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女将叶央 >

第19部分

女将叶央-第19部分

小说: 女将叶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叶二郎哀怨开口:“那你从西市策马而过的事,总记得吧……”
  
  叶央七岁多,和几个新认识的贵族公子打赌,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从慈恩寺塔的放生池里捞条红鲤鱼回来,于是偷了亲爹的爱马,抄捷径从西市疾驰而过。时间赶上了,可一路上踩翻的摊子吓坏的路人数量不少,那会儿,叶央也是相当豪气相当嚣张地甩银子了事。
  
  年少的叶二郎那时正在读书,每天读得都是圣贤书,行事规规矩矩。但是看见妹妹活的如此随性,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震撼,骨子里不安分的血液瞬间沸腾,决定要轰轰烈烈地当一个纨绔。
  
  “呵呵,二哥,我现在都改了,你也改吧。”叶央干笑着开口。她知道自己原先的身体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好人,看不上丫鬟生的堂妹,还爱用下巴瞧人,但叶央早就决定洗心革面了!
  
  院中的昙花开了一朵,莹莹的白色在月下散发出清淡香味,不过谁也没心思看花,兄妹几个围在石桌前,谈笑声在风中传出很远。

  ☆、传旨

  夏日天亮的早,叶央却醒的更早。在府里的大部分下人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找个空旷又避人的地方舒展拳脚。
  偷懒几天,生活也该步入正轨,因为国公府伙食不错,叶央觉得比从前精神更足,认真回忆着红衣师父原先教的吐纳方法,一板一眼地模仿,希望足够刻苦,日后就能保护好自己和在乎的人。
  师父说按她目前的本事,足够在遇上一两个流寇山匪时自保,毕竟才十多岁,叶央不敢要求太多。但被个小丫头偷袭得手,让她更加清楚还要努力,最重要的教训是听见身后的声音,不要立刻扭头,先往前躲开。
  比如现在,叶央打完一套拳,听见远处有沉重的脚步声,应该是早起的小厮,立刻踮起脚尖一溜烟跑回沉香堂,裙子不方便行动,险些让她摔了一跤。
  云枝还在小间里睡着,叶央并没有吵醒她,自己回到屋里换身衣服,装成还没睡醒的样子。快到辰时的时候,云枝来服侍叶央起床,看着屋中景象,疑惑地把一套沾了泥的襦裙收起来,心里嘀咕:“奇怪,自从搬来沉香堂,娘子的房间里,每天早晨都能找到一身脏兮兮的衣服。”
  已经是叶央的贴身丫鬟,云枝对她的称呼也亲近了很多。
  叶央揉着眼睛,把一梦初醒的恍惚感演的十成像,正等着云枝给她穿衣服,从门外匆匆忙忙跑进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也不敲门,急冲冲地对叶央道:“大小姐,老夫人叫您赶紧起来,宫里来人了!”
  一大早就来做什么?宣旨?
  叶央满腹疑惑却来不及细想,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连滚带爬地从床上下来,好在本身醒的够早,有云枝帮忙套上衣服,立刻往门外跑去。
  “娘子等等!首饰,首饰还没戴!”云枝在后面把人拽回来,随手从匣子里取出几根珠钗,不看颜色就插了叶央满脑袋。传谕的太监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还是皇后派来的,也不能穿的随随便便地去见,叶央刚回来没多久,新衣服做了不少,加上祖母给的几套首饰,差不多也够了。
  顶着一头的珠光宝气,叶央急急忙忙地提气往门口跑,身后的云枝追都追不上。要是从前的国公府大小姐呢,一准儿会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之后吃个早饭说一句:“让他等着呗。”
  不过叶央这种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来自皇宫的旨意就很重要了。沉香堂门口,叶老夫人一身深紫色诰命服,头戴珠冠,贵气又庄重,比她镇定许多,见到叶央后不疾不徐道:“我让管家陪着内宦在外院,能拖一阵子,你不必如今着急。”
  国公府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接旨都接出习惯来了,不过一大早宫里就来人的情况却不常见。叶老夫人大约知道对方是为什么来,看孙女惴惴不安的样子,还是安抚了一两句。
  “等下见了人,你不用说话,学着我的样子行礼便好。”叶老夫人又说,到底是对孙女不太放心。经过这些天接触下来,她发现孙女和乡野丫头唯一的区别就是她爹娘不是种地的,可日常的进食行走礼节,却半点不通。
  还没来得及把礼数教给孙女一二,本以为宫里会晚几天才传旨,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罢了罢了,叶央谨慎,应该不会出错。
  宫里来的内宦奉的是太后口谕,一通话说下来,大约是称赞叶老夫人把几个儿孙教养地很好,品行端方,太后念其持家劳累,所以赏下一些东西,顺便请老夫人去宫里坐坐。
  最后叶老夫人跪地谢礼,叶央动作慢了半拍,但也学得八成像,全程恭敬低头一声不吭,当了个非常合格的背景。
  知道家里有面子,却没想到这么有面子!
  叶二郎那副德行,祖母还被夸成教养有方……不过纵向比较,叶二郎只是懒散,并没有欺男霸女或者泡在青楼里不出来,属于纨绔界还能拯救的那一拨。
  之后老夫人和那宦官说了几句话,又让管事娘子拿了个绣着荷花的锦囊递过去,目测里面装的是银子,府里上下送走了传谕的一行人,叶央立刻发觉出脖子酸痛得厉害了。
  ……赤金珠钗之类的,重量实在吃不消呀!
  她见那些人走了,管家带几个小厮去送,屋里都是女眷,就顺手把一脑袋的首饰都摘了下来,左右活动着脖子。
  叶老夫人将她的动作收在眼底,皱眉道:“阿央,你也该学学规矩了。”
  “是,学!”叶央立刻提声保证,态度要多诚恳有多诚恳。假如她一辈子都跟红衣师父在小山村里过了,自在点也没什么,可如今住的是国公府,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往来的都是高官贵眷,就必须学规矩。
  这个道理不用祖母说,叶央也明白,只是一些细节总改不过来。吃饭时她喜欢大口嚼,还几次差点用公筷扒饭,走路更别说了,昨天老夫人还在她裙角挂了铃铛提醒她注意走姿,可叶央一活动就跟拴了铃铛的猫一样。
  平心而论,教导女孩儿比教叶家三兄弟难多了。三兄弟不听话还能揍一顿,还能请家法,可叶央……打手板子对她来说不疼不痒,上棍棒的话,传出去国公府的名声也不能要了,谁家会对府里金贵娘子动大刑的?
  老夫人也很纠结。
  叶家到叶央她爹那一辈儿,都是一等一的武将家族,老夫人娘家也是如此,将门虎女对刀枪了解得多,对刺绣了解得少,她当年学规矩时就很头疼,更别说提点别人了。
  

  ☆、新贵和世家

  “阿央,要认真学女红刺绣,算账持家。”过了半晌,叶老夫人换下诰命服,在沉香堂的正屋坐着,看管事娘子查点宫里赏的东西,一边提醒叶央。
  叶央规规矩矩地坐在次位,点头如啄米:“全听祖母的。”叶三郎私下里对她说了一句话:祖母看着严肃,心地却很好。
  叶央迅速领会了三哥的含义——都是那张脸惹的祸。比如她自己,比如祖母,再比如承光寺前一别就再没见过的商从谨。
  大家都不是坏人,可或气质或长相,都很难让人亲近。叶央自己看谁都像嘲讽的上挑眼尾,商从谨全身的肃杀气没人敢惹,还有祖母布满皱纹的一张威严面孔。
  跨过这道坎儿,叶央也学着三哥平日的亲昵样子和叶老夫人聊聊天,祖孙关系迅速拉近。
  “像刚才大白天的乱了仪容,着实不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规规矩矩的。”叶老夫人又道。
  叶央接着表决心,“是,要知晓礼数,到外头也不能给家里丢人。”
  “今天学会。”
  “是……什么!”老夫人的四个字差点把叶央从座位上震下来,瞪大了眼睛盯着祖母,连话都说不完整了,“为、为什么要今天学会呀?”
  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基本了解,叶央大约知道,大祁的贵族女眷十五成年后就要筹备婚事,六岁开始习字念书,十岁学女红礼仪,十二就得看看账本,像叶央这个年纪,正是学理事管人的时候,她虽然没基础但好歹再世为人,现在补习难度不大,再说管人……她一记眼刀下去,还有人不服么?
  ——可也不能像祖母要求的,今天就学会吧!
  说话间,两个管事娘子已经打开了几个箱笼,并个精致的小匣子,里面装的都是宫里今天赏的东西。匣子里是一串拇指大的南珠,应该是地方刚送上的贡品,箱笼边缘都是包金的,打开来看,月色和素白的锦缎各有十二匹,抖开来看,盈着柔润的水色。
  “还不明白吗?”叶老夫人指着那些绸缎,眼睛极有神采,像是在考她。
  见叶央一时答不出来,旁边的云枝笑道:“这些料子没有一丝艳色的,花纹又多是暗绣的梅花为主,正是适合未出孝期的娘子穿。”
  简而言之,皇宫里的人知道叶家的小女儿找回来了,赐的那些东西是给叶央的,然后让老夫人带着孙女进宫给大家瞧瞧。
  来自皇宫的召唤绝对不能拖,次日祖母就得把叶央像头骡子一样牵出去溜溜……不是,让太后看两眼。
  “咱们家……不是守孝两年么?”叶央迟疑着问,算算时间,她应该早不用只穿素色了呀!
  云枝用为难的眼神瞧着叶老夫人,后者左右看了看,屋里都是自己人,于是直言道:“律法规定……孝期三年,可圣上急于用人……”
  尽管直言,话也隐晦,叶央想了想才明白。
  守孝在古代是个很受重视的活儿,大祁的一些规矩沿袭前朝,热孝为一年,期间不能外出不能宴饮,哪怕过年,都不能挂灯笼贴对联——这些都没什么,但第二三年孝期内,不得离家不得穿艳色衣服,这就很成问题了。
  太…祖皇帝当年在前朝并非平民,当然也不是得宠的贵族,一朝翻身化龙,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毕竟不是谁都有胆子光明正大的来一句“爷是要造反的”,以扫除奸佞的借口,更加名正言顺,在前朝世家中也能博个好口碑。
  大祁建朝不足百年,皇帝只换了三个,第二任皇帝只坐了不到十年龙椅就死了。新朝代,尤其是像大祁这样的,掌了兵权后,最需要的那些世族大家的支持。文治和武治不同,前朝以武治国,百姓民不聊生,稍有怨言就派军队镇压,结果呢?
  新朝的皇帝要吸取教训,平定天下靠武力,长治久安靠教化,可文治并非一两天就能达成的,需要长久努力。世族们不单是朝中,于地方也有极大影响力,在这个接受到高等教育很难的古代,皇帝培养出自己的文臣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是拉拢世家收为己用,就简单多了。
  ——但也导致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世族家大业大规矩大,守孝都是绝不含糊的整三年,不升迁不外放。哪怕是皇帝要提拔世家子弟,人家也苦大仇深地说一句:“家中有事,不敢离去。”
  皇帝可以等,但黎民百姓不能等。一边是六部尚书空置,一边回答“不干,皇帝我们不干”,急着用人的天子能不着急吗?
  在这个基础上,朝中乃至市井,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孝期两到三年都可,一年是底线。
  跟随祁太…祖打天下发达的家族统称新贵,资历浅规矩也不大,对于这些家里出了大事还愿意给皇帝干活的子弟——比如叶央她大哥,天子就很赞赏,直接从少卿提拔到大理寺卿,连外放熬资历的过程都免了,算是对懂得变通的支持。
  但也造成了新贵和世家隐隐对立的局面。尽管也有脑子活的世族适当变通了一些,但更多是持保守态度的,斥责为“乱了宗法。”
  世族嘲笑新贵是不懂礼法的暴发户,新贵嘲笑世族为不知变通的老古板。
  皇帝很头疼,又不好直接昭告天下:“守孝和干活儿不冲突,朕的江山还需要人才呢!”
  按资历讲,叶央她大哥即使袭了国公爵位,也不能这么快坐上大理寺卿的位置,可种种考虑之下,还是提拔了他。一来是间接告诉那些世族,不是要乱礼法,而要知变通;二来也是对叶家的怜惜,并且沿袭到了叶央身上。
  

  ☆、见礼

  宫里赏了几匹绸缎和一串珠子,便能看出这许多道理,叶央暗自咋舌,她果然还是高看了自己。上个月,估摸着是叶央离开师父准备上京城的时候,定国公府出了两年的“软孝期”,皇帝为了鼓励叶安北为国报效的精神,狠狠提拔了一回。这对叶家来说是大喜事,正准备稍微操办一番,过了几天,连流落在外的小女儿都找回来了,更是喜上加喜。
  不过……
  “祖母,为什么必须要一天之内学会全部礼数?”叶央还是疑惑,试着打商量,“就算要入宫谢恩,也可以晚一日。”
  哪怕多给一天,以她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