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122部分

红楼春纤-第122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合多说,等会儿回与娘娘,必使夏太监往府里一趟。”贾母自知宫中事多,略一点头便领着邢夫人、王夫人回去,又将此事首尾皆说与贾赦贾政。
  “只消娘娘无恙,旁的再不消多愁。”贾赦一听元春无碍,便诸事不理。倒是贾政知道些世情,且与贾母等候着那夏太监过来。不想等了半日,不过一句但凡钱太监所言,皆应承下来的话。
  贾赦诸事无能,贾政素日不善俗务,众人一番商议,先使人投帖,


第一百七十二章 湘云归蒋氏重北上
  “什么!”贾母等俱是一惊,竟不知如何区处。
  好半日过去,屋子里犹自一片寂静。
  贾政素来直率,虽知此事涉及元春日后荣辱安慰,但想着宦官作祟,心里难掩厌恶,铁青着脸立在一边。半日过去,他终究憋出一句:“此事断断不能。”
  “那娘娘怎么办?”旁人也还罢了,王夫人却再忍不得,登时便红了眼圈:“娘娘可在宫里头阿!”
  正是这么个理,不然头前夏太监如何敢向贾家张口?可不就是因为他是元春身边得力的,常被派往贾府报信,已是拿住了把柄。何况如今这钱太监,原是在圣上跟前都有脸面的,若不让他称意,后头暗中使些手脚,只怕元春并贾府皆不得一个好儿。可话分两头,事情虽如此说,但头一回这钱太监便敢张口一二万银子,后头欲壑难填,难道贾府又能得什么好去?
  因此,连着贾母也心下难定,半晌才叹道:“不是为了娘娘,一家子聚在这里作甚么?只是,我们不知宫中境况,娘娘也未必知道钱太监如此。不说这会儿应承,日后那钱太监如何。纵然应承了,若不小心犯了忌讳,与娘娘招来风雨,那又该如何办?”
  这话越发在理,不说众人皆是点头,就是王夫人也登时吞声,垂着脸呆呆立在一边,心里纷乱如麻,只说不得话。好半日过去,底下站着的贾琏忽而出声道:“老太太说的在理,只如今情势急迫,娘娘那里暂时不好说话,不如往那夏太监处打探两句。他素日里常往我们家来,总还有几分情面的。”
  这却是一个法子,贾珍连连点头称是:“现今也只合如此。若那夏太监果真有些权势,与他这一二万银子又如何?素来这些宦官虽然爱财,倒也能办点事。若是能帮衬着娘娘,与了便与了。”
  贾府如今正是依仗着元春,虽说这一注银钱颇多,却也必要拿出来的。因此,一干人等皆无旁话可说,贾琏忙去夏太监处投帖子,回来说与凤姐,道是如此。
  凤姐不由冷笑一声,道:“这一注接着一注的,俱是要官中出的。虽说是为了娘娘,可那到底是太太的骨血,日后咱们又能沾上多少光彩?倒是这家里,怕是越发撑不起体面了!”自与王夫人生了间隙,凤姐又母为子强,有些事情上头越发留心在意。
  “你又浑说,娘娘在宫中,咱们家多有借力,哪里就在这些银钱上头计较了。总是有来有回的。”贾琏却浑然不觉,笑着拿扇子敲了敲桌案:“待后头长生大了,且还有他的好。”
  见说及儿子,凤姐方止住话头,说起府里头的琐碎事体。贾琏随口应和两句,也不十分放在心上。凤姐原要发作,只想到钱太监,不觉又泄气:“罢了,如今说这些也无趣。总要过了这一关,才好再说旁的。”
  正如她所说,贾母等人俱是悬心此事,翌日贾琏且还没过去,夏太监先自过来,听得说事关钱太监,他忙就将里头关卡说道明白,又掂量着道:“那钱公公原是最知道规矩的,等闲要了什么,后头必有回报的,却不是那一等轻狂人。不然前头娘娘也不会说,只依着他的话做去。”
  有了这话,贾母人等方心中平复了三分,又忙现兑了金子,一准儿送到钱太监府中。
  那钱太监原是存了四处栽柳的主意,以备后头自己动了手,落难时也有个帮衬的,方择了几个合宜的妃嫔做靠。头前说着一二万两银子,也不过是随口说来,实则打定了主意,只消不少于五千,收了多少自然也做多少。不曾想,贾府这般爽利,倒教他吃了一惊,又想:到底是国公府第,不比寻常人家瞻前顾后。难怪那贤德妃言行不同,便年岁比圣人略长,姿容于宫中也不过二等,却还能博取妃位,想来也是家教门风之故。
  有了这等思量,这钱太监倒越发有心帮扶一把。后头他一往宫中去,里头一番施为,暂且不提。只旁的且不说,那元春身边常打发来的夏太监等却越发恭敬,自往贾府里去,也不似头前那般寻机敲诈。
  贾府人等见着如此,心中登时越发安稳,又听得元春之病已然痊愈,便将头前一番忧虑搁下,且各归各家。然而此时已然渐近年节,最是要忙碌的时候,哪里就能安稳。不过宝玉等小辈略略能松宽了三分罢了。
  只这等松宽,旁人犹可,宝玉已是在贾政跟前熬了这几个月,此时一松,他便似出了笼子的鸟雀,只恨不能展翅高飞,又想着近来与姐妹走动渐少,便又寻出新文来,必要邀一出诗社。众人见他十分殷切,倒也无可不可地应承了,说要做梅花诗。正自闹着,贾母处忽而有人过来,道是史家来人,请史湘云过去说话。
  “前几日我便得了书信,叔叔婶子道是这一二天必能归京,想来是这会儿到了。”湘云头前便在贾母处看了信的,一听即知,忙起身理了理衣裳,又转头道:“我去去便回,这作诗的事儿,你们必要等我一等。”众人皆是应承,目送她去了,黛玉便道:“怕是有些事儿,不然才回到京中,连着屋舍都要几日收拾的,哪里要唤她过去。”
  “想来是史夫人有话吩咐,方才如此。”探春却不以为意,因笑道:“原都有老太太在呢,林姐姐只管先想一想做诗的事才是。不然回头若做得不好,可是要罚的。”
  众人方重说起闲话来。
  一时等湘云回来,凑了一场诗社,众人皆是含笑散了。
  独有湘云回去后,却有几分愁绪,李纨问了两句,她便道:“原还想着多住两日,不想竟不能遂愿。”李纨便道:“这有什么,过几日使宝玉求老太太,你再过来小住几日,也就是了。”
  湘云听了,方展颜笑道:“大嫂子说的是,原是这么个理儿。”由此说罢,过不得三五日,她果然回史家去了。待她去了,史夫人却亲往贾母处说了一番衷肠话儿,倒不是为了旁个,专为湘云的事:“原说着外放一二年,便自罢了。不想事儿未曾作准,老爷又与我说便是三五年也是有的。我们这样的人家,自然是万事尽忠为上的。只湘丫头这儿有些为难,当初早与卫家有约,待她及笄便出阁,这嫁妆上头像是家具一类的就有些难办。”
  “这倒无妨,我如今且为林丫头做嫁妆,将云丫头的理一理,也是顺手的事。”贾母素喜湘云娇憨,自然愿意与她置办:“就是我这里,也有些体己的东西预备与她做嫁妆的。”
  史夫人忙笑着道:“老太太体贴我们,我们也不敢十分操劳。再有,她的大事早就定了,从前也慢慢与她攒了一些儿,后头一些花费时日的东西,老太太帮着掌一掌眼,便是万无一失了。”由此说定,不出两三日,史夫人便使人送来嫁妆单子,又有里头几样须得贾母掌眼的东西,也是一一回说明白。
  贾母见那嫁妆单子,却是微微皱眉:这嫁妆也薄了一点儿。林丫头与旁个不同,自然不提,就是迎春那里,似也比湘云这儿强出一二分来。纵然如今家计艰难了些,小辈的大事上头,也是万不能渐薄了的。
  只这样的话,她到底是外嫁女,又是老封君,对着侄子媳妇说三道四,也不是个道理。再有,湘云这一桩婚事也是样样妥当挑不出一丝儿不好来。再要说史家的不妥当,贾母沉吟半日,终究还是作罢,只预备后头自己与湘云多添一点儿东西,总与迎春齐平。
  可这样的事,湘云总也听到五六分,一时心里算了算,越发心里闷了一把火,只说不出什么来。待得回去,她便旁事搁下,先寻了针线绸缎,自己慢慢地做起活计来:别的不能,这些个被褥衣裳若自己都慢慢做了,想来嫁妆上也能略略显得好看些。
  由此,纵然贾母使人唤她过去小住,湘云也不似头前那般,一住便是十余日,不过三两日便回去。黛玉看在眼里,便道:“旁人都是苦夏,怎么你倒是苦冬了?这个把月过去,竟比头前瘦了这许多,连着衣裳都松了一寸。但有什么事,我们虽不能,总也能出个主意的。”
  湘云便涨红了脸,呐呐说不出话来。
  只她这一二年与黛玉渐次好了起来,一些个事也能略略说两句。因此,黛玉再逼问两句,她终究含含糊糊着说了两句。黛玉何等心思灵巧,一听即明,她又是在贾母跟前常说话的,知道贾母之意,这会儿听说是为了这个,忙道:“哪里就值当你这般熬神费心了?放心,且有老太太呢。她早便与我提过,必要与你添妆的。我只说那是常情儿,现比着二姐姐的例子,不曾想还有这么一番缘故。”
  “真个如此?”湘云登时心中一松,连连询问。
  黛玉自然一番详叙,又劝她善自珍重。
  湘云去了心头这一桩大事,自然无有不应,且又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处和睦细置及笄礼
  黛玉面上一红,伸出一根青葱细指,往湘云额头点一点,口里啐道:“越发浑说起来了。”湘云见她虽有羞色,神情却不见惊诧,略略一想,便笑道:“老太太果真疼你,这些个事俱是与你说明白的。”
  “却不是老太太,前儿顾丫头与我写了信,里头提了两三句。”黛玉两颊微红,目光流转,口里却不曾应承,只道:“那许夫人,她虽也见过,到底那会儿陌生,又是匆匆十数日的光景,倒也罢了。现今必得要住二三月的,她也有几分不安呢。”
  湘云只是一笑:“这怕什么,只管真心待人,旁人自然也真心相待的。”
  “原也不过陌生,心里又瞧着重了,方才这般。我也回信相劝,想她素日聪敏,自然知道这一番道理。”黛玉说了两句,外头便有丫鬟报信,道是宝钗、探春、惜春并宝玉等一干人过来了。
  两人便止住话题,起身相迎。后头众人一番顽笑,暂且不提。
  只这般光阴流转,转眼冬去春来二三个月过去,那蒋家的许氏便携子扶江北上,一路入了京中。顾茂顾茜早已得了书信,又遣人早早在码头候着。待得车马归来,已是下晌的时候,顾茂仍在官衙里。顾茜听得报信,忙起身出了屋子,早早立在院门口候着。
  足有一盏茶的光景,她方见着许氏蒋昀母子的身影。
  许夫人见着她,目光一柔,满脸皆是笑,上前一把拉住行礼的顾茜,略说了两句寒暄的话儿,便嗔道:“如今乍暖还寒的时节,你怎么在外头等着?女孩儿家身子弱,最是要仔细将养的。”
  顾茜忙笑着应承,口称婶娘,又笑道:“不过略等一等,也是小辈的礼数,哪里就将我冻着了。”说罢,她又问蒋昀好,且往屋子里让。
  许夫人见她越发从容,言行有度,心里暗暗点头,面上笑意深了三分,只拉着她的手往屋子里去。蒋昀并几个丫鬟婆子皆是跟随在后,眼见着两人越发说得入巷,不免也心中松快,端是一团和气。
  而后顾茜又令仆妇洒扫安置,自己则置下酒菜招待,且做陪客。
  她这些时日也是卷不离手,十分用心,此时与许夫人并蒋昀说话,端是顺遂流畅,言谈又有一番自己的主意。母子两人见着,俱是暗中赞叹:这短短一二载光阴,就能如此,这丫头不愧为顾家血脉。
  有了这等心思,许夫人心里对顾茂婚事的一二丝不满也尽数消去——便是那林家姑娘一事,稍有不妥,想来也不过是些俗事成见,断不会使他们兄妹生隙的。由此,待得后头顾茂归来,许夫人也一丝儿话风不曾显露,只照旧做慈母神态。道是
  蒋昀深知母亲心思,回头与顾茂独处时,不免问了两句:“许婚林姑娘这一件事,如何办得这般急躁?”须知道,顾茂父母亡故,但凡有些大事,特特是家里的,总要去信蒋家的。当初认回顾茜一事,便是如此。
  “时机稍纵即逝,如何能耽搁了?”顾茂原也是在蒋家长大,略略犹豫片刻,便将前因后果细说明白,只将一些细微之事掩下:“原我看中了林姑娘,偏情势如此,不得不为之。”
  “大妹妹又如何说?”蒋昀却不如他所想那般释怀,反倒有几分恼色:“究竟有前面一段故事,便她们素日处得好,可陪嫁的那些丫鬟仆妇,未必如此。何况日后若要走动起来,大妹妹脸面上未必过得去。”
  顾茂微微一怔,便笑着分说道:“若说这个,却是大哥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