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三国"智谋精粹 >

第43部分

"三国"智谋精粹-第43部分

小说: "三国"智谋精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当这种竞争不利于对外竞争时,他们将立即停止,以 
一致对外。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被日本企业家信奉为最高的哲学思想,他 
们认为内部应是“和为贵”,应该有协调精神,彼此之间显然存在着一种不 
明文的君子协定:除了在美国市场外,不在世界其他地区市场上相互残杀。 
他们主张每家公司都座瞄准国外某个具体市场,而每个区域市场则应属于第 
一家占领那个市场的日本公司。日本的这种官民联合是西方世界所少见的。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如促进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保护国内市场、限制外 
国产品进口,以及在发展新产业和新技术方面等,日本政府和企业之间一向 
密切合作。正是这种协作精神更能发挥“众智”的威力,使日本对外商战从 
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决策“自下而上”又是日本人发挥“众智”作用的 
一种重要手段。日本的公司经常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或改革建议,或就某项 
决策指定较低级的雇员先起草一份计划,重要的建议和计划先交各有关部门 
负责人员讨论提出意见后,最后才送给总经理裁定忖诸实施。这种“自下而 
上”的决策制度好处有二:1。公司员工都是经营的实践者,集中大家的意见 
制定的决策就较符合实际,就较准确;2。由于员工参加决策过程,对决策就 
能更好理解、有责任感,就能积极地去执行,这样实施起来会获得极有效率 

… 页面 162…

的结果。较协调的劳资关系也是日本商战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由于日本公 
司大多实行”终身就业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一系列的福利制度,日 
本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冲突相对比较缓和。员工平时则积极工作,提高 
生产效率,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商业不景气时能同公司一起共渡难关。这 
就大大增强了对外的竞争能力,日本人之所以能取胜,重要的是能制定正确 
的战略、战术。这除了基于日本人对情况的了解和努力外,借助于中国兵法 
尤多。它正确运用避实击虚、奇正结合、攻心为上、迂回包抄、从侧攻至围 
歼等战略、战术,夺取了美国一个又一个市场。总而言之,日本人是汇中西 
智慧于一体,形成自己的民族智慧,以外贸打先锋,科技为后盾。发挥“众 
智”的作用,运用巧妙的战略、战术,胜利地向世界各地市场进军,使 40 
年前还是支离破碎的国家,变成了仅次于美国、有可能超过美国的经济大国。 
     美国与缺乏自然资源的日本不同,它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国家,自然资源 
之丰富是全球之冠,其本国就是一个广阔而又繁荣的市场,除了某些跨国公 
司集团外,许多美国公司从未没有想过要越过边界,不存在走向世界市场的 
民族动力。高超的科技和丰富的资源,使美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稳占领先地位。 
过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美国竞争,美国人用不着为商战而伤脑 
筋,美国政府也就用不着在这方面制定什么战略、战术,也没有必要用“众 
智”以“多算”抗衡国外的经济入侵者了。美国是这么富裕,富裕得敢于提 
出高消费、高享受,美国人钱来得易,花得也快,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 
美国政府高举“自由贸易”旗帜,一可满足国内市场高消费需要,二可向世 
界倾销商品,认为这样就可保持美国繁荣了。美国经济学家主张“行业发展 
应是市场力量自由选择的结果”,政府则遵照着这样的一个格言行事,即“政 
府越少参与越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是美国的黄金时代,在这以 
前,美国人的事业是这么顺利,他们不知道失败是什么,许多美国大公司的 
发迹靠的都是在恰当的时间在某个迅速增长的市场推出适当的产品,他们坚 
信只要有进取心和运气好都可以致富。他们市场营销决策根本没有战略住思 
考与计划,即使有也是短期的。美国公司也因其富有而自信、自高自大,一 
味制造高级、豪华的产品,往往忽视顾客的实际需要;对于日本的产品则看 
不起,贬其为”低劣”、“小玩儿”;对日本的严品的倾销,也不以为意, 
认为没有必要“为根本不存在的细分市场卖力气”,不屑与之计较。美国各 
公司之间缺乏合作,企业家经常视同行为势不两立的对手。美国负工与资方 
的关系也协不调,双方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他们与所在单位的契约关系是微 
弱的,工人们要求更多的权利,不相信资方可以作为有难求助的对象,在对 
待企业的目标、劳动要求以及技术革新方面的态度是消极的,这就影响了生 
产效率的提高,也就减低了美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正是在美国从政府至各企 
业存在放任、麻痹、自大、分散的思想以及劳资关系不协调的状况下,日本 
人得以乘虚而入。日本人现在不仅蚕食了美国的一个又一个市场,而且大量 
输出资本购买能够购买到的美国各种公司、工厂、房产,以至在美国农业地 
区也刮起了“日本投资旋风”,大有永久占领、席卷美国之势。至此,美国 
政府才惊醒过来,开始认识到来自日本的威胁。并开始以日本人之道还治日 
本人之身。现在美国不是高唱“自由贸易”,而是主张“公平贸易”,强迫 
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同对,在国内采取了种种保护主义的措施。并鼓励互 
相竞争的美国公司在最困难的研究任务上进行合作,而不竞争,一致对付日 
本人。经济今不如昔,加上赤字、毒品、教育质量下降以及政府的腐败,使 

… 页面 163…

美国人失去信心。过去从不知道失败的美国人,现在已尝到失败的滋味:过 
去很乐观且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美国人,现在已开始感到悲观,对未来忧心忡 
忡,认为“美国前景暗淡”(《今日美国报》1991年 1月6日文章)。探讨 
日本人成功之道,现在已成为美国学者的“热点”课题,他们提出各种各样 
的看法:有的认为日本人取得成功是由于日本人的“市场柔性”,而这种“柔 
性”是来源自武士的柔道、徒手自卫术,合气道以及围旗等,“这样,在进 
攻或防御时就能选择最佳的手段。一家日本公司有时用徒手拳打击对方的弱 
点,有时又利用合气道中边步的手段来借用对方的势。来源于中国后又传人 
日本并得到发展的围棋,在思维哲理上培育了长期战略的思想方法,间接打 
击和迂回包抄的原则,以及随时权衡机会利弊的思路。总之,日本的文化为 
他们的柔性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了深厚的精神财富。” (《新竞争》,美国菲 
立浦·柯特勒等著)其他许多美国学者将日本经济奇迹也归于日本文化特点, 
尤其是所谓的“同一性”文化,认为“‘大日本公司’这个词表达了这样一 
种信念,即整个日本是一个统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政府、政治团体、 
工商界领袖,劳动者及全体国民都为着共同的利益携手合作,” (同上书, 
第16页)这些看法不无一定的道理,但抓不到主要之点。日本传统文化对日 
本人有影响”其他各民族也都受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只能是其取得成功的条件,但不会是决定性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特 
点,且都有其所长,都有其所短,因此,不能说日本人比美国人强,问题是 
日本能用“众智”,美国则无。美国的智慧资源是比日本丰富的,但它没有 
很好将之用于商战,这便是美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日本的文化特点,是在特 
定社会条件下经过长期继承和改造后形成的,是难于学到的;日本人用“众 
智”的经验则是可以借鉴的。美国科技之先进、资源之丰富仍居世界首位, 
如能善用“众智”,用以与日本一决雌雄,则鹿死谁手,尚难分晓。 
     当今之世,一个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市场效益、产品更新、销售方式、 
服务质量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这些都不是取得商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在这些竞争领域内,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实行垄断,也不可能在长期内保 
持独占的优势,日美商战的胜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自然条件方面,地球 
上没有任何地方比美国优越,资源也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丰富;而日本的天 
然环境则很恶劣,地震、台风、季节风不断,除水产外,自然资源极贫乏, 
美日自然条件优劣如此,但事实证明,它对日美商战的胜败起不了决定性的 
作用。日美商战的胜败说明:能否用“众智”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原因。而能 
用”众智”,除了领导者的本领外,要人心齐,竭智尽力,才能制定和执行 
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美国商战的失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 
经济强国,当它因自己获得伟大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唯我独尊、喜欢教训人 
而不虚心向别国学习的时候,也是它遭到失败、走向衰落的开始。日本人在 
商战上取得的胜利,给仍然贫困的各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贫国可以战胜富 
国、贫困可变成富裕的范例。 

                       3。正确的决策:取胜的关键 

     决策有二,一是全局性的决策,一是局部性的决策,全局性决策正确与 
否,决定是胜或败,局部性的决策正确与否,也对全局有听影响。即使全局 

… 页面 164…

性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局部决策错了,而又属于关键环节的话,将使全局 
遭到挫折,甚至失败。可见,决策正确与否对胜败至关重要。 
     三国之兴,都与正确决策有关。曹操起事之初,兵力不强。又因他是宦 
官之孙,未孚众望,缺乏号召力,后纳荀彧”奉天子以从众望”的决策,移 
献帝于许都,于是大权在握,一下子从一方诸侯成为天下权力中心。被曹操 
誉为天下两英雄之一的刘备,初时也是寄人篱下,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后 
纳诸葛亮“隆中策”,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占有荆州,西图两川,终于建 
立蜀国。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时,年仅十八,既无政绩,又无战功,终其一生 
未见有惊人谋略,但其超人之处是能用众智,特别是他纳鲁肃“榻上策”与 
其抗曹之议,对于巩固吴国政权起了关键作用。以上所述三国的决策,都是 
属于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因其正确都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全局性决策固然重要,局部决策也非小可,曹操扫平北方群雄后,起兵 
南征,破了荆州,顺江东下,以统一天下,从战略决策论无可非议。而赤壁 
之败,失在战役、战术之误,如中了周瑜“反问计”而误斩水军两都督蔡谓, 
张允,以及中了庞统“连环计”、黄盖“苦肉计”致遭火攻而溃败。赤壁之 
败使曹操统一天下的宏图终成泡影。又如诸葛亮“隆中策”,主张占领荆州 
和西蜀,以形成对曹魏的钳形攻势,是与曹魏抗衡和图大下的正确战略决策; 
由于夫羽大意失荆州,这虽属局部的失败,却影响了全局的决策,钳形攻势 
终宣告破产,蜀国从此从其巅峰跌落下来。一蹶不振,日益走下坡路了。 
     探讨三国形成正确或错误决策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以及贯彻执行这些决 
策的经验教训,是可以做为决策的借鉴的。三国的正确决策,都是因能正确 
地分析客观形势,并根据自己内部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如荀彧之所以提出“奉 
天予以从众望”,是因当时军阀混战,百姓遭殃,饿莩遍野,人心厌乱思安, 
汉室虽衰弱,因正统思想的影响,思汉的仍大有人在,如能打起“拥汉”旗 
帜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是大有作为的。这时献帝蒙难洛阳,曹操驻兵山东, 
兵强马壮,就近兴兵护驾,确是个大好机会,因此,荀或建议:“今天子蒙 
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予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诸葛亮的“隆 
中策”也依据:曹操百万之众,“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民附, 
 “可用力授而不可图。”而刘备当时无立锥之地,必须先建立根据地始能争 
天下,而当时可图的只有荆州和益州两地,且荆州是用武之地”。 
      “益州险阻,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草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鲁肃的“榻上策”也是根据当 
时东吴的内外形势提出的,他认为以当时客观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