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叹春闺 >

第165部分

叹春闺-第165部分

小说: 叹春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不是和表姐吵架了?”孟毓娴抬起头,眼神忽闪忽闪地眨了眨,嘴角还漏出些许额的笑意来,“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拉她过来对付表姐?”

    “不可能的。”孟毓晓淡笑着摇了摇头,就算齐安沁不再对付自己,显然也不像会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人,方才她离开的时候还是一脸的不屑呢。

    “我们也用不着找人拉帮结派的,只要顾好自己,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个月就好了。”

    “嗯,知道。”孟毓娴点头,浅浅笑着,“反正有三姐姐在,我便放心。”

    夜幕黑沉,一群人点着灯笼从绣房出来。

    孟毓娴一手挽着孟毓晓,一手捂着肚子说:“这个点,怕是连厨房都没有吃的了。”

    孟毓晓抿抿嘴,想着这不是自己府中,就算是后半夜想吃东西也可去将厨娘叫起来稍微做几样吃食,这里是秀坊,若是弄出太大的动静惊了尚宫大人,只怕又少不了一顿责罚。

    “我屋子里倒是有些点心,先去我那里坐坐,吃点点心填填肚子吧。”孟毓晓轻声说着,又扭头看向一旁的于嬷嬷,“不知道能不能麻烦嬷嬷一会儿到厨房帮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吃食么?若实在没有,能帮我们二人烧碗青菜汤也好。”

    晚上本就不宜多吃,但也不能饿着肚子,光是甜味的点心肯定很难填饱肚子,若是能配上一碗热汤应该能勉强撑过这一晚上。

    “是。”于嬷嬷点头答应。

    孟毓晓原本就是试探性地询问,见于嬷嬷答应了便想着或许还是有希望的。

    姐妹两累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一路无话相互搀扶着回了紫秀苑,在院子门口却碰到了一位提着食盒的宫女,饿的饥肠辘辘的二人,几乎能隔着食盒闻到里面食物的味道。

    “给两位孟小姐请安。”宫女见了二人上前行了一礼,然后笑着说:“奴婢是安秀苑齐小姐身边的,奉了我家小主的命令,过来给两位孟小姐送些吃食。”

    宫女说完将手里的食盒递了过来。

    孟毓晓迟疑了一下,才伸手将递到自己面前的食盒揭了,转手交给一旁的于嬷嬷,然后轻声对宫女说:“你家小主叫你等在这里的?”

    “嗯。”宫女简单地回答,没有多说其他的话。

    孟毓晓知道,这不过是个跑腿的姑娘,自己也问不出什么来,便笑着说:“麻烦你回去代为感谢你家小主,改日我定亲自上门道谢。”

    “我家小主吩咐了,不过是顺手罢了,不需要三小姐您感谢。”宫女机灵地回答着,“小主还说叫三小姐放心的用膳,她不至于会这么光明正大地毒害您。”

    “呵呵……齐小姐当真是说笑了。”孟毓晓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那奴婢告退。”宫女将该说的都说了便退了下去。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更大的猜测

    孟毓晓回头看了一眼于嬷嬷手里的食盒,越发地摸不准齐安沁今儿是怎么回事?前几日在琴室里还怼过自己的人,今儿突然就态度大变了?

    孟毓晓原本期待过会有人给自己留些吃食,但是这人有可能是唐婉玲,也有可能某位贤妃党,怎么都不可能想到会是一直都跟自己作对的齐安沁。

    “三姐姐,我快饿死了,我们赶紧进屋去吃饭吧。”孟毓娴趴在孟毓晓的胳膊上,将孟毓晓的神识给唤了回来。

    孟毓晓回过神,朝着孟毓娴点了点头,便转身进了紫秀苑。

    东西厢的灯都还亮着,却没有人出来,孟毓晓也无心去管这些,赶紧领了人进屋,让众人准备用膳。

    食盒不大,装了三盘菜和两副碗筷,看来齐安沁早就知道孟毓娴会来自己这边。

    孟毓晓看了一眼摆上桌的三盘菜,迟疑了一下,扭头看向于嬷嬷,“不如拿些分给拿些宫女吧?”

    除了跟着自己去的宫女,想必屋子里的其他宫女也不一定有饭吃,主子没传饭,按着规矩,奴才们是不可能传饭的。

    于嬷嬷端着身子说:“三小姐怕是又忘了规矩,奴才们是不能吃主子的东西的!”

    孟毓晓抿了抿嘴,便不再坚持,与孟毓娴面对面坐下,开始吃饭。

    用过饭,便已经很晚了,孟毓晓也没留孟毓娴,便叫人小心送了她回去。

    孟毓晓洗了个澡,又叫于嬷嬷上了药,便直接趴倒在了床上,这一日,当真是累得够呛,累得都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几乎是一夜无梦,便睡到了天亮。

    “今儿上午是诗书?”孟毓晓出门前瞧着宫女手里捧着文房盒子,便顺嘴问了一句。

    “是。”于嬷嬷躬谦地回答。

    孟毓晓瘪瘪嘴,便出了门,刚下台阶,便碰到了从东厢里出来的曹芊芊,她似乎早在自己屋里等着自己一般,否则怎么会掐的这么准呢?

    “三小姐也去书房啊,正好同路,三小姐不介意同行吧?”曹芊芊谄笑着贴上前来。

    孟毓晓淡笑着打量了她一眼,心想我就算是介意,你也一定会凑上来吧?

    “不介意。”孟毓晓淡声说。

    曹芊芊嘿嘿一笑,走到孟毓晓身旁与她并肩而行,“今日上午习诗书,三小姐以前在诗社的时候便屡屡夺魁,想来今日应该也能一展风采!”

    孟毓晓浅浅抿了一下嘴角,并没有搭理曹芊芊,有了昨天绣房那一出,孟毓晓早已经做足了心里准备,不再做任何的期待了,文采再好,也不及生得好。

    曹芊芊见孟毓晓不说话,便也识趣地闭了嘴,二人一同达到书房,此时书房里已经是十分的热闹,不少人注意到孟毓晓进来,大多想起了昨日绣房里的事情,有贤妃党将头低下去,或是故意装作没有看到孟毓晓,也有皇后党,贴面咬耳,嘴角带笑,显然是在说着昨日孟公府两位小姐闹下的笑话。

    孟毓晓并不理会这些人的目光和小动作,目光轻轻转动,注意到孤零零坐在最前面的齐安沁,迟疑了一下,上前朝着她行了一礼,低声说:“谢谢齐小姐。”

    齐安沁懒懒地抬起眼眸,瞥了一眼孟毓晓,不屑地说:“昨日我已经让宫女告诉你了,不用道谢,你便权当是我可怜你罢了。”

    齐安沁话说的十分的难听,但是她毕竟是实打实地帮了自己,孟毓晓倒也生气不起来,浅浅笑了笑,便绕过她的位子,往后面走去。

    今日的诗书课,女史教大家填词,学的是渔家傲的词牌,所以后来作诗便也是做了渔家傲的词牌。

    “因着人多,便不限韵,不限景,众位只管随意写,谁若是写好了,便拿到本司这里来。”女史这般说。

    孟毓晓听到这样的命题时微微扬起了嘴角,身旁的于嬷嬷早已经研好了墨,然而孟毓晓却不着急落笔。

    孟毓晓在犹豫自己要不要弄出点花样来。

    若是不搞出点事情来的话,只怕以后秀坊的这些课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到时候秀芳集训结束,这些个女史一个个给自己一个不合格,自己的秀女身份也会被取消,不仅府里的人不会放过自己,还打了皇上和贤妃的脸面,只怕又要丢了小命,既如此,倒不如试一把,或许,能找到一定的转机。

    孟毓晓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便抬手提了笔,轻蘸墨汁,提笔在纸上落墨。

    因着是十分短的一首词,孟毓晓很快便写完了,题上名字,放下笔,静静地等着纸上的墨迹完全干尽。

    孟毓晓侧了侧身子,朝着于嬷嬷招了招手,在于嬷嬷俯身之后,贴上去,附过去耳语了几句,于嬷嬷点点头,便转身走了出去。

    孟毓晓等于嬷嬷走后,悠闲地端了桌边的茶碗,惬意地喝起茶来。

    渔家傲并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词牌,所以很快就有人填好了,孟毓晓也不着急,等着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已经交过之后,才放下茶碗,轻巧地取了桌上的诗文起身,步伐沉稳地朝着女史走了过去。

    浅浅屈膝行礼之后,孟毓晓双手将自己的诗文递了上去。

    女史看了一眼孟毓晓,伸手从孟毓晓手里接过了诗文,扫了一眼纸上的内容,便将孟毓晓的诗文放在了一旁,和其他人的并没有放在一起。

    孟毓晓顿了一下,暗想难道这个女史同其他的不同,不以地位论高低?

    “还有事?”女史见孟毓晓还没走,轻声问道。

    孟毓晓赶紧抿嘴一笑,福了福身子,便又退了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定。

    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之后,孟毓晓的目光便一直紧紧地盯着女史左手边的位子,一直等到大家都交了诗稿,孟毓晓也没见到女史将其他人的诗稿放过去。

    孟毓晓的心里,忽地有了一个更大的猜测,叫她有些慌张起来!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点评

    女史公布了前三,前三里果真没有孟毓晓。

    前三分别是唐婉玲、焦芙蓉、刘钏。

    唐婉玲和刘钏也算是诗书有名,然而上一次还因为自己换了诗题只写了半阙叫人看不懂的诗的焦芙蓉竟然再一次地进入了前三,孟毓晓想不怀疑这里的公正都难。

    “女史,能否请您点评一下学生的诗词?”孟毓晓找准时候,站起身来,神情淡然地看向还未及坐下的女史,“毓媗文采不精,但十分的好学,还望女史能够不吝赐教。”

    孟毓晓将话说的这么恭敬,原本女史不应该拒绝的,却不想女史说:“你的诗既没有入选,又有什么点评的意义?”

    书房有人暗暗笑了几声。

    孟毓晓丝毫不气,反而脸上挂起了淡笑,恭敬地说:“既然将大家聚在一起学习,自然是想着叫大家查漏补缺,这三位小姐的诗文精彩自然值得我们学习,但女史也应该从我们这些没有入选的人里面挑选几首做个讲解,这样我等也好知道自己到底差在哪里,下次如何改进,若不然,每次大家看到的都是写得好,永远不知道自己如何改,只怕永远都没有机会提升,总不能叫我们拿这些好诗文做典故吧?”

    “对啊,我们也想多学一些。”因着是关乎大家自己的,有人觉得孟毓晓说的有理,便点头附和着。

    孟毓晓得意地扫了一眼四周,笑着说:“大家如此好学,还望女史不吝赐教,或许是毓媗的诗文太过平淡,女史没有印象,那毓媗便献丑背诵一番,还请女史赐教。”

    孟毓晓说完仰了仰头,也不管女史是什么表情,便将自己写的诗背了出来。

    “我这是首咏梅的诗,虽然不太应景,但毓媗十分的喜欢,所以今日还是写出来,今日当着众位姐姐妹妹的面背出来,也请各位给指点一二。”孟毓晓同其他秀女客气了几句,便开始背诵自己的写的诗:“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孟毓晓才念了两句,秀坊里便有好几人变了脸色,有人惊讶,有人淡笑,也有人看向了女史。

    孟毓晓不管周遭是什么反应,自顾自地将自己的诗背完,然后眨眼看向有些怒意的女史,浅浅福了一礼说:“请女史为我解惑。”

    书房里有些嘈杂,不少人在低声议论,孟毓晓听到许多赞赏这诗的话语,虽然知道这诗不是自己写的,但是听到这些称赞还是会微微有些自豪,起码是自己背出来的嘛。

    女史扫了一眼有些嘈杂的书房,回身抓起桌上的银铃粗暴地摇了几下,众人听到铃声之后便安静了下来。

    孟毓晓嘴角轻扬,目光随和地看着女史。

    女史放下手里的银铃,严肃地看向孟毓晓,冷哼一声,“不学无术,不知礼数!此等上不得台面的诗文也用得着本司为你解惑!”

    “哦?依您所见,我这诗便是毫无精湛之处咯?”孟毓晓淡笑着反问。

    女史顿了一下,随即厉声说:“何止没有精湛之处,简直就称不上诗文!”

    孟毓晓得意地扬了扬嘴角,刚要再开口,听到前排悠悠地响起了一个声音,语气比自己的还要得意。

    “女史您说话可要仔细了。”孟毓娴笑着说,“我若是没有记错,三姐姐的这首诗可是得到过静西王的赞许的。”

    孟毓娴话音刚落,女史便神情大变。

    孟毓晓看了一眼孟毓娴,正好她也看过来,姐妹两边对视一笑。

    孟毓晓原本打算自己说出来的,现在借了孟毓娴的嘴倒也无所谓,反正这一次孟毓晓是做足了准备来搞事情的,能确保自己和孟毓娴的安全。

    “这首诗我也记得,当时好像王爷还给三小姐题了一幅字画。”坐在最前面的唐婉玲也仪态自然地开了口,微微侧身看了一眼孟毓晓,孟毓娴朝着她浅浅一笑,点头算作回礼。

    才安静下来的秀女又炸开了锅。

    这里一共三十多名秀女,只有不到十位是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