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新贵-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调查取证倒难。但如要传唤莫文华和庆明的话。就有点难度了。而且要是最后的结果真的能证明莫文华和肖庆明就是幕后指使者的话。要抓两人恐怕会引起一些麻烦的。”俞正面露难色道。心想这两人一个是省军区副司令的儿子。一个32团军政委的儿子。两人要是想躲在军队里面。谁又能拿他们怎么样。想传唤问话都有难度了。要是想上军区去抓人。正毫不怀疑区的人敢直接将上门去抓人的地方执法人员给打回来。
不要打草惊蛇。能避开就避开。到最;真掌握了证据了。我再去和军区的人协调。”
第422章 问询
照黄安国的意思,俞正回去后立刻指示下面的人去调本意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这有违他一个纪委干部的身份,但事实上抱有他这种想法的干部又岂止是只有他一个,特别是纪委虽然是一个独立系统,但地方纪委的权力却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党政的影响,想要独立挥作为党的纪律检查部门的作用,恐怕是任重而道远。而地方纪委对分子能形成的威慑力实际上并没有普通老百姓想象的那么大,没有一把手的支持,纪委的威慑力是要大打折扣的,俞正这个纪委书记敢不听周志明招呼,无非就是看中了黄安国能跟周志明抗衡并且跟省纪委书记秦隶有不俗的关系,而后一点,更是其更加看重的。
这段时间来跟黄安国站在同一战线,因为黄安国个人强势和雷厉风行的性格,市纪委也大大的挥了作用,提高了威望和震慑力,而这无疑是符合俞正利益的。既然黄安国想要接着查下去,俞正也没有理由去反对,想到黄安国在军队的背景,俞正也放心下来,能跟省军区司令交情匪浅,难怪黄安国不惧莫文华和肖庆明背后存在的军方背景,何况黄安国背后还有没有更高的背景还难说呢。
因为案子涉及到海江市经济开区的高科公司,纪委的人暂时不想惊动莫文华和肖庆明两人,只能先从侧面去调查,并没有直接上高科公司去调查。这样一来,纪委只能先从经济开区的主任季永强,主管经济开区的副巡视员李刚辉等经济开区的主管领导那里了解一些高科公司的情况。
当日,李刚辉正在办公室,听到市纪委的人上门来,手上拿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到桌上去,让进来汇报的文秘一阵诧异,虽然文秘自己也被吓到了,但李刚辉的反应着实是有点大了,让人不得不联想其是不是真的犯事了,平整了一下心情的李刚辉才让人将纪委的人给请进来,听说是来了解高科公司情况的时候,李刚辉心里一阵骂娘,恨不得指着两个上门的纪委大骂一顿,他只是分管开区的主体工作而已,对开区里面的企业的具体情况哪清楚那么多,这两个人来找他了解情况简直就是不着边际,刚才把他吓得腿肚子都直打哆嗦,要知道他之前就是从省里面的实权副厅被人一步步整下来的,对纪委的人能不敏感吗,还以为是上面还有人不放过他,想把他一撸到底,李刚辉就刚才那一小会,上身的白色衬衫都已经被汗水给直接粘到了后背。
开区主任季永强跟直属上司李刚辉比起来,也好不到哪去,纪委的人不上门来,大家可能都感受不到这个部门的存在,但要是被纪委的人找上门来,那可是会将人吓破胆的,真正能做到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的干部又有几个?
海江市纪委的人在旁敲侧击的调查着高科公司的情况,一时瞒住了莫文华和肖庆明,消息却是传到了省科委,高科公司作为省科委曾经的下属公司,早已经被视为一个烂摊子转手了,海江市方面重新调查高科公司的经济情况,却是惊动了省科委。
在市纪委调查开始后的第二天,黄安国就接到主管科委的副省长严浮生的电话,严浮生在省里面是排名很靠后的一名副省长的,其主管的部门也都是类似科委的这种清水衙门。平常和黄安国是没多大工作上的联系的,两人私底下也没有过接触,在这个电话之前,就是属于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那种,黄安国在接到严浮生的电话的时候,心里是很诧异的。
听到对方所询问的是市纪委调查高科公司的事情,黄安国纳闷不已,这才开始没两天,省里的领导都知道这件事情了,这让黄安国不得不怀疑市纪委工作的保密性。
严浮生之所以会打这个电话,主要还是因为省科委主任田汉生上他那去告状了,高科公司作为省科委重点投资的企业,一直都是很受重视的,在高科公司转手之前,田汉生还一直兼着高科公司的董事长之职,可以说高科公司的经营逐渐走向破产,田汉生这个实际的负责人是负有很大责任的,但这些问题却是没人深究,高科公司转手给私企后,田汉生依旧稳稳的坐着其省科委主任的位置,这两天海江市纪委的人调查高科公司的情况,田汉生从海江市经济开区那里得知了这个情况,就像**着火一般,暴跳如雷,高科公司一向就是他的一块伤疤,成立之时
何等的风光,手握各大金融机构股东的真金白银,成,还获得上市指标,风头一时无两,但因经营不善,逐步走向破产,田汉生这个兼着高科集团董事长的省科委主任要说没有责任,那是谁也不信的,曾有纪检干部私底下说,田汉生要是没有经济问题,那癞蛤蟆也能吃上天鹅肉了,结果如何,一查便知。
但田汉生毕竟不是单纯地高科集团董事长。他还是省科委地主任。在省里面拥有不俗地人脉关系。有关高科集团是不是存在经济问题地话终究只是在一些人口中传传而已。并没有真正地付诸行动。而高科集团也成功地转手给寰集团。至于寰集团后面与莫文华和肖庆明之间错综复杂地关系。严浮生一开始知道地并不是很清楚。反正将高科集团这个包袱甩出去。对他来说就是大功告成了。后来寰集团董事长江元波涉嫌虚假出资被判入狱。严浮生对于内幕就了如指掌了。作为知情。江元波是否有虚假出资。严浮生这个当事人最是清楚了。但在这件事情上他是保持缄默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何况莫文华和肖庆明也曾找过他。双方谈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这一次海江市纪委调查高科集团。田汉生像被踩着了尾巴。火急火燎地找主管副省长严浮生诉苦。说有人想重翻旧账。高科集团都已经不是省科委地下属企业了。海江市纪委还调查高科集团以往地经济情况。这不是怀省科委吗。想故意给省科委抹黑嘛。田汉生跟严浮生诉苦时。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而严浮生呢。本来是不想搭理。斥责了田汉生几句。说其过于敏感。听风就是雨地。但毕竟是自己分管地口。田汉生平常做事也还让他满意。再高科集团地事情都已经是陈芝麻烂地事了。海江市纪委以前没调查。却在这时调查这件事情。听起来也不太合理。严浮生少不得就跟海江市市长黄安国打电话了。
打这个电话之前。严浮生是做了再三考虑地。按理说。这个电话他要是打给市委书记周志明会更合理一点。但海江市地情况他也略有耳闻。黄安国这个市长初来乍到。却是俨然能跟周志明这个早已入主海江市地市委书记相抗衡。海江市纪委更是俨然跟着黄安国地步调走。所以严浮生终究还是将电话打给了黄安国。
虽然是副省长。但严浮生说话还是很客气地。黄安国他没亲自接触过。但黄安国地事迹他是风闻了不少。也了解了一些黄安国地壮举。对其敢不留情面地将严立平和李灿阳地儿子给抓进公安局。以及后来地报纸门事件等等都显示了黄安国这个F省最年轻地市长看起来极不简单。何况其与省军区司令况宝林地关系非同寻常。这一点在干部中间几乎已经是众人皆知地事情了。面对这样一个让人看不透。又极为强势地市长。严浮生这个没挂常委地副省长也没采取一副居高临下地态度。这一点他还是把握地很好地。
但双方客气归客气。黄安国一听严浮生是询问高科集团地事情。惊讶于对方知道消息地速度之快。心里又不得警惕了几分。因为江元波地冤案。黄安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定高科集团是存在问题地。副省长严浮生这么快就打电话来问询这件事情。让黄安国很容易就会联想其是不是也夹杂在其中。讲话也不由警惕了几分:“严副省长。纪委这个系统地特殊性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内部地行动又无需向我汇报地。再说我这个市长也无权对他们地工作指手画脚地。您说地这个情况我还真地不清楚。要不。我先问问情况。再给您回电话?”
“那就不必了,我也是随便问问,安国市长既然不清楚那就算了,高科集团以前曾是省科委下属的明星企业,我也是听闻有人说纪委的人在调查,好奇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安国市长就不用费心了。”
“严副省长客气了,这件事情我一定找俞正书记了解一下情况,尽早给严副省长您回复。”黄安国认真的答道,对方毕竟是副省长,即使心里在敷衍,黄安国表面上也不得不佯作不知情,但同严浮生结束通话后,黄安国不得不陷入了沉思,严浮生的电话真的仅仅只是简单的询问还是另有目的?在这个充满猜忌的官场里,黄安国没法让自己不多疑。
第423章 偶遇(上)
炎夏日,头顶上的太阳就仿佛一个巨大的火山张开|形大口想将底下的人吞噬一般。进入七月份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酷热,海江市的高温天气也屡屡创年内新高,这酷夏炎热的天气也让上班族们更热衷于在办公室内吹着冰凉的空调,舒服的上着班,谁也不喜欢在这种天气里出来受罪。
黄安国上午顶着高温天气视察了海江市生态农业园区,陪同视察的有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温春林,政府秘书长汪耀辉及园区的相关领导。
临下车之前,有工作人员要过来帮黄安国撑伞,被黄安国挥了挥了手拒绝了,还笑着跟后边车上下来的温春林,汪耀辉等人开玩笑道:“以前读书的时候喜欢打篮球,再热的天气都敢在中午12点的时候出来拿一个球冲到操场上去玩一玩,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市长要是喜欢打球,回头可以让办公室组织市政府各部门、机关来一场篮球赛,丰富一下业余生活不说,还能锻炼身体,最近常听到一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老坐办公室,腰都坐出毛病了,这就是缺乏体育锻炼啊。”秘书长汪耀辉凑趣说道。
因为黄安国拒绝撑伞,陪同考察的市政府、园区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也都不好意思撑伞,一行人走在园区的水泥路上,参观着园区的企业,其实天气虽热,但园区内的绿化还是做得很好的,再加上园区内的一些办公楼,厂房等等,大部分路段还是处在阴影下的,并没有直接在太阳的眼皮底下,因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
黄安国今天特:安排到生态农业园区视察,除了是因为对农业工作的关心之外,还因为财政部农业司的农业扶持专项资金给海江市拨款了上千万,用于支持海江市的生态农业建设。
就这笔专项资金的使用国还曾召集相关部门的领导开了一个会议,会上,黄安国态度严明的着重强调了专款专用,这笔资金只能用来发展海江市的生态农业,不允许挪作它用,一经发现,是要严肃处置的,而昨天刚开完会议,黄安国今天就立刻视察了生态农业园,足见其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对于财部农业司突然给海江市下拨的这笔农业扶持资金江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温春林,以及农业局局长孙林盛都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按理说江市是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财政情况还是十分不错的,要是和西部一些贫穷的城市比起来,更是天差地别政部的专项补贴资金再怎么安排也轮不到海江才对,何况海江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从头到尾也没打过这笔资金的主意,更别说派人到京城去公关了。
都知道财政部的人牛气熏天的,想里面的人吃饭或许容易点,但要是想让里面的人帮忙办事,那就得费好大的劲了至于能不能要到资金,那就更难说了,而海江市又是被列为沿海的经济发达市,这么一个情况想要到财政部的农业扶持资金,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以当初海江市也有自知之明,没去跟人家那些贫穷的省市争这个资金,但他们没有去想法设法的要钱却是自己掉到头上来了,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副市长温春林道黄安国前一阵子上京去办事了里就在琢磨着是不是黄安国顺道去财政部要钱了,虽然黄安国没有露出一点口风没有表现出一丝志得意满的样子,但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个原因可以猜测,温春林私底下难免认为是黄安国做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