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89部分

红楼春纤-第89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行去。
  虽则冬日寒冽,然则那里却是一片融融暖意。今番喜宴,且不说贾家有几分颜面,就只南安王府这一个名头,也是难得的,由此,各家亲眷并世交的夫人奶奶,竟是齐聚一堂。此时黛玉等人来了,入了宴席,不免落入这些人的眼中。说来她们生得各个不俗,姣花软玉一般,偏不甚出来走动。
  这些个夫人奶奶们见了,倒有些吃惊,暗想:这贾家女儿倒都不俗。前头听说那南安王府定了这家女儿,自己还道是冲喜,没个缘法才是如此。如今瞧着,那贾家二姑娘若有这等容貌气度,怕也是不俗的。未必不是霍家瞧中了人家女儿,方取中了。
  心内如此想来,她们或有儿子,或有兄弟的,不免也有几分眼热,明里暗中的,倒有几分打探的意思来。谁知一时说道起来,才知道里头湘云早已是定下了卫家。另外三个出挑的,宝钗黛玉俱非贾家女儿,前者是皇商之女,后者父母双亡,唯有一个探春是贾家的,却又是庶出,不免有些斟酌。
  只是宝钗生得娴雅丰润,且皇商之家,嫁妆必定丰富。黛玉超逸风流,又是世家清贵之后,嫁资亦是不俗。就是探春,生得削肩细腰,俊眼修眉,自有一番顾盼神飞,文采精华之处。近旁的人家细细打量,又听了一回话,心里不免有些意动,暗想:虽说各有不足,不好说与嫡长子来,若是次子,倒也是一桩好亲事。
  内里又有定下湘云的卫家,因着这一件婚事,那小唐氏却被人暗中问了几回,又道湘云形容不俗,多有称许艳羡的,她自家且将挑剔之心化去许多,且为着姐姐唐氏舍了黛玉一事,生出几分可惜来——前头她不曾见过黛玉,只听得唐氏厌憎黛玉命数,便也觉得姐姐所说有理。再没想着,黛玉竟这般形容风流,灵动超逸,寻常姑娘再也不如!
  偏边上人还笑着道:“他家并亲戚人家的女儿,瞧着俱是不俗,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前头总不得见的,如今见了,方是又喜又叹。似这样的能讨了做儿媳妇,自然是欢喜。可这么些人见着了,一时如何讨来?不免又叹息来。倒是唐夫人好个眼光见识,早早定下了来。我们且不如呢。”
  听得这话,小唐氏也不由得又喜又叹起来。只她喜得是早定了湘云,叹得是外甥与黛玉终究无缘,不免暗暗想了一回:姐姐那里却也得说一回。若是似林家姑娘这般,她犹自不足,后头又与外甥定什么姑娘来?真个千好万好,十全十美,便是天仙也是不能的。如今去了个林姑娘,后头要再舍了好的,便外甥再好,传出挑剔的名声去,也未必真个能得个贤良人!
  她这般想了一回,便将此事压下,且经心喜宴一事。待得事情罢了,她便往郑家一回,且说了内里意思。那唐氏听得妹妹这般说来,心里且气且恼,啐道:“便她千好万好,若命数不好,也是不中用的。我宁可讨个命数好的,旁的寻常的媳妇,也不能要这样的!”因她之故,这一场婚约作罢,旁人虽是不知道的,可郑家父子不免存了愧疚之意,每每显出一二分来。这早让唐氏心中不喜,如今听得妹妹也说这样的话来,她不免怒上心头,竟有些唾骂黛玉之意。
  小唐氏见她如此,忙拦道:“好好儿的,你说这些做什么?那原是断了的姻缘,又有什么可说的?我原也只是怕你一心想着外甥的好处,又是长媳,倒与姐夫争持不休,扰了自家清净不说,又拖延了时日。如今的好姑娘,哪个不早早定下?若是你于心不足,挑拣过了,到时候没个好的,岂不是误了外甥?”
  唐氏这才叹了一口气,伸手握住妹妹的手,道:“你说得也是,倒是我自误了。”姐妹俩又说了半晌旁个话,方才罢了。只唐氏回头躺下来,想起黛玉形容,又将近日自己所见女孩儿比了一回,竟多有不足,心里倒没个滋味起来。末了,她也就咬牙一回,暗想:若真个好的,早便要定下了的。偏如今还没个消息,可见旁人与我一般,也有那般心思哩。


第一百二十三章 流年度探春掌家务
  她再没想的,旁人早就明里暗中想着她来。到底,黛玉生得品貌双全,气度超逸。虽父母双亡,寿数却俱也有四十余,算不得刑克,且家世清贵,父为探花居高官,母为公侯千金,又有贾母教养,正经嫡出的姑娘,色色挑不出什么不好来。做个次子三子的媳妇儿,却也不曾差了什么。
  只是这些个人家,俱是被贾母拦了下来。她也不提旁个,只说且还舍不得这外孙女儿,想着再教养两年,便将这事轻轻避了去。倒将个探春也有些牵累进去,一时半日的,并说不得婚事来。
  至如宝钗,她一回去,便听得母亲笑着道:“我听你姨母说,今番好些个人家打听你来。旧日里我便说,随常也要妆扮一番,好好儿的女孩儿,总不能整日素净着来。”
  宝钗听得这话,摘耳环的手微微一顿,才是侧过脸来,低声道:“您怎么说起这些来?”薛姨妈摸了摸女儿的脸,叹道:“我的儿,放心,你姨母也不过顺口一提罢了。就是她自家,也且瞧不上那些个人家,说着是侯爵人家的嫡子,到底不是承袭的,又没个长进,后头家业一分,竟也就落魄了。你这么个好人,怎么能厮配那些个人去!”
  “母亲心疼我,方这般说来。”宝钗心里却是明白,一时思量起来,垂着眉低声道:“若论起来,我未必入她们的眼。不然,当初入宫待选,如何便将我黜落了……”
  “胡说!这里头水且深,偏有要将好的黜去的,哪里能当真情?”薛姨妈一听这话,便有几分皱眉,又道:“若你不好,怎么你姨母便瞧中了你,千方百计想着讨了你去?这府里的姑娘也多,你比旁个差了什么?”
  宝钗一听这话,面庞羞红,半日才低声道:“那又如何?有老太太在,这事儿再不必提,便是宝玉,我瞧着他也是无心的。总这么磨着,我自家心里也不自在。”
  “如今情势正好,怎么你倒说起这些来?”薛姨妈只当女儿待宝玉不同旁个,早有淑女之心,此时听得她忽而说出这话,倒是吃了一惊,忙拉着她的手:“前头有个林丫头,也还罢了,如今她自家且退了一射之地,旁个再也不如你的,你怎起了离心来?宝玉生来便有缘法,聪慧知礼,模样儿俊俏,又是贵妃之弟,公侯之后,日后荣华富贵是不必说的,且与你相处数年光景,知根知底。是这样的人,你竟也看不中?”
  这些话,宝钗早已听过几回,就是自家心里,也未必没思量过这些来。然则,她内里用情颇深,前头与黛玉暗中相争,倒也罢了。如今她一时退了去,偏宝玉却越加轻重分明,自家百般心意,俱是落花流水一般,没个声响,不免有些伤感。又有贾母从中作梗,便取中了妹妹宝琴,也不愿择了自家。她如今早已过了及笄之年,再这般磋磨岁月,只怕后头也不过是个笑话!
  想到此处,宝钗便抬起头来,低声道:“母亲且细想,只消老太太心里不中意,便熬下去,又能熬几年呢?二姐姐只比我大一岁,如今已是出阁了。我若再熬个三两年,竟是个老姑娘,自家脸面且丢尽了,旁个什么,再不必想的。”
  薛姨妈听得这话,也说不得什么话来,心里且生出几分焦灼来。这一份焦灼,及等三日后迎春归宁,她便越发重了。
  却说回门那日,贾府中门大开,且将一对新人迎了进来。起头儿自然且要去拜见贾赦父母,后头便是贾母这处,连着贾政王夫人亦是来了,更别说一干姐妹们,更是早早便过来,到时等了半日,方才见着了人。
  那霍长宁过有些病弱,面庞清瘦,身形瘦削,便是大红袍服也不能将面容衬得红润些,只一双眼睛,却是清亮有神,倒增了几分精神。好在,他自来有几分书香气息,生得斯文温和,言行举动也是文雅周全。众人见着如此,倒是将先前一番担忧放下,暗想:若说模样性情,倒也算合宜。只病弱了些,可南安王府这样的人家,自然能请医延药,善加治疗,好生将养数年,未必就不能成个齐整人来。
  况且,迎春眉目含春,两颊飞霞,虽也是不言不语的旧日模样,一言一行,却与那霍长宁相互照应,想来这三日她过得却也合心的。贾母等人便俱是点头含笑,令人布置了宴席,且吃回门宴,那霍长宁自是离了女眷这边,且往贾赦贾政等男客的宴上。
  迎春便被姐妹团团围住,一时细细问了起来。她自来柔顺,此时也说不得什么旁样话,不过是一个好字。探春见状,便又问起霍家仆役婆子等来:“他们也不可小看了去,二姐姐自来柔和,可偏有那么一等人,专会蹬鼻子上脸,一时不注意,便要闹将起来。彼时不在家中,若是不能辖制了去,他们便越发做耗,断不能轻忽的。”
  “这些原是婆婆理会,我只消将自家院子里那一处整治了,再无旁事。”迎春早前听了无数这些话,自然也经心这些,头前便有些预备。谁想着此时拜见公婆,南安王妃私底下便嘱咐了她,旁个皆不必理会,且有她,只消好好待霍长宁便可。果真,后头一件件问起来,俱是早有人经手的,再无旁事。
  听得这话,探春犹自皱眉,黛玉原是常有病症的人,倒是能想到一些,便道:“想来是王妃早有准数,想着二姐姐经心姐夫的事,旁个小事,什么人做不得?随手料理了,原也不难的。”
  探春听得如此,方才暂时放下心来,却还劝了两三句,不过是仔细小心四个字而已。至如宝钗惜春,也是一般说了一回,还是湘云听得无趣,开口打了个岔,因笑着道:“只瞧着二姐姐的模样,便晓得里头再短不得什么。那样的人家,规矩礼数摆在里头,总不会错了格子,偏你们这般小心。”
  由此,方将这些俗务暂时抛开,姐妹且说起别情来,暂且不提。只薛姨妈在旁瞧着,想着宝钗年岁,终究有几分坐不住,后头便往王夫人处走了一回。
  那王夫人听得这话,心里也有几分担忧,但想着已是有了陶家陶藉,那林黛玉不必担忧,至于旁个,哪里又比得上
  宝钗知根知底,知情知趣?只消再磨两年,这事必能成的。到底娶妻这一件事,也须得父母之命哩。只是妹妹所说,也不无道理,这事儿,却得早早办了起来,后头才能齐全。
  可想着这个,王夫人便拿定了主意,每每有意提携抬高宝钗。她自来如此,如今便稍有出格之处,倒也无人留意。唯有贾母瞧在眼底,心中生出几分不快来。然而如今将近年末,诸般事务繁忙,兼着黛玉无意,又有陶家之事,她一时也提不出更好的人来,便暂时压下不提。
  谁知这正月一过,凤姐竟有些落红之症,一时连床也爬不起来。好在借着旧年将养的功夫,身子骨也算康健,方才不曾小产。只是大夫诊治之后,却道决不能再劳累,须得好自一并保养。有了这话,凤姐心里头是突突的跳,忙将家务一并辞去,整日躺在床榻上头,偶尔起身,也不过往自家院子里走两步,再不敢有半丝疏忽。
  众人连番探望,见她虽面色不华,到底精神还算健旺,方才放下心来。只王夫人本就用心宝钗之事,如今家务上头失了凤姐这一个臂膀,越发没了精神,实理会不得。她先想着了李纨这个长媳,却又觉得是软和人,不免纵了下人,见着探春素日敏捷,又是府里正经的姑娘,兼着年岁渐长,也合该学些家务事儿,她便唤来两人,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并暂令协理。又思园中人多,恐失于照管,特请了宝钗,托她各处照看。
  宝钗听说,也只得应下。
  由此,三人便总理了事务,虽有种种为难之处,倒也将府中打理得明白。黛玉在旁看着,倒与春纤叹道:“三丫头果真是个好的,偏是个女儿身,不然,竟也能支撑家业的。”
  春纤点头应道:“三姑娘自然是好的,依着我看来,倒是比琏二奶奶还强呢。二奶奶虽能干,到底远见两字上头,比不得三姑娘。旁的东西,三姑娘历练两年,却未必不如二奶奶呢。”她随口说来,心思却没放在这上面,一时瞧着外头的景儿,竟自有些恍惚起来。
  黛玉也知她的心思,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轻轻一捏,便低声劝道:“放心,旧日爹爹在时,也曾提起顾家来,说着书香门第,最是出读书种子的人家。你那哥哥也是早早做了举人,若非有故,说不得早便春闱得中了。今番科考,必定能蟾宫折桂!”
  “虽如此,如今事儿未成,总是有几分悬心。”春纤听得这番安慰,不曾松动眉头,反倒微微露出些犹疑来:“且蒋家那里……我总是悬心……”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庆芳辰又知鸾凤盟
  黛玉听她这般说来,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