呢,胖了好,胖了有福气。这咋又瘦成一小条了呢!”
    用扁担挑起两桶水的夏天,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她熟悉的篱笆院儿,她笑眯眯的回忆着,这是谁家、那是谁家。
    大汗淋漓的她,终于到了大地,她站在地笼沟处翘脚观望,这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第六三6章 树高千尺得有根(二更)

一名皮肤被晒到颧骨处有破皮红斑现象的大娘,凑了过来,矮着身子凑到了夏天的面前。
    夏天赶紧一呲牙,笑了。
    只是眼熟,却叫不出大娘的姓氏了。
    “哎呀妈呀!”大娘两手一拍巴掌,多一句都没废话,直起腰板往地里紧着跑了两步:
    “老夏家?老夏家的?!夏爱国家的吶?你闺女回来啦!咱村儿状元来大地了!”
    夏天囧囧有神,不过谢了大娘,这一嗓子高音儿,她一准儿能找到她爹娘的准确位置了。
    苏美丽脑袋上蒙着个破湿布,拿这玩意儿系脑袋上降降温。听到张老三他媳妇扯嗓门喊她,直起了腰。
    “他爹?”
    夏爱国捶着腰跟着站了起来,眯着眼看田间地头围着的乡亲们。
    苏美丽没了话音儿,她眯起眼角处带着很多皱纹的大凤眼。
    紧接着,只听她:“哎呀妈呀”一声,捋着地笼沟跑动,腿脚不好的,一般人都不能穿行的那么利索。
    “闺女?哎呦!我闺女回来啦!甜甜?娘在这呢!”
    跑动的几步,苏美丽脑袋上的湿布条子随风飘落,她边跑边对周围干活的人摆手示意,兴奋的分享她闺女回来了这个消息。
    夏天对她周围那些打招呼的村民们,一律男士叫“叔”,女的叫“婶子”,她怕自己叫错姓,被人说是忘本。
    她乖乖地站在那里,脚边是两个水筲和扁担:
    “嗯那,我回来了。您身体好着吧?是,生的龙凤胎,老大是男孩。嗯那,都会说话了,丫头长的像我,现在胖墩墩的。是,在北大呢。”
    夏爱国的身后还跟着脑袋也围着白毛巾的夏文,那形象。尤其刚冒头出来那一刻,跟偷地雷的似的。
    最近这段日子,夏文都跑过来帮夏爱国家干活。毕竟自己家怎么着也多受李群发的照顾,活少。不像老叔这。
    ……
    “大伯父,您慢着点儿!”夏天对远处着急忙慌带小跑的夏大伯招手。
    一瓢接一瓢的果子水,把所有的家伙什都掏了出来,夏天挨个分发,亲自递给附近的父老乡亲。
    夏大伯满头大汗:“啥时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