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陆静然如果有羞耻心,自然也在那个公司待不长的。
普通的女职员,很大可能会因为莫须有的指控而烦恼。
但是陆静然不会,谁敢当面或者背后对老板指指点点,是不想好好的混下去了?
而且两个人也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就造成了,罗锦秀过去,被大部分的人呢当成忘记吃药的疯子。
在学校罗锦秀不过是个学生会的副主席,阳奉阴违却做不到完全的只手遮天,毕竟上面还有老师和院领导。
但是在公司,陆静然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她是最大的股东,另外的两位公司股权持有者也是绝对的拥护人。
公司的各级还隐藏着不少对方的拥护者和脑残粉儿。
陆静然上次帮忙品牌走秀的照片,很多女同志都加洗了,用来个人收藏。
上次合作的那家老板,倒是孜孜不倦的联系公司。
说是后续很多做展览的商家,看到陆静然的照片都想邀请对方帮忙当模特。
这边的公关部负责人周石,突然趣味,给出的答复是陆静然的价钱太高。
哪怕对方提出500块钱一天,也一脸嫌弃的说价钱开得太低太低了。
那边模特公司的老板,只好悻悻然的放弃了。
陆静然在公司,是不用对任何人负责的,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这件事突发事情,倒是让她改变了想法。
其实站到台面上来,这样有弊有利,但是总归是弊大于利,毕竟现在公司已经稳了。
年底,东汉省的政府这次会评选出十大优秀企业,东汉科技投资有些公司也在榜上有名。
一般这些活动,都是周石出席。
但是他的职务只是的总监,自然不如CE0出席有分量。
主办方都是政府公职单位,这样更显得诚心,能和对方打好关系。
这边开完了早会,陆静然就穿上外套出了门。
她要去投资的乳业了解一下情况。
那边的管理层大多是文凭不高,但是经验却很丰富,虽然尽职尽责,去而有些跟不上时代,但是要一次性都把人换掉,那也不切实际。
所以公司这边派了五个管理中层过去,一个乳业要这么大规模的革新,自然会受到不小的震荡,所以安抚也有必要。
企业文化和营销要一跟上来,这才可以持续发展。
这家乳业能想到引入资金扩大规模和革新包装技术,老板还说很有想法,至少不是故步自封,比较容易接受意见。
如果想要做到行业的顶尖水平,野心自然是不可少的。
谢生舟是书香门第,从小吃喝都有保姆照顾的,本来以为一辈子不会和农牧业打上交道。
一直到现在……
乳业的老总热情的接待了陆静然。
陆静然的大部分决策,他都能拥护,毕竟能一次性拿300万投资企业,而且后续还会接连不段的注入资金,这就是个财主啊。
而且对方总不能拿着她自己的钱开玩笑了,大家虽然各自想法不同,但是大家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公司好的。
这家企业,前面投资那个服装品牌,不就是做得很好,每天路过他看上一眼,都有人排队等着试衣服。
那才是赚不完的钱,怕是要在家里数到手抽筋,真是羡慕不来。
何忠祥搓着手问:“我们现在有十台灌装机器,接下来是不是要扩张工厂?”
他已经看好了附近的地,这边偏离城区比较远,所以地价很便宜。
陆静然放下了手中茶杯,“这个不用急,这家乳业虽然在本地卖的很好,但是全国来看是没有市场的,也没知名度,扩大生产线也要有销售渠道才行。”
“这个我知道,你们不是有办法吗?”
开始双方签订合同,对方不但是资金帮扶,还有管理和市场开拓上的扶持。
赵忠祥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英雄出少年。
这他第三次和人谈话,一点都没有小瞧的意思。
反而觉得自己不过是虚长了对方二十岁,多吃了些米饭,么什么了不起的。
现在社会和从前不同了,如果还固守老一套不变,迟早是要被淘汰的,他得抓住这个机会。。
陆静然点头:“其实要按照常规的运作方法,我们要扩大企业,首先就要买土地、盖工厂、然后再买设备、扩大生产线,最后再打广告提高知名度。”
只是市面上大多数企业的路子,先把产品线给增加起来,营销这一套,国内企业根本没有摸清楚。
甚至愿意花钱去打广告的都很少,所以迈出这一步的都成了各自行业的翘楚。
快消品的价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顾客自然更加愿意选择大品牌。
“是啊,我就准备这样做。”何忠祥点头。
陆静然笑了下,“何总不如听我一个建议?”
“ 你说。”
陆静然的手叩击了两下桌子,这是她在思考时候的习惯动作。
谢生舟集中精神,知道对方又要开始了。
虽然是为了说服对方,陆静然却声音不急不缓,说话的语调平和。
这都是在做律师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律师说话也是有艺术和学问在里面的。
如果太急切会造成当事人的恐慌,如果太松懈,又会给人不专业不认真的感觉。
所以中间的度就很重要了。
“就因为别人都这么做,所以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样能更快的赢得时间,比别人快一步。”
“而且我们现在账目上加起来,也就两百多万,这点资金买地盖房子,你觉得短期来看行得通吗?这样又怎么能扩大生产线。”
“你说得也是,不过你不是说后期还会给我们资助吗?”何忠祥搓了搓手问。
陆静然说:“会持续注资是没错,但是要这样一套程序下来,没有个一千五百万,都起不到明显作用,这样的投入太大了,而且成效也很忙,可能构建完成得三五年了。我有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
陆静然说:“我之前投资的服装企业,就是先把店面开起来,并没建设有生产加工的工厂,因为成本和风险太,我们都是找同行代加工厂做出来的,付给了别人代加工费,这样一来就要节省很多成本,而且效率也快了起来,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是先建立了市场,然后再建了生产线,我觉得其实乳业也可以这样。”
“行得通吗?”
陆静然点头:“我觉得可以试一试,我们账面上只有这么多钱,咱们可以拿出来一半,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轮番播报广告,我们的策略就是一边做品牌一边做产品。”
“何总你的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他方便,都可以在同行业领先,你知道深圳现在有很多外企和中国沿海城市的工厂合作,他们都是委托对方加工,提供机器、技术和布料,然后把对方生产的衣服拿出来,再贴牌销售,我们也可以这样。”
“我可自己提供自己的技术、配方、然后管理经验,再然后委托不错的乳企生产,来让别人帮帮我们加工生产,只要产品合格就可以贴上我们自己的商标,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同时广告播出去,品牌度上来了,市场自然也会扩大。”
何忠祥怔了下,这一行他比陆静然还了解,的确有很多乳企的利润微薄,在破产的边缘挣扎,承包的价钱不会太高。
这样一来每个问题都能解决,如果发展的顺利。
那些经济效益差的工厂,他们完全可以派技术员过去,然后帮助对方更新设备。
和这些现有的经营不善的企业合作,比自己建设生产系的钱比起来,是要节省很多。
而且效率要高很多。
“我觉得可行!真的!这个办法太好了!我怎么就想不到!”
被人这么一点拨,何忠祥就从固有的思路跳了出来。
陆静然越说下去,何忠祥越东西,有些懊恼自己从前就怎么没有想到。
现在果然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啊。
两边就这个问题谈妥,陆静然伸出手:“我只是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企业能有何总这样的领导人,自然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何忠祥伸出手,握住了对方得手:“借陆总吉言了,希望不让你失望。”
谢生舟就在旁边看着。
何忠祥本质上是守旧的人,公司前面几波认人和对方谈过,只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
果然还是陆静然有办法啊。
这家伙哪里又这么多逆向思维和点子,而且听着大胆,但是都有据可依不是随便想出来的。
这必须得社会经验丰富,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哪里学来的?
果然是学法律的,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各种钻空子。
何忠祥又和对方深入聊了两个小时。
他决定下周开始,他就亲自带人去全国各地找那些可以合作的工厂。
等着开春品牌开始投入广告,刚好能赶上这一波。
他都已经四十五岁了,按理说早就过了拼搏的黄金年龄,现在却全身都是干劲。
如今国内根本没有一家独大的工厂,他们只是在本地有名气,但是不出三年的时间,他们的产品一定会畅销国内每一个省份。
这都是可以去期待的。
何忠祥留了陆静然吃午饭,然后吃完饭吃,又带对方去参观了工厂。
陆静然跟人边走边聊,这家企业是对方的骄傲,邀请她同行,自然不能退却,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何况对方是长辈,和对方聊天也能吸收一点东西。
陆静然还在工人盛情的邀请信,体验了一把挤奶。
谢生舟有洁癖,远远的站在旁边看着。
怎么说呢,自己这个老板的爱好还真是非常的广泛啊。
回城的路上,谢生舟负责开车,陆静然坐在副驾驶休息。
车里的空间有限,谢生舟就觉得对方身上惯有的洗发水香味,掺了点奶香。
两个人单身男女,每天工作都在一起,难免会有什么想法。
每个月总有荷尔蒙开始作祟的几天。
谢生舟一直以来都不缺示好的异性,他曾经也想过,老板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他觉得自己挺有魅力的。
现实教做人,这位年轻的过头的老板,显然只是喜欢不会疲倦永远跟着她加班的下属。
至于其他的,那都是白想。
周石曾经开玩笑的说过,如果你想要这个人能对你刮不相看,那你得比她加班工作还厉害。
___
陆静然每周会给自己放一天。
她还是在学习美术,偶尔下午会喝个咖啡看看书。
陈忆琳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陆静然正准备睡个午觉。
陈忆琳很生气,她是个abc,如果一着急起来,就会用英语,毕竟从小的语言环境,英语用的更加多。
陆静然安抚人:“好了,你别着急,先来喝口水,然后慢慢说。”
陈忆琳听了对方的建议,去喝了水和深呼吸了几次,这才情绪稳定稳定下来。
陈玉忆琳这才用比较平静的语气,把事情说了出来。
这个年代出口动物是合法的,只要相关手续都办理完成,国家也是批准的。
陈忆琳在国外的一家研究所的朋友,和中国进口了50只猕猴来研究。
早在几十年前,猕猴就作为国内长期固定出口的一种货物,欧美很多国家进口猕猴用于药物试验。
一只猕猴约能换回外汇超过1000美元,利润非常可观。
不过大量的出口导致其数量骤减,所以在最近几年,开始有政策严禁出口,但是人工繁殖可以,不受到限制。
这里面的利润巨大,野生捕获自然比人工养殖方便,很多单位为了出口,就捏造养殖场的猕猴数目。
数量供应 太大,让输入国的单位,都开始怀疑对方出口的否是野生捕捉,而并非合同上的人工养殖。
所以反复来函要求查证核实。
九十年代,欧洲已经兴起了大大小小的动物保持组织,有温和派也有激进派,经常会搞活动游行。
所以国外研究公司比较看重这方面的声誉,以避免惹上什么不应该的麻烦。
那边出口方给不出具体的证据,所以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才和在国内的陈忆琳求助。
毕竟对方是美籍华人,可能知道的多一点。
陈忆琳去调差,发现那边人工养殖场是个幌子,里面根本没有几只人工养殖的,也就是说全部是野生动物。
她大学就参加了动物保护协会,自然是非常生气。
如今这类贸易活动,因为利润巨大,参加经营的很多都是社会名望很高的人或者是企业和机构。
陈忆琳开始是求助自己的兄长。
不过他兄长不想得罪这些人,所以让对方不要管,毕竟国内和国外的大环境不同。
国内出口动物换区外汇这个情况一直都有,相关部门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