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春秋-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做的什么决定,自然不会很快传入到大夏军中。
北海郡,半个月过去了。秦奕站在城墙上,望着西边黑压压的军队,头皮一阵发麻。他现在是这一支军队的副将了,正主则是牧南风。
“牧将军,你看前方就是西戎的救援大军。以此阵势看的话,足足有上万人。”
秦奕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西戎这个时候的到来,恐怕抱着必定要夺取北海郡的决心了。
“所有的准备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所做的,就是撤退了。”牧南风同样望着远方,见证了秦奕所说的,“传令下去,叫各处兵马,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把这一座北海郡空城留给他们!”
“是!”
数日之后,西凉关处,欧阳远脸色很是阴沉:“哼!原本大夏副将牧南风,太嚣张了,不光光毁了北海郡囤积下来的十年粮草,更是摧毁了所有的民居!”
“我军的后路断了!”
听到欧阳远所说,一些将军脸色也同样变得阴沉起来。
“他们这不是在攻伐城池,而是在屠城。”
这一则消息,也传到了西戎都城——西碎叶城。
而与之到来的,还有大夏的使者。
第一百十九章 议和()
西碎叶城,城中王宫林立,身着虎皮豹衣的居民,在城中不断走动着显示着这座都城的繁华。
这里不比中原地区,地处西边,接连外国库曼尔斯坦等地区。民俗风情远远不同于大夏,但却有着另外一番韵味。
此时,大夏使臣王庆龙的车驾,正缓缓通过街道,两边的居民纷纷让路。
西戎王宫中,西戎之主正坐在高位上,脸上阴沉的神色,显示着此时他的心情极为糟糕。他刚刚得到消息,北海郡郡城被毁了,始作俑者竟然是那个让人看不起眼的书生将军牧南风。至于背后还有没有别的人,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这个倒不是他生气的真实原因,而是明明前线欧阳远的军队势如破竹,攻入了凉州纵深百里,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也不知道是大夏的哪位人才想的方法,坚壁清野,使得整个西戎军队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让欧阳明这个西戎之主心里很不好受。
“禀陛下,大夏使臣王庆龙殿外候旨。”
值殿官进来通报。
“宣!”
王庆龙此时身着华服,缓步走入宫殿,拱手而拜:“夏建武皇帝使臣奉命拜见西戎之主。”
“为何不下跪!”
殿中一些官员,见着王庆龙只是拱手作揖,再也没有其他的动作,便是脸上的神色阴沉了下来。堂堂的西戎之主,竟然还有人不下跪拜见,简直是岂有此理。
王庆龙闻言,脸上旋即显现出不屑的神情:“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哼?兵临城下,你大夏被我西戎打的连连败退,就连统军的廉政大将军,都死于北海。诸多事情,你怎么敢妄言/”
一名职官走出队列,指着王庆龙,他脸上飞扬跋扈的神情比周围的同僚更甚,仿佛这个天下,就只有他们西戎一样。
“孱弱之国,还有什么脸面,派出使臣与我们议和?”
王庆龙此来的目的,早已是为众多大臣所知晓,正是谋求议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西戎和大夏开战的这几个月的时间,也的的确确是该到了收尾阶段。
从根本上来说,西戎是胜利了,可以说是胜利者的姿态,那么他们就有了嚣张的资本,从而在这议和的场面中肆意妄为。
王庆龙深知根本,虽然这一场战争中,看似大夏在那一场攻伐北海郡的战斗中占尽了上风,但是讲道理大夏已经是没有任何能力继续作战了。粮草出现的问题,已经让大夏的军队,陷入了困苦之中。
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一国使臣的骄傲,代表着的是国君,王庆龙绝对不会轻易下跪:“据我所知,西戎之主的册封,还是弘光年间决定下来。依照这个典例的话,你西戎不过是我大夏的附庸而已,又怎么谈得上是一个国家呢?”
“再者,我大夏纵横万里,海疆之广,陆地疆域之庞大,亘古未见,更是有着十万万子民,也不是你西戎所能够比的。如此种种,不知道我身为大夏的使臣,凭什么要向你这贫瘠之国下跪?”
王庆龙说的振振有词,一时之间,宫殿之中西戎的众多官员,竟是无话可对。
“王大人,你所来不知为何事?”
欧阳明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王庆龙,想要从他那刚毅的神色之中,获取一些信息。
“你我两国之间,此时正是在交战。按照道理来说,唯独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应当有所交往。”
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就已经把欧阳明心中的意思表达出来。不过,这些话听在王庆龙的耳中,却是更加的刺耳,这分明是在恃强凌弱,或者说是以上位者的气息在喝问下位者。
虽然如此,然而王庆龙却是脸上一脸的轻松,没有丝毫的表情:“为西戎着想,特来议和。”
“你们大夏军队那么软弱,我西戎之主,想继续打下去,你觉得你这议和能行吗?”
“依照您的意思,是不肯了?但是不知道这西凉关上的数万大军,北海郡周边的数千亩良田,西北大草原的土地,陛下还要不要了?”
“再者,北匈大王去世,新的北匈大王,很想一统西北地区,不知道你西戎耗在凉州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王庆龙说完这些话后,宫殿之中包括欧阳明在内的众人,皆是勃然色变。北匈的状况,他们自然很清楚,此次攻伐大夏,正是联合了北匈。
然而,北匈却是出现了意外,那便是北匈国内不稳,时局动荡,以至于军队还未打到长城,就被大夏给打回去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大夏和西戎一对一的单挑。
纵使大夏军队孱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西戎还是懂的。就算是倾尽西戎全国兵力,也未必能够和大夏抗衡。
虽然此时的大夏极为孱弱,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将来必然会度过天灾劫难,到了那个时候,西戎也只能与大夏友好相处。
不过,在这议和之前,倒是可以趁着大夏孱弱,可以要求更多对西戎有利的条件。说白了,所有的这一切,核心都是利益在作怪。
“王大人所说的的确是如此。不过,你也知道,这出兵容易,退兵难啊。所以,议和的话,本王只想要拿回一些东西。”
“这一件事,本大人从蓟州来的时候,皇上和卫熵大将军已经叮嘱过在下了。西戎想要的,无非是凉州一带的土地,毕竟那里是你们的祖居地区。你们若是想要,我大夏皇帝说了,可以给你们一半,但前提是你们得拿北海郡来换。”
“北海郡可是我大夏曾经的土地,相信这一点你们应该是明白的。”
凉州的一半,足足有五个郡城,用一个郡城去换五个郡城,西戎之主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欣喜之情。但另一方的王庆龙也同样如此,看似大夏吃亏了,其实不然。从军事的角度上讲,北海郡划归给大夏,那就是相当于一根钉子,钉在了西戎的版图上。
再者,凉州多荒漠高山,至少有八成的郡城,位于山陵之间,交通不便,尽管十分险要,但是却并不适合人生存。虽然曾经的大夏先祖,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得来的这么一块土地,然而却又是一块烫手山芋。
山野林间的本土居民,并不服从大夏官府,纵使郡城生长的都是大夏子民,然而山林中的外族之民,难以计数。
王庆龙提出来的这些,皆是有所依据的。这也是蓟州皇城众多大臣商议后的结果,更是得到了八贤王夏淳的认可。
议和的流程很快,该割地的割地,该划定疆域的划定疆域,至于赔款,自然是大夏了。毕竟,从实际的角度上来讲,西戎兵临城下,大夏的的确确是没有多少筹码的。
给足了西戎的利益,能够换来大夏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是大夏很多皇帝选择的做法。不是不敢出兵,而是没法出兵。几乎每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都是签订在大夏自身灾难之际。
但不管怎么说,就如同上一次西戎与大夏战争的时候,大夏失去的土地,到了最后也是会被夺回来的。
这一次的签订,在未来的时间里,谁也说不准,凉州一半的地区,会不会再一次被大夏夺回去?
第一百二十章 待你长发及腰……()
交州河内郡,地处大夏的最南端,原本是安南国的都城,后来宁祯帝时,安南国君惧怕大夏日益强大,索性率领全国归附。为此,大夏将这里设置了河内郡,归交州州牧管辖。
不过,交州的州牧治所,却不是在河内郡,而是交趾郡。
一年前的大夏与西戎之间的战争,诸多百姓流离失所,数万兵士战死,甚至是当时的大将军廉政也马革裹尸而还。后来,因为诸多事情,天灾不断,大夏与西戎议和,大夏凉州一半,归于西戎,西戎之北海郡归于大夏。二者签订约定,和平相处三十年。
自此,战争结束。
然而带来的后果,便是凉州那一半土地,五郡三十县上百万人的大迁徙。这其中,自然包括秦奕家所在的西宁镇。
现在的秦奕,正居住在河内郡。跨越整个国度的东西方,从西宁镇到了这河内郡,成为郡城之外的乡野村民。
回首过往,当战争结束的那一时刻,北海郡被正规的大夏驻防军队接管后,编练的诸多新军,包括秦奕所在的军队,几乎全部解散。大夏因为天灾的原因,导致的粮草不足,根本就无法供应那么多的军队,自然也就解散了。
秦奕从军队离开后,便是随同家人一道,来到了这交州地区。上百万人口的大迁移,原本一个镇子上的诸多邻居,基本上都分散在了全国各地。很少有同邻居在一个郡城的,当然卫子衿一家倒是巧合,也来到了这河内郡。
如今是建武三年,秦奕已经十九岁了,卫子衿与他年龄相仿,正是到了这谈婚论嫁的年龄。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要看看是否你情我愿。事实上,家里的长辈,早就认为秦奕和卫子衿已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不过,差的就是这婚约而已。
“王妈妈,你看你,这银钱是必须给的。我家仲奕二郎的婚事,就包在你身上了啊?”
宽敞明亮的屋子中,秦不害拿出自己的银钱,递给胖乎乎的王氏媒人。纵使秦奕与卫子衿你情我愿,可这找媒婆说亲之事,是绝不能省略的。正如前世的娶亲迎亲等事,在这个世界也同样不能免俗。
“哎呀呀,你家是军功之家,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小的给你这样的家户做媒乃是三生有幸。更何况,这仲奕和卫家的子衿小妹,又是青梅竹马一般的,不费我多大事,所以啊这费用你就不用出啦!”
王氏媒婆嘴巴很是伶俐,说的秦不害直开怀大笑:“是了是了,犬子的喜酒,必然少不了你王妈妈一碗!”
秦奕自然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中也是乐开了花。这三年以来,从他心里角度来想的话,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现在父母与媒妁之间所讲的。
自不必多说媒妁走后如何去卫家说亲,单说秦奕回到自己的书房,开始陷入了沉思。一任军旅生涯,短短不过半年,却是让他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朝堂上的事情。
朝堂上的环境,并不适合像他这样的人物做官,而是更适合隐居起来,等待时变。不论是从牧南风那里得来的消息,还是从他与八贤王夏淳的接触中,更是说他从外界听来的消息,目前的党争,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他要坚定地在科举之路上走下去,那么就意味着他极有可能卷入党争之中。再者,秦奕有所预感,大夏正在走下坡路,不出多年,便是有可能会像前世的大明王朝那般分崩离析。
这是他绝不愿意见到的,但他又必须参加科举,否则的话想要将来怎么出人头地,又怎么对得起家庭对于自己的期望呢?否则的话,又怎么能够挽救大夏于危急存亡之际呢/
秦奕想了很多,从他离开军队,到重新入读书院,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如今是春天,再过一阵子,青云榜之试就该来了。
只不过,这一次地点换了,改在了河内郡而已。
换了个环境,就意味着秦奕需要重新开始,只不过从今天开始,他将会真正的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青云榜之试,乃是预演郡试,虽然也是科举,但是与之前的又是有所不同。交州之地,土地肥沃,地广人稠,远胜于西宁镇,在这里他将会得到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