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春纤 >

第117部分

红楼春纤-第117部分

小说: 红楼春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又说了两句闲话,不过笑问官衙如何,又道家中境况。
  顾茂原知道她的性情,虽分明晓得今日她去见了那林姑娘,但见她含笑以对,心里便有六分安稳,又知事涉紧要,竟也压住了一字不提,与她说些琐事。一时又有小丫头回话,道是晚饭布置了。他们用了饭,又漱口吃茶,方转到书房里头去。
  头前几番整治,又特特立了规矩,如今顾家里书房是一等紧要严密所在,两人心内自都明白。待得丫鬟上茶退下,关了门他们便说起今日事来。
  顾茜也不隐瞒,一五一十道明黛玉言语神态,只心中几句话,到底不曾明说:虽在旁人眼中,黛玉如此,已然算是应诺,只是女儿家脸面,总要矜持罢了。但依她看来,黛玉之心,正如她所言,二分感激,一分懵懂,却并无情意。也是,照着书中看来,这不过是世间又一桩金玉良缘般的求亲,便有十分尊重,到底不是她心中的木石前盟般的真情。
  可惜于这世间,真情难得,就算有个宝玉,且还有贾府、王夫人这一等要应付,他又无担当,如今黛玉又远着,竟还罢了。至如旁处,这真情两字又哪能数面就定下的?既如此,还是照着世情,投桃送李得好。
  至如真心,也须得真心换!
  她这般心思,不曾言语。然而顾茂与她兄妹年余光景,本性细密,又十分关切,深知她待黛玉之心,一眼看去,便猜出她留有余地,怕还觉得自己颇有不足。对此,他也只一笑,双目深深:“林姑娘之意,我已是明白,她既无深情,却也有几分好感,并不抵触此事。既如此,我在不伤及她分毫之下,必全力以赴。”
  顾茜沉默片刻,到底不曾反对:毕竟,顾茂并黛玉两处皆有数面之缘,又因自己颇知彼此性情人品,也有三四分如意,总归比旁个好的。只是,他究竟要怎么求亲,方能得贾家应允?
  头前郑家郑文成、陶家陶藉,俱是一时之才,且有父母家族做依仗。论说起来,顾茂人品才干虽胜过,可父母家族等处却大有不如。依着如今世情看来,总算起来,他还多有不如。那郑文成的母亲唐氏执意不许,也还罢了,后头的陶藉可是十分人才,贾母犹自不许,他又有什么把握,竟就能成?
  由此,顾茜便问道:“林姑娘这一处且不说,贾府史太君可是一心亲上做亲,哥哥真有把握?”顾茂轻笑一声,垂下眼帘敲了敲了案几,因笑道:“妹妹原不知道这等大家族,最是能权衡利益。虽说那老太太看重林姑娘,可能越过那贾宝玉?至如旁的,更不必说了。只瞧着先前贤德妃如何入宫,便一目了然!”
  此言罢了,顾茜便略有所觉,知道大约也就利益两字,也不再多问,只照他所言,明日就备下礼单。后日休沐时,顾茂果拿着礼单并东西,一并往贾府去。
  贾政出面相待,闻说是求亲,他也不由吃了一惊。半晌过去,他方踟蹰道:“虽说我那外甥女父母亡故,我身为舅家必要为其安置。然而家慈怜爱非常,外甥女一应大事,须得她老人家应允做主,方是道理。”
  “此番冒昧登门,原因父母长辈过世,无人主张,方才唐突相求。”顾茂知道,这样的事,哪怕这贾政十分愿意,也没有一求即许的道理。因此,他也温文和煦,犹如春风:“自来一家有女千家求,小辈告知一声,若是得蒙青眼,后头自然要照着规矩礼数,方才是正理。”
  贾政点头称是,便将此事搁下,又略略说了两句政务,便专将些经史诗书一类拿来言语。顾茂读书二十余年,


第一百六十五章 虑局势贾母生思量
  想到此处,他不由再打量顾茂一眼,见他人品俊秀,气度风流,心下一时意动不已。
  因此,待得顾茂告辞离去,贾政独在书房里思量半日,终还是往贾母屋子里去:黛玉的婚事,他这做舅舅的面上能做八分得主,可实说来,却连二三分也无。若老太太始终不许,他这做儿子的怎能违逆?然而今番事情非小,干系一家子日后的生死荣辱,说不得便要劝一劝老太太。
  贾母原是小眠半个时辰,预备往院子里走一走,也瞧瞧景儿的。不曾想贾政过来,她便令人沏茶来,又问贾政:“可有什么事不曾?”
  “却有一件为难的事,须得禀告母亲,方好作准。”贾政往丫鬟那里看一眼,方回道。见他这般神态,贾母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当即屏退一干丫鬟婆子,细问缘故。
  贾政方将顾茂求亲一事娓娓道来。
  “若知道有这么一出,先前探丫头不合早早许了。”贾母沉默许久,方吐出这么一句话来,然而面上却不见悔色。只这一句,贾政便知内里意思:探春身份略次一等,原配不得顾茂的,老太太分明知道,却将她提出来作伐,可见并不想许婚。
  可这等宛转相拒,旁的事也还罢了,今番事却不能立时依从的。
  沉默半日,贾政方吐出一口气:“母亲,且不说探丫头再好,也是庶出,比不得外甥女儿的。我依着素日看来,她品貌双全,犹在探丫头之上。只那顾家分明求的是外甥女……”
  后头的话他没有再说下去,贾母却也明白:求的是林黛玉,偏要与贾探春。不论孰高孰低,到底不合式的。
  可这明白归明白,贾母心里却十分不喜,因皱眉道:“他顾家相求,我们便必要许了不成!玉儿是我心爱的,我必要与她择个样样如意的,后头闭了眼,到了下头方能见你妹妹。不然,到了下头她问我这个母亲,我又怎么回?”
  “那顾家儿郎,原也是人才出众,并不辱没了外甥女。否则,先前他如何能考取了探花?细论来,一般也是江南大族旧人家,又是读书上进,心性手段更是一时之选。”贾政细细说来,依他看来,贾母有意亲上做亲,原是老人家的心思,实算来,宝玉黛玉一娶一嫁另择了姻亲,未必不好。旁处不说,宝玉比之顾茂,实是多有不如。由此,他便将顾茂言行举动一一道来,又言前程:“现今虽年轻,已任都察院经历,又入东宫,真真是前程远大,翌日说不得与妹婿旧日相仿。若真能结为姻亲,彼时翁婿两人,必成一段佳话。”
  至如现今贾家危机,先前他往史家、王家两处走动,考量着顾茂是否有针对仇恨之意等等,他却分毫未提。这些事,贾母先前听了几回,又是极精明老练的,哪里不明白里头利益。须知道,先前顾茂能掀翻一干要员,还自家清白,如今便能借机生事,与如今日渐消磨的贾府等几家重创。这还是如今,若是他度量时局隐忍下来,日后再生事端,还不知会到什么地步!
  贾母不由沉默下来,好半日过去,她方问道:“史家、王家两处可有什么言语?”
  “母亲,如今那顾茂已是得了圣上青眼。他又是自小经历过劫难的,谨慎细密,否则岂能扳倒那一批大员,自家非但屹立不倒,且有进益?”贾政知道她犹自存了执念,不免再三相劝,也是真心实意:“妹妹妹夫早亡,独有外甥女儿一点骨血。母亲极痛爱她,我这做舅舅的,也是一般无二的。就是先前母亲有意亲上做亲,我只恐宝玉匹配不得,想待他进益了再做定论,实则心里已是许了的。只这些年细细看来,宝玉虽聪敏,却秉性文弱,也须得人督促上进。外甥女身子弱,怕是担不起,倒不如两处各个娶妻择婿,竟还两下合宜。”
  这话虽是出自肺腑,怎奈贾母心有执念,哪里能就此割舍素日念想,当即摇头:“宝玉这里你瞧了数年光景,方改了前番思量,怎这顾家小子没几面,你倒定了主意?这样的大事,断不能几句话就落定的。你原瞧着里头好处,也须细想才是!”
  这话大有指责之意,贾政忙躬身作礼,双目含泪:“母亲,实是事关紧要,须得早做定论阿!”
  贾母见他这般情状,心里也不由生出几分灰心,好半日过去,方捶了桌案两下:“旧日我听说一句话,‘娘舅娘舅,没有娘便是舅。’只说是话糙理不糙,不曾想这话竟不准。罢罢罢,你跟你媳妇都是一样心思,我这隔辈儿的能说什么?只玉儿她是我心爱的,再不能两句话就定下大事!你既说那顾家小子好,我便使人打探,要有一丁点儿错漏,再不能应允!”
  说到最后,她声音虽不高,却极肃穆,颇有斩钉截铁之意。
  贾政忙点头称是,心里却是一松:那顾茂原是一等人才,自己并无夸耀不实之处。且老太太虽言语谨慎,到底松了口。后头自己再劝说几回,自然妥当。
  他做此想,贾母却满心不愿。只她原是世情练达,虽因年老生了执念,利害轻重四个字却是分毫不错的。待得贾政回去,她垂头沉思半日,便先寻了心腹婆子去外头打探,又下了帖子请史鼎夫人,预备从她那里也探问一番。
  这一番施为,虽是瞒着人的,也是敲打叮嘱再三,原无人能探问明白的。然而贾政也不消多问,只从王夫人处略略问两句贾母房内的动静,总能猜出二三分。他既是知道,王夫人也能猜出二三分来——怕是有什么事了。不过也就这一点儿,旁个再问不出什么。
  只王夫人心内不免存下一点疑虑,后头经心不提。倒是黛玉,原是深闺女孩儿,断没有打探这些的道理,也无处问去,闷闷思量两日,却不曾听到什么消息,且生出几分疑虑:既是有心,如今怎一丝儿声响也无?若说里头难处,顾茜那丫头必是明白的,再没为此犯难的,难道真是有什么把持,须得慢慢筹划?
  想到这里,黛玉倒有几分不安,唯恐为着自己这一件事,却让舅家生出什么事,彼时要闹出来,岂不是几处皆没脸?偏头前短短数日内出去两回,如今虽已入秋,却还有几分暑热未消,再出去,怕是不好张口。
  她这般思量时,贾母使人请她过去说话。
  来的是琥珀,她满脸皆是笑,一双水眸弯成月牙:“姑娘,老太太立等你过去呢。我瞧着,竟不似往常模样,怕有些事儿的。”
  黛玉素日与她有说有笑,这会儿却有几分怠懒,只曼声应了一句,又令紫鹃略理一理发鬓,自己弹了弹衣袖,就自过去。琥珀心内一动,只觉她有一丝儿异样,不免想道:难道林姑娘竟知道那件事了?可老太太使娘并冯妈妈去打探,又再三告诫了的,连着自己也是家去的时候无意听见一声,不敢与旁人说的。她又如何知道?想来是旁的缘故罢。
  想到此处,琥珀也不再思量,只笑着上前搀扶,将黛玉送到贾母屋子里。
  贾母正自歪在那里,心里还有几分犹豫。
  她近来细细打探过,那顾茂除却父母缘浅,家族无力,旁个果然与儿子贾政所说一般无二。且说着容貌性情,才干能耐,竟不下于林如海。先前史鼎夫人说起来,满口皆是赞叹,只恨女儿且小,湘云又是早早订下了,没个做姻亲的缘分。
  论说这般人才并不辱没黛玉,婚事又是于府里大有助益,她断没有拒绝之理。然而千好万好,一等想到宝玉之处,这一番好处便有不足。这两个玉儿自来亲近,原是亲上做亲的一对儿。偏有个薛宝钗从中作梗,竟无能匹配。头前她也曾想着作罢,与玉儿择良婿,至如宝玉,那甄家姑娘甄柔也大约能配得上的,倒还罢了。
  可甄家忽而就抄家灭族,一干女眷皆被发卖出去,哪里还有什么甄柔不甄柔?彼时她庆幸未曾真个定下婚事,现下想起来,却不免嗟叹:没了这甄柔,又让黛玉丫头另行聘嫁,宝玉又该怎么办?真要让儿媳妇做主,竟选那薛宝钗不成!
  一番思量,贾母犹自难定,黛玉却已是到了。
  “玉儿来了。”贾母见着她,不由唇角含笑,招手唤她过来紧靠着自己坐下,又满脸满身摩挲了两下:“今儿有极好的桂花糕,我瞧着你午饭也用得不多,正可尝尝味道。”
  黛玉笑着应了:“原是照常的饭量,哪里少了?您但有好东西,便偏着我呢。”
  祖孙两个如此说笑两回,边上丫鬟便端上四色新鲜茶点,又有梨汁、杏仁茶。黛玉便先奉与贾母,眼见着她用了,方用帕子托着吃了一块桂花藕粉糕,吃了两调羹梨汁,旁的没有再动。待得用罢,贾母又吩咐这些散与丫鬟,将


第一百六十六章 言分明黛玉情切切
  黛玉闻说,不由吃了一惊,挺直背想了片刻,便道:“这样的事,我怎么知道?原是老太太并舅舅们做主的。”
  她这话不偏不倚,正是道理。
  贾母并不在意,却是将她面上诧异之色放在心上,只说那顾家倒还知道些道理,并不曾借着那顾茜透出消息。也是,到底是旧人家,断不能做那等没规矩礼法的事!
  只这么一来,倒是不好施为。
  贾母心里度量,面上依旧一片慈和,又伸手拉着黛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