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14部分

红楼春纤-第14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床榻之上,且翻滚了两圈。春纤原在她左近的,亦是如此,倒是紫鹃因着正抓着那窗牖,身形猛然一晃,且撞到那墙壁上,方才不动。其余人等,各有些磕碰,倒也无人受伤,暂且不提。
  可这满舱的布置等物可就撒了欢,噼里啪啦的声音不断。及等春纤等安稳下来,抬头看去,便是一地儿的碎片,满地乱走的各色东西。春纤旁个不管,忙先按住黛玉,带着些喘气道:“姑娘仔细些,莫要伤着了,且在这榻上躺着,待我们收拾了去,再走动也是不迟。”一面又不免生出几分疑惑:这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这么摇晃?难道是这船撞到什么东西了不成?
  心中思量着,她手下不停,且与紫鹃雪雁并王嬷嬷一道儿将东西收拾妥当之后,春纤也顾不得那些细致的安排替换等,先与黛玉道:“姑娘,方才那样,只怕是船撞到了什么,我去瞧一瞧。”
  黛玉已然是徐徐起身,却依旧站在床榻之侧,面色犹自带着些许苍白,她只抿着唇想了一回,就道:“让王嬷嬷随你一道儿过去,好好儿问个仔细,究竟是个什么缘故?若这船不好,可得尽早安排才是妥当呢。”
  春纤忙应下来,且拉着王嬷嬷往外头走去。那王嬷嬷极老,不免迟缓些,她虽手脚灵动,少不得也略缓了缓。如此,及等她们到了甲板之上,又是过了一会儿。好在这边上就有两个婆子候着,见着她们来了,忙上前拉献殷勤,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回。
  原来,方才这船还好好儿的行驶着,忽而船老大发现一侧几个暗礁,便忙忙回转,竟撞到另外一艘离得极近的船了。幸而,两艘船的船体都不曾有甚大的破损,不过擦了个边儿,现今已是有琏二爷他们过去支应了。
  因说到这里,一边的婆子还指着不远处船上站着的少年公子,道:“方才那位爷,转眼看过来,真真是说不出来的俊俏,偏又与我们宝二爷他们不同,旁的不说,就那么一双眼睛看过来,只一眼,就看得人面皮都发紧,身板都由不得挺直了。”
  春纤闻言只是一笑,却不免抬头望那里看去。谁知那边儿船上的少年亦是转头看来,四目一对,当即都有些惊讶。且不说那少年如何思量,春纤却不免感慨一声:都说那宝玉生得俊俏,面如秋月眉似墨裁,天然一段风月尽在眉眼,她素来见过的,也是不得不赞同。可眼前这少年秀色夺人,风仪洒落,不让半分不说,更无半点脂粉之气。只是这眉眼之间,大有熟悉之感,竟不知是什么缘故了。
  她这么想了一回,边上的两个婆子已是瞧见了此间情景,忙咳嗽了几声。春纤心下一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便拉着王嬷嬷回到船舱之内,且与黛玉细说一回缘故,见着再无旁人,她便又悄悄着道:“先前瞧着宝二爷生得俊俏,琏二爷也极好,却总有一点儿脂粉气,我便有些嘀咕,怎么天底下的爷们都是一样儿的。今番瞧了那船上的一眼,真真是不同,倒是清朗明澈,竟与旁个不同。想来也是我糊涂了,姑娘们都生得极好,却很是有些不同的,想来旁的也是一般呢。”
  黛玉听得是外男,便有几分不喜,但听到后头,那好为人师的性子又冒出一点儿,且道:“龙生九子,尚且各有不同,何况你我等凡人呢,自然都是不同的……”


第二十章 怜女儿如海细斟酌
  听得黛玉说道一回。春纤含笑领了意思,心中却不知道怎么的,竟有些别样的思量,犹自转换不休。虽说那个少年原与她并无半点干系,但总有几分挂心。难道说,竟是一见钟情不成?
  在心内取笑自己一句,春纤就想将这事儿抛开。谁知及等晚上,她领着小丫头过去取了用小炉熬得粥米并小菜时,边上的婆子却正在说笑,正谈及之前撞船的那个少年。因见着春纤,她们还往前凑了凑,笑着道:“春纤姑娘可是知道?先前那一桩事,琏二爷已是出面了结了。谁知,那一位大爷,竟也与林姑娘原是姻亲,论说起来,也算是表亲了。”
  春纤由不得脚下一顿,一面令随身跟着的两个小丫头将粥米菜肴收拾起来,一面讶然道:“竟有这样的事?那还真是巧了。”
  “可不是。”边上的婆子见状也忙凑过来,近来无事,正是闲着寻些话来说道的好时候,此番有了这样的事,又与林姑娘有那么一丝半点的联系,越加有了兴致,着实探问了个清楚明白:“二爷身边的小厮原是我那外甥,可是在旁听了半日的,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原来,先前那人也是世家子弟,唤作顾茂。其所出身的金陵顾氏,从曾祖而起就有爵位,子嗣又极长进,数代诗书传世,正经的诗礼之家,书香门第。这顾茂于其中亦出类拔萃,竟是于去岁得了探花,可惜天妒英才,好事多磨,就在这当是一番意气奋发之时,偏祖母过世,他身为承重孙,必得归乡守孝。而他的外祖母,便是黛玉祖母的堂妹。
  “原是如此。”春纤听得这话,凝神细细想了一回,便是一笑:若是从这里说起来,那顾茂的眉眼许是与黛玉有些肖似,只是男女有别,自己一时半晌竟不能分辨?心内犹自想着,她面上却是一派笑意,只谢了这两个婆子好生照料炉火,且将蔬果等置办妥当,又与了些银钱,又告诉明日所需之物,便领着小丫鬟回到船舱之中。
  那边儿紫鹃听得响动,便回过头瞧了一眼,嗔怪道:“偏你个小滑头,说是顺带儿透透气,便去了这半日,也不知道有什么闷气须得散了这半日的?”
  “好姐姐,那两个婆子拉着我说了半日的话,因着是新鲜事,我就听住了,没想着就过了这么久。是我不好,这回单单我一个伺候姑娘用饭,你且受用一回,可好?”春纤拉着紫鹃的手来回摇晃了半晌,才在那紫鹃一指弹了额头后,笑嘻嘻地几步跑到黛玉的身侧。
  黛玉见着也轻轻勾起了唇角,略用了一点细粥并些许菜肴,便是搁下了。春纤瞧着这样,不免生出几分担忧来,心下一转,正要提一提那顾茂,凑个趣,忽而想起林如海之病,忙转了个话头,低声劝了几句。黛玉本就担忧林如海之病,兼着近乡情更怯,想着再过些时日,便得归乡,一时思量越重,越加不思饮食,便在此时略多进了一些,也不过小半碗而已。
  紫鹃与春纤见着也不好深劝,只得寻机凑趣,又是与黛玉多添一点细点汤羹等物,却也勉勉强强,只能眼瞧着她越见消瘦,衣带宽了一指。
  好在今番一路南下,也算颇为顺利,又有林家仆妇李嬷嬷等在侧,多有照应,匆匆两月光阴犹如流水,径自而去。却说这一日两船归岸,又有小厮下去采买些东西,便有贾琏派过来的婆子通知:大约后日清晨,便能至扬州了。
  黛玉得知后,一夜辗转反侧,只将将睡了半宿,次日起得迟了些,却是形容倦倦,神思懒懒,偏又两颊泛红,竟有些病弱模样。李嬷嬷原是积年的老人,见着如此,哪里还有不明白,忙令黛玉不可起身,且自将养。后又先与她吃了小半碗细粥,又煮了热热的老姜汤来,配上上等的好红糖,且吃了一碗,捂得黛玉她出了一身细汗,李嬷嬷方松了一口气,道:“这般方才过了一半,姑娘这几日饮食行动间都得仔细,万不能再着凉受冻!”
  紫鹃并春纤忙应下,过后越加仔细,暂且不提。却说贾琏听得回话,说是黛玉有些发热,虽这症儿已是过去,只消将养两日便可,他思量来回,且来回将那甲板踏了几个来回,便令船只徐徐而行,两日行程做三四日。
  如此,待得黛玉将将养好,踏上扬州城,一路车轿而回,正经却是大后日了。
  林如海早已在内院的小书房之中坐着,此番想着女儿归来,心中一面是悲喜交加,一面却不免暗暗将前番所想又斟酌一回。原来,他此番将女儿接回来,一则是每每书信往来,思女之心越盛,偏前次女儿书信所写,细加思量,岳家竟大有不周不妥之处,而仆妇回报亦是有些不合心意的言语;二来却是因着今上越加老迈,太子早亡,底下的几位皇子却是不相上下,夺嫡之事越盛,他这盐政之职越加入了眼,竟是在刀锋之上,举动之间俱得思量再三,又有盐政之事,劳心复劳力,操劳过甚,渐有不支之感,若是一日撒手而去,女儿失恃失怙,又无兄弟姊妹,再无族人,只一个舅家,越加可怜。
  这般而言,自己合该早作准备,总要周全妥当,方是正经。
  他正是思量着,外头一阵脚步轻响,继而便有管家过来报信,且道:“老爷,外头小厮报信,姑娘已是过了桥,正到了门口。”
  林如海霍然起身,因着年岁已将半百,早前又病了一场,猛地起身来,一时眼前发黑,身体晃了晃,边上的伺候的丫鬟并管家忙一左一右搀扶住了,又扶着他到榻前坐下,早有丫鬟倒了一盏茶送到跟前来。且吃了两口茶,林如海渐觉缓过来,便抬眼看向管家,道:“玉儿的一应事物可都妥当了?”
  这话早已问了十数遍,那管家清晨才去有点了一番,此时自是了然于胸,忙躬身应道:“老爷放心,姑娘的屋子早已收拾妥当,一应摆设物件等也都样样安排周全了的。”
  林如海不过多问一句话,且去一去心中焦灼罢了,此时正待再问,外头又有丫鬟回报,说是姑娘已到了。他便再也无心理会旁个事,忙站起身来抬头看去。当下只听得一阵脚步轻响,继而帘子一动,黛玉已微微垂头跨入屋子里。
  他由不得凝神细看许久不得见的女儿。
  说来,今番黛玉着实妆扮了一番,却与平日不同。藕荷色绫袄,只领子上疏疏朗朗绣了几枝红梅,虽那藕荷色略略浅淡了些,到底鲜亮的色调,而底下系着雪色留仙裙,只腰上系着的翡翠宫绦垂下,一点殷虹的珊瑚珠子犹自滚动,越加添了些许鲜亮。如此一身衣衫,倒是将她略有些苍白的脸容衬托得好了些。
  然则,林如海瞧着女儿却只觉得清瘦许多,心中酸痛,次则瞧着略高了些,竟是长大了些,自己却不曾亲眼见着,越加伤感,虽说宦海浮沉,原炼就一番城府心胸,他此时也不免显露出来,且几步上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脸颊,一面已是忍不住落了两滴泪,长长地叹息一声,半日才道:“我们玉儿回家了。”
  声音略有些黯哑,几不成声。
  黛玉见着如此,如何能忍得住,当即双泪涟涟,已是一番哀泣低言。管家见着他们父女如此,忙上前来搀扶。春纤紫鹃等亦是知机的,自是一道儿帮衬,且将他们搀扶到榻前坐下,又是送了两盏茶来,见着林如海挥手令众人退下,方与旁的仆役悄没生息地退了出去,独独留下管家一个。
  且不说屋子之中究竟如何,只春纤等退出来之后,站在门外候着,就听得内里隐隐有些低泣说谈之声。他们虽不敢说话,不免暗中有些思量。紫鹃还罢了,一则因为亦是母丧,心生悲凉之意,二则却是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地细细打量林家的种种,心内亦是琢磨。
  春纤却是不同,旁的不顾,心中且暗自道:若是按照红楼梦书中所写,黛玉归来,林如海早已沉疴难起,竟是一病而终,现今却还能起身,瞧那模样形容,虽有病容,精神却是不差,且风仪洒落,目朗神清,自有一番气度,可见自己先前所想却是没错的。今番,原不是红楼梦书中黛玉该回去的那一年!
  自从她成了春纤之后,先时的记忆竟犹如刻在木板的字,分明清晰,连着小时候的课本都是一字不差。红楼梦她原就翻了数十遍,越加清晰,且因着现今身家性命所系,每每闲暇之时都得研究一番,哪里能不清楚!
  只是这番改变着实有些突然,她便有些不敢置信,现下确定如此,不免生出几分震动,几分喜悦:原来,在她焦灼之外,这一片蝴蝶的翅膀,早已掀起了一道风,自己若是应对妥当,未必不能趁势而行,且为日后做一番安排!
  而在此刻,林如海瞧着女儿黛玉,亦是满心震动,半晌才是道:“那宝玉当真如此?”


第二十一章 舐犊情深两厢为难
  黛玉猛听得如海这般询问,当即微微一怔,一面细细回想先前所说之言语,自觉并无出格之处,不免疑惑,一面依旧言语柔和,十分真切,且与他道:“表哥为人和善,言语温柔,原也聪慧,且难得好性情好礼数的,不说我们这些姐妹,就是底下的小厮丫头们,也亲近他呢。只一样,在学业之上不甚用功,每每为二舅舅叱问。不过外祖母护着,却还罢了。”
  如海听得这话,却是皱眉。他原是世家子弟的出身,又从科举而来,天资自是不俗。然则,于天分之外,他也是勤勉向学而又知世情道理的,否则也不能年岁轻轻,便能一举而成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