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

第6部分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6部分

小说: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不缺钱,临时想让别人把票让出来难,能有四个连着的硬座,已经不错了。
  杨秋怡有心理准备,可进来到硬座的包厢,看到这架势也还是吓到,这些人怎么乱放东西,坐个车恨不得把全家都搬来。
  她看到自己的座位靠近过道,这就更不满意了。
  杨秋怡想了下,对坐在窗边的李志杰说:“我可以和你换个座位吗?我想坐窗边。”
  “可以,你坐我这儿来吧。”李志杰觉得换个座位也没什么,对方又是女孩子
  他站起来,拿着包和桶坐到了陆静然的身边。
  陈远涛瞟了一眼余惊远的票,对方也在过道旁,她开口说:“要不然我们换个座位吧,你要坐窗边吗?”
  他们这次能买到票,多亏了这位。
  杨秋怡也说了,这个人喜欢安静的。
  “不用了,我就坐这里。”男人坐了下来。
  他明显比这个人大几岁,不是显老,是身上的气质都不同些,看得出是有过经历。
  他从头到尾才说了一句,却也可以明确一行人中他是中心。
  其他人视线有意无意绕着这个人。
  余惊远刚好坐在陆静然的对面。
  火车鸣笛后,开始行驶,乘客都坐好了后周围的嘈杂声音小了很多。
  杨秋怡问:“惊远哥,飞机场都修了快三年了,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投入使用吗?”
  “八月下旬,具体日子没定。”男人说。
  “那这样以后去广州就方便了,只要两个小时便可以。”
  “嗯,是的。”余惊远说完,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个机器,带上耳机。
  杨秋怡有些失望,怎么开始听歌。
  她还想多和人说说话呢。
  因为有了前面的换座位事件,这三个对同行的林钦和李志杰印象不错。
  另外一个女生还笑着拿出果脯,分给他们吃。
  “你们去哪里?”陈远涛问。
  这两个人穿着朴素,衣服却干净整洁,不让人讨厌。
  陆静然微微一笑:“我们去南市探望亲戚。”
  “哦,那我在你前面下车,我们是南明大学的大二学生,去广州玩。”戴萌说。
  简单地打过招呼,除了带着耳机的那个人除外,其他三个人继续聊天。
  他们是这个年代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群人,话题也非常地时髦。
  李志杰虽然不答话,耳朵却一直在线。
  把一块牛肉给弄熟了,让客人自己切着吃?这样能好吃吗?会不会不熟或者太老。
  要二十块钱?他自己去菜市场能买几十斤了!
  不吃饭,也不吃菜,也不坐,就站着喝酒聊天?这个样子的聚会能舒服么?
  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边吃边聊,这样多自在!
  下午五点,到了饭点三个人去泡方便面。
  如今方便面的包装还是泡沫盒的,陆静然看着新鲜,她就多看了两眼。
  陆静然想了下,拿出了五块钱,递给李志杰:“你饿了没有,也去买一碗吧。”
  李志杰摇头:“我还有几个鸡蛋呢。”
  他舍不得钱,这个要两块多,火车上的东西都贵。
  陆静然放到他手心:“去吧,不用我去买回来给你吧。”
  李志杰很饿,车厢里方便面散发的香气很勾人,他想了下问:“你不吃吗?”
  “我不饿的。”陆静然上辈子是吃够了泡面。
  她对这个玩意儿提不起兴趣,而且也没什么食欲。
  陆静然见对方犹豫,又推了一把。
  这个愣小子。
  李志杰有些懵,见鬼了,他怎么觉得陆静然刚才看他眼神很慈爱。
  怎么说呢,有点像他妈?
  杨秋怡扫了两个人一眼,这得多穷,连着方便面都吃不起。
  她上车就仔细打量过陆静然,看到对方没自己漂亮松了口气。
  杨秋怡天不亮就起床了,洗澡烫头发挑选衣服化妆,用上了表姐从国外买来的口红。
  很满意地收获了车厢里大多数男人的目光。
  她昨天睡眠不足,想着先睡一会。
  陈远涛和戴萌一直在说话,
  戴萌说:“你上次说的,去你叔那边买电子表有优惠,我和班上同学说好,你到时候别放卫星。”
  “嗯,货一到就会通知你,你放心。”
  陆静然抬头,漫不经心的问:“你家是做电子产品的生意吗?”
  “没有,我叔在做这个,从他那里拿货比外面便宜十块钱。”陈远涛笑着说 ,倒是没有隐瞒。
  要说便宜了十块,也还是有钱赚的,只是赚的少些。
  李志杰看了眼中间桌上的杂志,封面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
  刚才几个人边看边讨论,这会儿不看了,他就有点想借过来翻一翻。
  看不懂那些字,看图片也可以啊。
  李志杰已经想了很久了,这会儿终于鼓起勇气问:“可以借我桌子上的杂志吗?我就在这里看,不会弄坏的。”
  这本欧美时尚杂志,杨秋怡的表姐从美国带回来的。
  他们是外文系,倒是能看懂一半,杂志上那些时髦前卫的服饰让人向往。
  陈远涛想了下杂志也不是贵重的东西。
  这个小伙子还给杨秋怡让座位了,人挺不错,他做主答应了。
  “没问题,你看吧。”
  李志杰高兴地拿起来,放在膝盖上,小心翼翼地翻阅了起来。
  杨秋怡睁开眼睛,就看到对面的人,拿着自己杂志在翻。
  她坐直了身体,皱眉问:“谁让你拿我的书看,不问自取叫做偷。”
  这个车厢座位硬,人也多,余惊远也不和自己说话,她渐渐有些气,这下找到了由头。
  毕竟她不能对余惊远发脾气,另外两个被她叫来的同学,也不好摆脸色。
  陈远涛忙说:“他问了,是我让他看的。”
  李志杰放下杂志,表情有些窘迫。
  杨秋怡皱眉,又说:“你下次不要把我的书借给别人,再说了他看得懂吗?”
  她这话有些咄咄逼人,其他两个人知道这是大小姐脾气又发了,脸上都有些尴尬。
  陆静然抬眼,声音淡淡地说:“怎么会看不懂,又不是天书。”
  杨秋怡觉得这人在吹牛,简直太虚荣了。
  他们英文系大二学生,也看得一知半解。
  大约是文化差异,美国杂志上的英文,和她们平时学的有些差别,杂志生僻词太多了,读得费力。
  戴萌打圆场说:“看不懂全部,一两句也是看得懂。”
  “不,我赌他们一句都看不懂。”杨秋怡依依不饶道。
  从乡下来的都能看懂,那她学英文是为了什么?
  这真是可笑之极。
  陆静然微微一笑,不说话,只是这笑容落在了杨秋怡的眼里,就成了挑衅。
  她把杂志往前一递:“那好,你给我翻译第一篇,既然你看得懂。”
  戴萌和陈远涛对视一眼,发现对方都在苦笑。
  他们颇为无奈,萍水相逢,何必一定要锱铢必较,让人落面子。


第7章 
  陆静然倒是不推脱,顺手接了过来,她翻到了第一页。
  她每念完了一段,停顿几秒,然后把上一段翻译过来。
  徐徐道来,让人听着都很享受。
  她就这么念完了一篇。
  清脆的声音总,带着少女特有的软,非常流利的英文,发音也很标准。
  周围的人也看过来。
  戴萌和陈远涛本来还琢磨,这下怎么收场好。
  现在只剩下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他们在心里做了对比,怕是大学讲师,也没有这样好的口语的。
  闭眼休息的余惊远也抬头,看了对面的女生一眼。
  这个人眼神清澈,倒不是个坏人。
  陆静然把杂志书放下,倒是没有主动说话。
  她不是爱出风头,这么做也不是教训人,熊孩子和她有什么关系。
  陆静然心里另外有筹谋,陈远涛的叔叔是做电器生意,或许这是条路子。
  人是群居动物,不管任何时候,人脉都很重要。
  她故意接近没错,却也没存着害别人的心思,这是互利,所以她坦然。
  陈远涛瞪着眼睛问:“ 你的口语怎么练的,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陆静然微微一笑:“我没有工作的。”
  陈远涛和戴萌对视了一眼,这不可能。
  李志杰犹豫了下说:“她是学生,今年秋天就高三了,成绩很好的。”
  他语气有些自豪。
  李志杰开始奇怪,陆静然的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对方说是看电视听广播学的,他也就没多想。
  可是英文也这么好?陆静然从前在家里没说过英文,他也不知道怎么样算好。
  不过是从这些人的反应,可以推测出,那应该不是一般的好。
  他刚才担心,陆静然被人为难心里不好受,女孩子脸皮薄,现在松了口气。
  杨秋怡微微咬唇:“我不相信,高三的学生能口语这么好,你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她的语气像是审问犯人,陆静然没有必要理会。
  啊,高龄熊孩子。
  在其他人眼里,陆静然和咄咄逼人的另一个人,显得教养非常好。
  陆静然回答刚才陈远涛的问题,她说,我的英文老师很厉害,曾经留学过两年。
  杨秋怡哪里会信对方的鬼话,留学回来怎么可能在乡下地方当老师,哪个单位不抢着要?
  满口谎言的骗子。
  她本来就落了下风,现在抓到把柄,迫不及待的拆穿人:“你以为美国是谁都能去的吗?你撒谎!”
  陆静然微微抬眼,露齿一笑:“我老师告诉我,美国很繁华,但也很多黑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也有白人挂牌乞讨,这点和国内差不多。”
  这两年上面政策变了,中美关系不像是从前的紧张,下面的风向也就转了。
  信息交互的时代,经过渲染和夸大,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欧美国家是天堂级别的存在,梦都梦不到的。
  日韩是传说,也难以触及。
  港台倒是还可以憧憬,如果能去一次,一辈子都有可以吹嘘的资本。
  陈远涛和戴萌脸上浮现诧异之色 ,他们身边留学归来的人,把欧美无限地美化。
  可是这个人说得笃定,不像是在信口开河。
  戴萌想了下说:“秋怡,你哥不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吗?你问问他是不是这样的。”
  这句话余惊远也听到了,他在几个人看过来的时候,点了下头。
  这下戴萌和陈远涛咂舌了。
  天啊,原来欧美也有穷人啊!
  杨秋怡经常把余惊远提到嘴边,美国空军学校毕业,还在军队服役过一年。
  虽然是军事学院毕业,余家的长辈也不让他在军队服役,哪怕越南战争过去十多年了。
  在杨秋怡的形容里,这个人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
  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几个人的偶像
  戴萌小声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也就是听老师提了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顿了下,她话音一转又说:“我明年想考南明大学。”
  英文流利的学生和乡下姑娘,自然是不同定义。
  陈远涛和戴萌,对陆静然的印象分拔高了很多,一听可能会成为学妹,都积极了起来。
  像是打开了话匣,热情地介绍起大学的风貌。
  陆静然兴趣很高,她的话少,时不时问一句都在点子上,引导两个人说更多。
  这是律师的技能之一。
  戴萌和陈远涛没察觉到,只是觉得和对方聊天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除了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的男人。
  她脑子不错,余惊远补充了一条对她的定义。
  火车再次进站停了下来。
  车窗外,很多当地的农民正向车里面的乘客卖自家种的香蕉。
  够不着拿着竹竿挑着,两块钱一大把。
  戴萌买了一把回来,分给了陆静然和陈志杰几根。
  陆静然没有胃口,吃水果倒是比其他的东西舒服,便接受了对方的好意。
  期间戴萌一直找陆静然说,倒是没有理会发脾气的杨秋怡。
  那个人的性格向来这样,今天算是踢到铁板,希望以后有收敛吧,而且她和陈远涛都觉得陆静然没什么不对!
  天色渐渐暗下来,差不多十点的时候,车厢里的人都准备睡觉了。
  陆静然睡得很轻浅,她听见了轻微的动静,睁开眼睛。
  朦胧的月光下,她看到了两个男人在前面翻乘客的包。
  这是遇到扒手了。
  下次靠站停车是六点左右,这些人得手后立刻下车,乘客发现东西丢了后,他们已经远去无踪影。
  一般火车上行窃的都是团伙作案,陆静然不能确定,除了这两个人外,还有没有其他同伙。
  又或者他们身上,是否带了凶器。
  她现在已经是孤注一掷,不能出意外。
  人只有在保住自己的时候才能帮别人,陆静然这样对自己说。
  她闭上眼睛。
  翻东西的窸窣动静很小,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