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26部分

红楼春纤-第26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提防的。
  果然,直到紫鹃归来,黛玉也不曾多说半个字。后头一应行止更是与往日无异,及等夜里安睡之时,她瞧着屋子里再无旁个,才是瞧了紫鹃一眼,道:“明日里给我预备的衣衫,择鲜亮些的。”
  紫鹃忙应了一声,又与春纤一道伺候黛玉睡下,两人方在另一边的小榻之上躺下。春纤虽不说是忙了一日,心内却是颇有些思量,此时夜深,也是疲倦,正是昏昏欲睡,却不想紫鹃凑到她耳边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我原思量着,因守孝之故,她不好在老太太那里,便特特多留了一阵瞧着情况,后头也好说与她。不想,她却总闷闷着,我也不好多说了。”
  春纤稍有迟疑,想着红楼梦之中紫鹃颇为看重宝玉,且又是一腔忠心真心待黛玉的,便将先前黛玉所说,自己所想,俱是说道出来——横竖这样的话,哪怕紫鹃另有思量,也是不敢说出去的。果然,紫鹃听得这话,一时由不得怔住,半日才是要说话,又是被春纤捂住了嘴:“声儿低一些,仔细惊着了姑娘。”
  原来,却是紫鹃一时失神,竟是高声起来。好在才吐出一个音,就被早有准备的春纤捂住了。
  两人静听了一回,见黛玉那边没个声儿,才是放心。
  “当真是这样?”紫鹃回过身来,再一想春纤所说,由不得低声喃喃,只觉得心跳得厉害,竟是要蹦出来一般,这一句话说来,都带着颤音。春纤沉默片刻,便低声道:“原是姑娘说的,比如现今的吴贵妃,便是取中贵字,又添了姓名,方有双字,旁的却从没听着过的。”
  紫鹃便是沉默下来。
  春纤则低声慢慢着道:“你也不要担心,总归一样。我们原是随着姑娘的,姑娘好,我们便好,旁的又与我们什么干系?姑娘自家姓林呢。”
  “总归还有老太太……”紫鹃原是沉默的,听得最后一句,却由不得张口低声说了一句。春纤立时接了口,道:“老太太待姑娘好,姑娘也自然待老太太好的。原是最正经不过的道理。”
  紫鹃没再言语,只是低低叹息了一声。在春纤等了半日,以为她睡了去,自个儿也将将睡下的时候,忽而道了一声:“你说的不错。”听得这话,春纤心中微微一动,竟也有些辗转反侧起来。
  翌日起身,不说紫鹃春纤眼下有些青色的印儿,黛玉亦是有些懒懒的,似也不曾睡好。主仆三个相互瞧了两眼,却都没说什么。一时紫鹃取了衣衫过来,却是一身襦裙,上是浅绿,下是秋香,外头罩着的斗篷,则取了青莲色,依旧是素色,只那短襦领口浅浅绣了几枝梅花,斗篷上也是用银线勾勒出暗纹来,比之先前却是鲜亮许多。
  春纤在侧瞧了两眼,将首饰匣子取了几个来送到黛玉面前,俱是玉簪玉钗一类。黛玉瞧了一眼,便从中挑了一支玉钗,一支簪子并一对耳坠子。旁的都还罢了,那簪子却是先前王夫人所赠的,春纤瞧着微微抿了抿唇,将那匣子收好,方又低声道:“姑娘昨儿没睡好,面色不华,只怕外头瞧着不好,脂粉罢了,那面脂且用一些,也是好的。”
  黛玉一怔,想了想后,便点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春纤便将前番调好的面脂取了来,却是淡淡的粉色。黛玉也不多说什么,一般妆容妥当,就起身往贾母之所而去。
  贾母那里已然花团锦簇,笑声不断,此时黛玉过来,贾母便令她紧靠着自己坐下,因又打量了两眼,道:“这簪子倒好,只瞧着仿佛什么地方见过的。”
  下首坐着的王夫人便含笑道:“原是早年老太太与了我的。只是我也老了,又瞧着竟是大姑娘戴着合宜些,便与了她。”
  “我说呢,原是这般。”贾母听得是如此,面上笑意更浓,却不再多说这话。后头自有宝玉探春宝钗等笑着奉承,此则用了饭,才是各自散了。那宝玉虽在贾母面前应对得宜,但因着秦钟病重,却有几分焦躁,一时出去了,便忙忙往外头而去。三春自也说一声,各自回去。
  宝钗却是随着黛玉而行,只含笑道:“昨儿我得了几盆花儿,瞧着内里一株梅花姿态横生,暗香浮动,却是颇有几分精神。你素来也喜这个,不如送与你玩赏。”
  “原我也不差这些的,倒是让你惦记。”黛玉听得这话,倒也没十分推拒,不过一盆花儿罢了,平日来礼尚往来,也非止一端,倒不在这上面。说来着一年多,她虽依旧厌薛家门风,又觉宝钗行止作伪,到底经历过的,想着她亦是丧父,虽有母亲兄弟,却也有些同病相怜。且宝钗广闻博识,才华亦是出众,又在贾府中长住,只是泛泛而交,彼此偶有往来,也就罢了。至于她与贾宝玉之间所谓的金玉之说,非亲非故,与她无干的,并非她所应思量的,便压下不提了。
  “我素日也不爱这些,倒不如送出去,也是宾主相得,岂不更妙?”宝钗眉眼含笑,双手笼着一个手炉,缓缓而行,自有一番舒展之意:“若你因着这个得了好诗文,我也能品鉴一番呢。”
  黛玉微微一笑,心内想着宝钗素日有德无才的话,反倒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因道:“我能得什么好诗文,也就薛姐姐说罢了,若是旁人听见了,岂不笑话我不务正业?我们女孩儿,却不在这上面的。”
  见黛玉这么说来,宝钗眸光一闪,没再就这话题说下去,只又说了两句旁话,她寻了个借口,自领着人而去。黛玉站在那里瞧了片刻,就是回转到自己屋子里。
  当下只撩起帘子,一阵暖意带着芬芳的花香扑面而来。
  “姑娘回来了。”紫鹃含笑迎了上来,因黛玉的目光落在案几上的一盆腊梅身上,便笑着道:“今儿姑娘才走,薛姑娘打发的人就送了这个过来,说是薛姑娘送与姑娘赏玩的。我瞧着它放在那里倒好,便先搁在那儿了。姑娘瞧着可是使得?”说话间,她已是伸手与黛玉解去外头披着的斗篷。
  春纤已是暖了暖手,在侧倒了一盏茶送过来,因笑着道:“就这花儿,那薛姑娘也打了半日的机锋呢。”
  “你又浑说,这花儿又有什么机锋?”紫鹃瞧着黛玉神色平和,只垂头吃茶,她思量半晌,便挑了另一样是说与黛玉:“倒是另一样,姑娘说着要与常家的姑娘送点添妆的东西,只是轻重上说不得。我想了半日,仿佛旧日姑娘学着安排礼单,我怕出什么差池,便都色色收拾妥当,统共放在一处的。今儿果真翻出来了,正是放在那一个大匣子里的。姑娘不妨瞧一瞧,虽是现今不合当初景象,到底做个印证。”
  这常家的姑娘,却是先前在京中便与黛玉走动了几回的。其当家主母张氏原是曾外祖母姑苏张家的姑娘,祖母之表姐妹。。因旧日多得曾外祖母照料,与祖母情分也极好,竟惠及黛玉身上,多有照拂之意。虽因现今黛玉守孝,不得常有走动,但一应的往来却是不曾断了的。今番她嫡长孙女出嫁,黛玉少不得要备上一份礼。
  听得这话,黛玉也是点头,且将匣子里的礼单取出来瞧了一回,方定下来:“常姐姐初入京城,便要出嫁,虽说嫁妆大约是齐全的,只怕也有些不足,倒是择几样合宜的首饰好些。现今我是小辈,自不能与先前家中相比,取一对攒花石榴簪子,一对鸾凤和鸣金钗,再取一对荷包。”
  “荷包是尽有的,那簪子钗子却得新造呢。”春纤听了一回,心下回转,不免与黛玉道:“这些却不好与老太太说,可若是打发婆子们采买,又怕不大好。”贾府捞油水的可不要太多,且也容易让人说嘴。
  黛玉由不得眉头一皱。
  紫鹃便笑着道:“姑娘且安心,还有我呢。我虽是不如,走着一趟却是不难。若姑娘有个图样什么的,只怕更好些。”黛玉想了想,又道:“花样儿原是常有新的,你过去择新巧的便是。倒是珠玉未必合适,我记得旧日还有几匣子各色宝石之类的,取一小匣子来送过去与他们瞧一瞧,也就罢了。”
  如此计议已定,翌日紫鹃便走了一趟,回来后却带了个包袱,推给春纤道:“这是你要的,我倒是不晓得,这些玩意儿又有什么趣儿,倒是让你惦记。”说完这话,又是将那一小匣子的宝石与黛玉瞧,因道:“那金店的就取了十二颗小的,两颗略大的并两颗指头大小的。”
  黛玉不过说一句收好,目光却落在那包袱上面,因道:“那又是什么?”
  “原是我瞧着姑娘在家里也是无趣,便让紫鹃姐姐从集市上头带了些小玩意罢了,原也不值什么,能讨姑娘笑一笑,也是好的。”春纤说着,便是将那包袱拿到黛玉面前打开。


第三十七章 家道难贾家筹别院
  黛玉探头看去,却是些好轻巧的玩意儿。七巧板九连环等她素日喜欢玩的小玩具且不说,另有些泥捏的面人儿,柳枝编就的小篮子,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等小东西,俱是新巧,倒有几分意趣,素日倒是不曾见着的。她不免生出几分好奇来,当即就伸手取了一个来,细细瞧了半日,方含笑道:“倒是让你们经心,特特买了这些来,我瞧着很好,原也有几分野趣的。”
  紫鹃见着她这般,也是抿嘴一笑,道:“不过街面上的小东西,也不值什么。只姑娘在内院里头,便没瞧见。谁知春纤她偏生出些心思来,特特央我买了些来。我本也纳罕,谁知竟是与姑娘的。”
  “紫鹃姐姐这么说,我就不信。怎么这里头都是姑娘喜欢的?必定是姐姐猜出我的心思,特特借花献佛呢。”春纤也在一侧凑趣,笑意盈盈,自有一番灿漫。
  她这两句话说来,倒是给彼此越加添了几分亲近之意来。
  黛玉瞧着她们这般说来,心内也有几分感念,面上不免越加柔和,只道:“你们放心,我自是晓得你们的心,这两日原是我想多了,便有些闷闷的。过了几日,也就罢了。说来这些事,又与我有什么相干呢。”
  “姑娘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春纤瞧着黛玉虽是面色柔和,双眸犹自带着一丝愁绪,心内一顿,不免将先前所琢磨出的一点缘由又在心中过了一遍:
  她原就奇怪,先前黛玉分明已有不同,虽因林如海故去,独独一个人儿,既无父母,又无兄弟姊妹,心内悲痛彷徨也是常理。但那林如海那般经心筹划,她亦是应承下来的,怎么后面却又沉湎忧思之中,每日里也越加短了精神。后来方渐渐明白过来,黛玉之性情,本是情情两个字。既是重情,又是重所有情者。她却是将心放在自己所重之人、物、事之上,又承袭了古代女子的性情,在红楼梦书中,尚有一个贾宝玉,一个贾母,又有诗文等,为她所重。
  现今却是不同,贾家分明已然露出狰狞之色,饶是贾母每每有所疼爱之举,又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三春等日日常相处的,黛玉本性聪慧,又极敏锐,心内到底有了隔阂,自不能与书中相比,不过面上情分而已。而林家风流云散,独独留下她一个,一时之间,竟是连个可寄托心思的人或者事都没有。
  如此一来,她不免越加思念父母,先前方病了一场,及至如今,也有些茫然若失。
  心内这么想着的,春纤便有几分沉吟,有心相劝,却也不知与黛玉从何处寻出个人或是事来寄托情思,不免有些郁郁。黛玉与春纤相处日久,抬眼见着她这么一副模样,口中却又那么说,心下一转,便隐隐猜出几分来,当即便伸出手握住她的手,道:“瞧你这口不应心的模样儿,难道在我们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不成?”
  “姑娘这么说,我却不依的。”春纤听得这话,再见着紫鹃亦是面有打趣之色,再瞧着周遭再无旁个,索性趁着这会儿说道出来:“姑娘才是这样呢。虽口中应着的,心内总是郁郁,我瞧着自然心疼,哪里还顾得上自个儿?我也知道,姑娘自离了扬州,远离故土,又想着去了的老爷夫人,不免伤心难过,可姑娘若在这么着,老爷夫人在九泉之下,且心里煎熬呢。再者,姑娘如此不顾惜身子,难道也不想一想日后林家的事儿不成?”
  听得说及父母,黛玉面上的些许笑容登时消去,但听得说什么日后林家的事儿,不免又有些诧异,停了半晌,便皱眉道:“我们家中又有什么日后呢?”说到这里,再想着家中已是断嗣,她心中一痛,眼圈儿也是红了起来。
  紫鹃瞧着忙与黛玉拍了拍后背,因又嗔怪春纤:“这又是哪里寻出来的话,偏让姑娘伤心。”
  “自是正经的话。虽说艰难些,可也未尝没有的。”春纤却是说得一派正经,口中道:“老爷已是与姑娘寻摸了亲事,虽还要姑娘自己斟酌,到底是想过的,难道老爷就没想过,姑娘若有几个孩儿,正可与林家做嗣子么?”
  这嗣子两字一说,黛玉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