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30部分

红楼春纤-第30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菱原是极有眼色的,瞧着如此,忙垂下眼悄没生息退了出去。
  宝钗见着这么一般情景,微微抿了抿唇,才是看向薛姨妈,轻声道:“难道姨妈过来,不是与妈妈说话,倒是为着省亲一事而来的?”她原是极有心思成算的,又是在薛家多有历练,自然不同寻常女孩儿,虽不知库房内里如何,现今贾家出息用度上她却是算了几回,心内自是明白。
  薛姨妈便将这一番事细细说与女儿,因又长长叹了一口气,道:“素日便有一句话,说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待你哥哥是这样,待你是这样,你姨妈待娘娘也是一般的呢。我因想着她十数年不曾见娘娘,这回终究能见一面,只盼着能尽善尽美,不失了体面尊贵,心内也是一软——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般的心肠呢。再者,府中也是富贵,便这回去了这一笔银钱,有娘娘在,自然少不得日后富贵的。由此,我便应了三十万银钱,权且应急。”
  听得这话,宝钗面上有些沉吟,半晌才是道:“姨妈自然不比旁人,原是咱们极亲近的,帮衬一回也是正理,前头哥哥的事,也多得府中的力呢。只是一样,可是立了凭证?”
  “那是你姨妈,哪里须得这个?自然稳妥的。”薛姨妈听得这话,便是伸手点了点女儿的额头,道:“难不成,你还信不过这府里?”
  “看妈妈说的,姨妈自是好的,但这府中却不是她一个能做主。”宝钗却是于此十分精细,听得不曾立下凭证,便是眉头一皱,悄悄劝道:“这府中,且不说老太太,便是大老爷那边,只怕也有些旁的话说道呢。若有了凭证,不论怎么着,那边儿便没得话说,也是不让姨妈两面为难的意思。”
  这话说的在理,薛姨妈便有些迟疑,正待说话,外头忽而有丫鬟回话,说是太太那边打发了人送东西过来。


第四十二章 别墅成诸事皆簇簇
  母女两个对视一眼,便掩过这话不提;只令将人请进来。
  却是玉钏儿捧着个匣子走了进来;抬眼见着薛姨妈母女正看过来,她忙小步上前;面上笑吟吟着;眉眼弯弯;自是一片喜气,先是一礼;次又道出来意来。原来王夫人回去后;只吃了一盏茶,就亲自到了内里寻出一套首饰来,说是与宝钗戴极好,便令送过来。
  “你们太太真真是有心;还有你们三姑娘呢,偏她总想着宝丫头。”薛姨妈听得这话,不免含笑说了两句,才是令宝钗接过来,因又道:“原是你姨妈的好意,却得仔细些。”
  宝钗心内存了事,一时说不得,面上却一派落落大方,只起身双手接过,而后放到一侧,又令香菱倒茶与玉钏儿吃,口中笑道:“却是今年新得的,味儿轻,原是你素日所喜,不妨吃一碗,也尝尝味道。”
  玉钏儿忙是谢过赏,坐在下面吃了一碗茶,果真轻浮,心内也是喜欢,忙又谢过一回,方因着王夫人房中事务繁忙,不得不起身告退,笑着道:“太太那里只怕还有些旁的事吩咐。”
  薛姨妈方不多留,只令香菱送一程,回头却见着宝钗已是将那匣子开启。匣子内里用锦缎垫着,正经放着一套金镶玉的头面,华彩烁烁,富贵非常。只那正中的一支鎏金嵌玉的大凤钗之下,似是压着一张笺纸,她瞧着纳罕,正要开口,那边儿宝钗已是将那笺纸抽出,细细看了一眼,面上便有几分羞惭之色。
  “这又是什么?”见着女儿如此,薛姨妈心内一动,身子稍有倾斜,目光看过去,口中问道。
  宝钗将那笺纸递了过去,又是瞧着这一套头面首饰,心内颇有几分复杂,半晌才是道:“姨妈好意,却是事事照着规矩做呢,倒是我糊涂了,竟想到那些上面去。”一时,她又不免想到当初父亲亡故,家中诸事纷杂不说,外头的人且要欺负上来,趁机卷了多少东西去,竟是没法子计算的。若是那会儿,那些个人也能如姨妈这样便好了。
  “我就说,你姨妈最是知礼的,旁的不说,你瞧着宝玉如何?天分聪敏,又有造化,在这礼数上面更不曾差了一分,待人也是和气尊重,谁个能比的?”薛姨妈先前听得女儿那么一番话,心内也是惴惴,此时见着这凭据,不免心中一松,越加信服,只道:“既是如此,我们也得好生筹备,总要好好地完结这事,才不辜负你姨妈这一片心意呢。”
  宝钗听得前头这话,才是抿嘴一笑,听得后头,便是垂头私心计算一回,因道:“这却也不难。先前我们家早有筹划,却正有一笔金子存在几家当铺的库房里头,统共取了来,再从哪一处取一些子过来,也就尽够了的。”
  如此说了一回话,母女两个计议已定,翌日便将此事办得妥当。
  王夫人既是得了这一笔银钱,自是要告与贾母,因道:“原是我前儿无意提及,偏她听的了,说着这些银钱放着也是无用,权且与府里应急也是好的……”
  “这却是她高义,也还罢了。”贾母沉吟半晌,才是点了点头,心内已是算了一回,因道:“虽说现今也是尽够的,只怕什么地方须得支应一回。你且收下,若是什么地方不足,先补上,后头再还与她,也就是了。”
  王夫人忙是应下,心内且自欢喜。贾母却不免在心里度量一回,暗想:薛家虽是存了攀高的意思,到底心思不坏,也有扶持相助之意,却不曾辜负了旧日的情分。罢了,虽说那宝钗性子太过稳重,失了伶俐,自己并不喜欢,瞧着这些上面,也得与她些脸面来,日后若是得空,再与她谋一桩好姻缘,也就是了。
  这么想了一回,贾母到底瞧着宝钗比旧日和顺了许多,虽还不及宝玉、黛玉,比之探春,却也不差了。这些许变化,自是入了个人眼中,旁人且不说,黛玉心内便有些纳罕,一日与春纤、紫鹃说随口说道起来:“这些时日,老太太待薛姐姐越加亲近,我瞧着,便是二姐姐并四妹妹也有些不足呢。”
  “薛姑娘素来是个好的,性情稳重,为人周全,自然得人喜欢。”紫鹃手中做着活计,口中漫应了两句话:“只是老太太素日里却爱伶俐的。”
  春纤见着黛玉也就随口道来,并无旁的意思,便一面与她倒茶,一面笑着道:“大约是有些事儿,老太太便有些取中了她,方有些不同。薛姑娘常往各处走动,姑娘不知道也是有的。横竖这与我们也没什么干系,姑娘只瞧着罢了。”
  黛玉本就无心,不过随意提及,听得春纤并紫鹃这么说,也就放下,因道:“这话却也不差。”心细如黛玉尚且这般,旁人更不必说。薛家一番事,竟不曾有半点波浪,径自就过去了。
  此事不提,倒是贾府银钱已足,又百般忙碌,且特特请来了山子野等有才之士,尽心竭力,忽忽数月过去,那一处别墅竟也将将修葺完备,只待将一应的绫罗古董等物布置妥当而已。府中人等,少不得提及这一桩喜事,连着那边儿的好景致,也偶有提及。黛玉闻说内里几处院落,颇有江南水乡之意,不免心中生出些向往之意来,只是那边儿尚未完备,她又是女眷,且寄人篱下的,自不好过去玩耍,不过白听两回罢了。
  一时回来,她不免与春纤叹一口气,因道:“说着那一处倒是好景致,竟有水乡之意。虽说到底风土不一,自是不如故乡,到底亲近些。只是不得细看。”
  紫鹃正笑着去了黛玉的钗环,听得这两句话,心下一想,就道:“想来后头色色完备,老太太总要去瞧一瞧的,那时候姑娘也随着一道去,也就是了。”这话原也不差,黛玉点头道是,却不想翌日就听得宝玉将内里景致细细描述了一回,又是题了些匾额对联。
  那时候黛玉也在贾母近前,听得宝玉一番细细描摹,心里品读那些匾额对联等,不免有些感慨,因暗想:说来宝玉却真个是心性聪敏,自有灵性,一应匾额对联,自有一番灵气。只是可惜他却还是孩儿心性,不知担当两字,又少决断,竟是自误了去,也是可惜了。
  这一番心思,她也不好与旁个说,到底原是两姓旁人,虽是亲眷,但这样的话,就是至亲也未必能说道呢。由此,黛玉只按下这话不提,专心听了一阵,又是思及故乡,心内颇有怀念,次则想到父母兄弟俱是亡故,一时也有些懒懒之态。她本自身子有些弱的,众人见着了,也只说她有些着了凉,并不以为意。
  春纤与紫鹃见着,也不过每每相陪说笑而已,并无别法。
  却说这日黛玉才自起身,又用了一点粥米,自觉比先前好些,便特特往贾母之处而去——原是这两日不曾问省,自得走一趟。不想,才是到了门口,就有丫鬟上前来与黛玉道:“却是有个姑子正在内里拜见老太太。”
  黛玉脚下一顿,那边儿早有丫鬟报到内里。贾母已是知道,她脚下一顿,便跨入内里,又上前敛衽一礼,道一声好。贾母招手令她坐在自己身侧,又笑着看向下首坐着的一个尼姑,道:“正与这位大士说着,偏你又来了。说来也巧,林家本是姑苏人氏,她若是论说本乡,亦是那边儿呢。虽说佛门清净地,不与红尘相同,到底也算的同乡了。”
  听得这话,黛玉心内便生了几分亲近,抬头看去,却见着那一位尼姑,原不过十来岁的女孩儿,生得仪容不俗,便是那一身僧袍也是遮掩不过。只她神色淡淡,此时见着黛玉看过来,也不过略一点头而已,并无亲近之意,倒有些孤高之态。
  黛玉也不恼,反倒起身一礼,含笑道:“如此说来,却也算得一段缘法了。”见着如此言行,妙玉方起身回礼,只道:“却当不得这话。”
  贾母见她们如此,便从中转圜,又是说笑一阵,妙玉才是告辞,且到那省亲别墅的栊翠庵内住下不提。黛玉心内略有些思量,及等回到自己屋子里,思及妙玉,不免道:“竟也是姑苏人氏,与我们家祖上原是一处呢。我虽未曾去过姑苏,心内却是亲近的。不妨今日便得见了一位同乡。只是瞧着她虽好,性情却有些孤僻,便有心亲近,未必能如意呢。”
  “姑娘既是有心,何不下个帖子?也是郑重之意。我瞧着那一位大士虽是清高,到底是姑娘家呢。”春纤却知道这妙玉虽有洁癖,却是心性清高,不同流俗,且她日后待黛玉也颇为亲近,心下一想,也盼着黛玉能有一知己,便开口劝了一句。


第四十三章 元宵夜元春省亲时
  黛玉心内亦有所动,思量半日;终归择了一张薛涛笺;提笔写罢,方交与春纤送去;因道:“倒也不必提旁个;只瞧着她的心思罢了。”一时春纤走了一回;一路景致且不细说,及等入了栊翠庵;她便将这笺纸奉上;因笑着道:“原是我们姑娘见着您面善,又是同乡,有心亲近。次又想着到底都是闺阁女孩儿,书信往来也是平常;便令我送了这个过来。”
  她却是知道妙玉与旁的尼姑不同,本就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因着病弱,着实无法,方才入了空门之中,心内却并不将自个当做尼姑的,还是闺中女孩儿一般的心思,言谈间便越加洒落。那妙玉见着那薛涛笺极可爱,上面笔墨亦是雅致,文辞更妙,寻常不得见的,复听得这话,思及先前所见的姑娘,确与旁的不同,心内也是喜欢,面上微微露出些许笑意,口中道:“我心亦然。”说罢,她便令取来一个匣子,从内里挑出一张笺纸,不多时便提笔回了一笺。
  春纤也不看那笺纸之上如何,只双手接过后,便是告退而去。而后一二个月过去,黛玉与妙玉两个,虽一个在栊翠庵,一个在贾母居所之侧,不得见面,心内却比旁处更添了些亲近之意,常有书信往来。
  而另外一面,王夫人等日日忙乱,且将那省亲别墅打点妥当,再无不妥之处。贾政闻说,也是心意宽畅,且请贾母等入内细细斟酌一回,再行点缀妥当,再无遗漏不妥之处,方择了一个吉日题本上奏。
  圣上早有此心,俱是言道明白,见着这一本折子,立时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上下领了这一恩旨,虽是早已挑拣细看过十数回,色色妥当,却也昼夜不闲,只将一应旁的细枝末节越加经心,只盼着尽善尽美,倒是折腾得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如此忙乱之中,展眼元宵便将至,先前就有太监出来看方向,且又布置一回,不外乎何处更衣,何处燕坐等各处安置等话。继而又有两个大太监,领着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设下步障围幙,又指示贾府人等进退叩拜等种种仪注。外面且又有官员使人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至十四日,贾府俱是妥当,上下一夜不曾安睡,只等翌日。
  就是黛玉去了钗环之后,也自躺在床榻之上,瞧着外头灯火处处,不比旧日,也有些辗转反侧,轻叹一声,道:“这般奢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