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女将叶央 >

第21部分

女将叶央-第21部分

小说: 女将叶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不可能人人都全才,学什么就会什么。”文武双全难度太高,不如专注一个。叶央接话接的很顺,之前说的“绝对没有”,显然心口不一。
  僵持了一会儿,叶老夫人缓缓舒出一口气,脸色缓和许多,“你吃鸡腿,跟你吃蹄髈,不冲突罢。”
  叶央正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叶老夫人又道:“可能二郎三郎忘了告诉你,祖母我也写得一手好字,眼睛没花时刺绣也能拿得出手;你娘在京中那些年,来往的贵眷应酬,没有一次出过错,每次都教人夸一个好!”
  还,还真有文武全才的……叶央一时语塞,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她自己做不来,所以觉得别人也做不好。
  “不是将门的女子便天生不通礼数,你说的全部都是在给自己偷懒找借口。若我刚才脸色有半分缓和,你这小家伙指不定还能说出什么呢。”叶老夫人拉过叶央的手,深深地看进她眼里,“一个人要是只通兵法拳脚,那是莽夫,空有满腹经纶,叫酸儒。还有你问,为什么只有《女经》没有《男经》……”
  声音低了下去,叶老夫人微微一笑。
  叶央觉得,祖母在透过自己,看另外一个人,不由得满腹疑惑。
  “我记得从前有人问过和你一样的问题,那会儿,我同你一个年纪。”叶老夫人温热的手掌松开,保持着浅淡的笑意,“前朝女子觐见贵人或长辈的常礼为跪拜,直到大祁,才改常礼为站着的万福礼,你知道是何缘故?好了,不说这个了。”
  难道大祁也诞生了天然的平等主义者?叶央精神一振,连声追问:“祖母,你就说说罢!”
  “想知道?”见孙女忙不迭点头,叶老夫人卖足了关子,才慢吞吞道,“我那右次间里有一屋子书,都读完你就明白了。”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
  叶央也跟着一笑。不是不爱读书,只是她爹屋子里只有兵法,红衣师父完全忽视了文化教育,才显得人有点偏重一门。
  见孙女的小脑袋里想明白了,叶老夫人起身,站在她旁边,抬手做了个万福礼,指尖相对时,腕子上两个银镯子只是微微晃动,并未碰撞出声。年过六旬的老人仍能如此,叶央大受鼓舞,拴着细绳的两只脚,迈出了稳稳的一步。
  ……
  六月十二是个好日子,黄历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宜出行。不到巳时,定国公府正门便备好了一架绛紫色的四驾马车,里头端坐着一身诰命服的叶老夫人,和藕色深衣的叶央。
  “别看了,等会马车往西走,由建福门入宫,一路都不经过坊间,安静得很。”叶老夫人出声提醒,从上车起孙女就想伸头往外看,可惜碍着昨天学得规矩,忍了又忍。
  叶央的一根指头已经搭在帘子上,正要掀开又放弃了。她只想瞧瞧京城的热闹,不过听祖母话里的意思,她走的这条路没热闹可瞧。
  不管个子再怎么挺拔,叶央的年纪却不大,好奇心是不缺的,在马车里都快坐不住的时候,突然觉得速度慢了下来,车夫在外通报了一声,原来是到建福门了。
  得了赏赐要进宫谢恩,叶老夫人昨日下午便投递了名帖,太后自然允了,宫门的侍卫对叶家的马车很熟悉,只来了一人查明车上并无兵刃便放行。
  王爵之家可以行至第三道宫门,而以叶家从一品的爵位,叶央只能坐着马车至第二道宫门再下车步行过去。叶央在宫婢的搀扶下走出马车,又回身去扶祖母出来,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恭谨优美,显然是下过狠功夫的。
  才走了几步,远处有人牵着一架马车而来,车夫是用走的,显然里面没坐人,但看规格,分位绝对不低。尽管宫道够宽敞,叶老夫人还是带着叶央往左走了几步,以示退让。
  车轮安静驶过的那一刻,叶央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眼睛死死盯着过去的马车,很久才回头。
  “入宫便要时刻注意一言一行,我能提点你的地方有限。”叶老夫人压低声音提醒道。
  叶央立刻回神扭头,紧跟上祖母的脚步,迈出的每一步都像用尺子量过,距离很接近,已经九分像个文雅的大家闺秀了。至于少的那一分,是因为七岁那年进宫一次,大部分人还记得叶央从前是什么德行,无法无天的大小姐突然转了性子,索性留一分,让她表现成个明朗型的闺秀。
  只是,叶央现在已经没心思考虑留出那一分明朗了。
  ——她看见过去的那辆明黄色马车,车轮涂着一层黑乎乎的东西。叶央记得,那是胶草熬出来的。
  要去太后住的兴庆宫,必须绕过一片面积不小近似于湖的水池,大祁尊崇宗教,那水池也命名为窥仙。池中并未种上荷花,所以显得更加浩淼,水上只有从岸边延伸出去的一道石廊,以及湖中心的一座凉亭。
  日头还不高,傍池而走,被风送来的水汽教人十分舒适,甚至有一丝微微的寒意。一大早就赶着入宫,叶央只希望太后跟她们说两句话,千万别留人吃饭啊!
  兴庆宫就在窥仙池旁边,一路上叶央低头低得脖子都酸了,脸上还得保持着觐见贵人时发自内心的喜悦,她很同情祖母,诰命服那一套更沉!
  在宫人的引路下,叶央并未直奔兴庆宫的正殿去,而是往偏殿的某间宫室走——理由很简单,总不能让太后等着叶家人,就算这个时间太后起了,也得让她们现在偏殿等一会儿才传召。
  不过刚走到一半,又来了位宫婢行礼说,太后已经在兴庆宫正殿了,传叶老夫人和叶央过去。
  太后的徽号略长,原谅叶央补习时间有限没能背下,只记得称呼她为圣宁太后。把昨日祖母交代的内容在肚子里过了一遍,就跟着宫人改道,往正殿走去,一路上屏声敛气。
  正殿里的人并不多,只圣宁太后坐在上首位,右次座空着,几个宫人垂手立在一旁,还有位女官打扮的人,跪坐在圣宁太后左侧方的地上,面前摆着一副茶具,还用小火炉在烧水。
  叶央看那东西第一眼就觉得熟悉,于是不着痕迹地轻轻移动视线,多看了看才想起来——这是在表演茶道!在古代茶并不只是饮料的一种,冲泡的过程也上升为欣赏艺术。那位女官动作娴熟优美,应该就是在表演。
  “我自己整日在这兴庆宫,闲极无聊想着找人来坐坐,倒让老夫人跑一趟了。”圣宁太后和叶老夫人年岁相仿,脸庞却年轻许多,说话时神采飞扬,眼中带笑,看上去倒很好相处。
  叶老夫人连声称不敢,对太后行了个万福常礼,叶央也紧随其后,说着“见过太后,太后万福”,重重躬身,手腕上一对羊脂玉镯子连晃都没晃。
  动作完美,昨天练到深夜,付出果然是有回报的!叶央暗自夸自己,嘴角尽量保持着羞涩的笑容。
  “哎呦呦,那就是你家小孙女?我头回见时她才七八岁,一转眼就长得这么高了!”圣宁太后连连招手,“快过来,让我瞧瞧。”
  要说叶家小女儿的呢,从大内到民间俱有传闻。区别之处在于,民间百姓只知她九岁火烧库支粮草后死在定城,而宫里的人都听说过,叶央敢在寺塔下捞放生的功德鲤鱼,敢骑马从闹市上过……还和皇子打过架。
  现在的叶央却稳重许多,面对圣宁太后的招呼有道了句万福,侧头看向祖母,得到许可后才往前走了散步。
  “个子高了,模样也好!”圣宁太后似乎不记得叶央曾经揍过她的第五个孙子,还是夸赞。
  又寒暄了一阵,圣宁太后请两人入座,叶老夫人坐在右次位,叶央坐在祖母身旁,腰背挺直,目不斜视,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我近日得了种新茶,正好请老夫人来尝尝。”圣宁太后微微一笑,又让那女官烹茶。
  正殿四周都摆了冰盆,正中却在生火,面部生的有些硬朗的女官扇旺炉火,煮开冷泉水。又从一个青色小瓷坛中用木勺取出些茶叶,借着炉火的余温烘烤。
  明明是夏天,那女官也不急不躁,一举一动都分外悠然,像在舞蹈。
  待茶叶烘得更干一些,女官用玉石碾子将它研磨得更细,几乎成粉,然后分装在几个茶碗内。此时泉水已经沸腾,再用长柄木勺舀出泉水,冲泡茶粉。
  普通人平日最多就拿些好茶好水冲泡,上到世家下到农门,都这么喝。女官展示的是大祁饮茶的最高规格,茶叶研磨得再细也不能完全溶在水里,而是在沸汤中浮沉,构成种种图案。
  上等的饮茶方式,并不只有观赏泡茶人的动作那么简单,等会儿茶碗分别送上来,还要赏玩茶末构成的图案,据此吟诗一首更是上品。
  叶央对一套流程并不陌生,她当年想从程序员转型成文艺女青年时,曾买过一本陆羽的《茶经》,里面有过类似的描述,只可惜那本书看了几页就放到一边——所以,她等会儿要怎么喝这杯茶?
  叶老夫人教她规矩时想着,大热天太后更可能赏叶央一碗冰酪吃,再加上茶道规矩繁琐,也就略过了这部分内容,留着日后补上,谁想到圣宁太后她偏偏就喜欢夏天饮热茶!
  祖孙俩为难的时候,茶也冲泡好,叶老夫人偷眼看了下叶央,见她气定神闲地坐着,很投入欣赏女官的动作,安心了几分。
  反正孙女伶俐善学,就算她不会品茶的规矩,照着别人的样子学也就过关了。
  “老夫人,我听闻你家小孙女在民间辗转两年才得以归家,一路定是吃了不少苦头,不如第一碗茶,就赏给她罢。”圣宁太后坐在上首,眼波含笑望过来。
  叶老夫人身子一僵,推辞道:“阿央还是小辈,太后莫要惯着她,第一碗茶还是您先来。”
  看圣宁太后的表情,是非要让叶央做个示范了,她开口又要说些什么,却被叶央轻声抢先道:“祖母,太后赏我东西呢。”面色十分期待。
  “看看,她都等不及了。”有了圣宁太后的话,上前一个宫婢端起第一碗茶,脚步缓移走到叶央侧面。
  叶央也笑吟吟地伸手去接,完全忽视圣宁太后弯起的眼睛,和祖母紧张的目光。
  “砰!”
  谁料就在接过的一瞬间,不知是宫婢松手太快,还是叶央伸手太慢,竟然一个倾斜,整碗热水扣在叶央裙上,天青色的茶碗骨碌碌在地上滚了一圈!
  “太后!”叶央神色慌乱,起身跪地一气呵成,急忙道,“刚刚茶盅端上来时,阿央看见里面的茶叶研磨得极细,茶粉结成大团在中间,旁边几团小的,觉得有趣便看呆了,不料失手打翻,辜负了太后赏赐,阿央有愧!”
  她裙上沾着一些茶叶,还冒着热气,也不知人烫坏了没有。
  叶老夫人起身道:“我这孙女,没福气喝太后的第一碗茶,惭愧。”
  “快起来快起来。”圣宁太后叹了口气,佯装不悦,“只不过翻了个茶碗,就紧张成这副样子,老夫人的孙女不如之前胆大活泼了,可不像叶家人。人烫着没有?”
  “回太后,不碍事。”叶央慢慢爬起来,偷偷和祖母交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她哪会什么品茶,太后又格外热情,让她尝第一个,万一说错了还不坏事?干脆找个借口翻了茶碗罢!唯一惭愧的,就是拉那个端茶来的宫婢下水了。
  叶老夫人心里也一松。叶央刚才那番夸赞茶水的话,无意之间正合了赏茶时“众星拱月”的图案,说得倒也文雅。
  “湿着衣服到底伤身。”圣宁太后并不是难相处的人,真是担忧叶央身体,便差了两个宫婢带她下去换衣服,还让仔细检查哪里有烫伤地方,赶紧去取药膏。
  叶央在心里欢呼一声,总算能找个地方放松了,千恩万谢地行礼告退,脚步轻松离开兴庆宫。
  正殿后面是太后住的地方,几个小宫室也安置了女官宫婢,叶央的身份,既不好在圣宁太后的屋子里更衣,又不能去宫婢的屋子,偏殿却有正经为夫人们准备的休息宫室,正好得用。
  两个小宫婢领着叶央往偏殿走,一路又要经过窥仙池,日头渐升,有了灼人的温度。
  “坏了,我的衣服还在马车里!”叶央走到一半停下来,她是有套备用衣服,却没随身带着,于是对前面那宫婢道,“要不我们先去取来?”
  小宫婢看着叶央下身的下摆,为难道:“您如此行走实在不妥,不如让奴婢们送你到偏殿,然后再去拿更换的衣服。”
  一来一回时间耗费不短,圣宁太后和祖母还在正殿,总不好等太久。叶央想了想,回马车换衣服肯定不行,于是提议说:“你们有两个人,一个去拿衣服,我和另一个去偏殿……就在前面吧?你取了衣服后赶紧回来,也能省些时间。”
  “奴婢遵命。”如此一来,可以节约一小半时间,宫婢也觉得好,走之前反复提醒她道,“这条路只通向偏殿,您绝对不会走错,一直走,右拐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