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青山记事 >

第38部分

青山记事-第38部分

小说: 青山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兄,还是先要恭喜你一声即将添丁!”吴远安拱手道贺。

    钟亦文就知道吴远安他们住的离他那么近,肯定知道秦非有了身子的事情,没有立刻上门也是避讳而已,现在看来果然是如此:“吴兄,你就这么随口说说一点表示都没有吗?”

    吴远安难得的笑了起来:“钟兄,你什么没有,还需要我送什么吗?要不送你一幅字,要不要?”

    “要!为什么不要?吴兄你的字好,说不定哪天吴兄的字也成了天价,到时我就发了!”钟亦文一点也不介意和吴远安开着玩笑。

    “钟解元,听说你昨日看榜之后归去的途中,被一群哥儿拦着送丝帕香包,可真是好运气啊!”一个举子突然起身高声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钟亦文昨天被哥儿拦着送东西的事情,在座的不少人都是听说过的,虽然很多人艳羡不已,却还真的没人敢真的当面说的。毕竟这事,虽然说起来好听,但钟亦文是一个有家室之人,终究有点损害名声。

    钟亦文大大方方的点头承认:“是啊,这事不是每回乡试的时候都会发生的吗?听说还有人故意雇人来送东西的,我还有点莫名其妙,没花钱也被人堵了。不会是你们哪位花了钱,人家却错当成我了吧?”

    下面的举子们立刻哄堂大笑。钟亦文说的不假,还真有人故意花钱雇人来干这事的,不过事后就被人家给捅了出来,变成了一个大笑话,但那毕竟只发生过一次。

    不远处又有一个举子站了起来发言:“‘竹君子’听说你在扬州的时候,经常去喝花酒,还得了一个花花公子的名声,最后被人家给退了亲,到底是真是假啊?”

    “兄台,你是扬州的吧?不然不可能这么清楚我?”钟亦文微微一笑,“这事我还真干过,十五岁中了秀才之后,觉得自己很出名,天天有人邀我出去玩,很了不起,我就跟着去啦。结果就有了一个花花公子的名声,还自以为很光荣,年少无知嘛。”

    不少举子都笑了起来,年少轻狂的时候,谁没干过一两件荒唐事。

    “我阿么当时拦着不准我去,我还不答应,天天偷偷跑出去。有一天,我阿么就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去花楼那样的地方?我就回答,那里有很多美人。然后我阿么直接给了我一个镜子,要看美人看你自己就好了,还用得着去那地方,那里有比你自己好看的吗?然后,我就顿悟自己亏大了,我哪是去看美人,分明是送自己给别人去看的!”钟亦文的话半真半假,却让下面的人成功笑翻了天。

    原本觉得钟亦文清高难以接近的,也对钟亦文有了一个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还是钟亦文敢拿自己的容貌要说道,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让他们觉得钟亦文不拘小节。

    钟亦文接着解释:“至于退亲的事情,我可就真的是无话可说。十五岁我中了秀才,家中奶阿么就帮我定了一门亲,听说是那家主动请上门的,至于是哪家哥儿长的啥样,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清楚。后来我阿么病重带我回到祖籍老家,那家又上门退了亲。于是,我就莫名其妙的定了亲又莫名其妙的被退了亲,到现在还要莫名其妙的不停被人拿出来说道。”

    “那退了你的亲的人家,怕是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吧?”一个举子出言打趣。

    这话够绝,立刻引起下面所有人哄堂大笑。就是钟亦文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钟解元,听说你以前和你夫郎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还在外面和别的哥儿有私情?”又一个举子起身出声,这位不用怀疑,肯定是扬州的。

    钟亦文一副无奈的模样:“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关心我的感情和生活,先谢谢大家啦。不过,那位兄台,你一定是没有听到过正确版本,对不对?这事早已经澄清了好不好?你还来翻旧账!”

    “怎么回事?”下面有人起哄,“我们要求听正确版本!”

    “正确版本!”

    “正确版本!”

    下面的人直接吼成了一条声,让钟亦文真的是哭笑不得,你们可是新科举子啊,不是什么八卦人士,有必要这么敬业吗?

    “钟兄,我们也很好奇,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李章的脸上直接写了两个字,八卦。而他的身后,其他几个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求解释。

    钟亦文无奈的举起手,让整个场内线安静下来,然后才开口:“我是真的不想解释这事情,毕竟关系到不少人,也关系到我们宗家的名声。”

    “什么事情这么严重,已经关系到了宗家的名声?”突然有人从外面插声,随后十几个人跟着走了进来。

    所有的学子一间,立刻起身弯腰拱手行礼:“参见大人!”

    来的正是今晚大宴的主人,青州乡试的主考官们以及青州、扬州、徐州三个地方的知府和同知,另外刚刚开口说话的却是本届乡试的巡查官员陆伯年陆大人。

    陆大人五十多岁的模样,身材矮小消瘦,但精神却是非常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像是能够洞察人的内心。陆大人公正廉明作风正派且才华横溢,在燕国的学子们中央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只因陆大人祖籍青州,所以才会同意来参加青州乡试的新科举子大宴。

    陆伯年的眼睛扫过钟亦文等今科前十的举子,然后对着后面的人点点头:“这次选□□的人才非常好,都先坐下来吧!”

    有了陆大人发话,所有人这才重新入座,不过这回他们都是坐的端端正正,一点也不像之前那样毫无形象,七倒八歪的,现在甚至连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整个场内的气氛一下子就严谨了很多。

    主考官之一的江大人,平时和陆大人的关系不错,且官职不低,所以在陆大人没有开口的时候,主动询问:“刚刚你们不是正在交流什么事情的吗?怎么突然停了,讲的什么,也让我们一起听听。”

    全场一片静寂,钟亦文自己不可能主动开口提自己的事情,只想赶紧将这话题扯过去算了。但是,十几个大人明显不想放过他啊。

    最后,李章憋不住起身解释:“各位大人,刚刚我们是在要求今科的解元钟亦文钟亦文,解释那个正确版本。”

    “什么正确版本?”

    李章,你的话根本就是想要留着悬念给人家询问好不好,现在江大人他们果然全都来了兴致。

    钟亦文知道自己也别想再躲下去了,干脆起身回答:“各位大人,是我和我夫郎秦氏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有兴致想要了解一下。因为之前有传闻说我俩感情不好,我说这有正确版本,结果大家就想要我解释清楚。但这事关系到我们宗家的名声,还真不能随便乱说。”

    “没事,你就讲讲吧,我们就当听个故事!”江大人果然不肯放过这个事情。

 第54章 放榜(六)

    陆伯年大人也有点好奇,开口到:“我看钟解元长得是一表人才,能得解元才华学识必定也是不错的,被人拿来做一些坊间传闻也是情有可原。既然事情不是如外界传闻的,钟解元不如乘此机会给我们解解疑惑。就像江大人所说,我们只当是故事,不会追究其他!”

    陆大人的话说的很实在,没有一点偏颇,对钟亦文的之前的事情用了一句坊间传闻来形容,算是帮钟亦文澄清了一回。

    钟亦文岂能不知道这陆大人的好意,立刻行礼到:“既然几位大人你们都这么好奇,我再推脱就有心虚之疑,就豁出去讲述一下这正确版本吧。说起来惭愧,这事是我和我阿么回到祖籍养病期间闹出来的。有个哥儿想要勾引我,你们也知道我年少不经事曾经疯玩过一阵,所以第一回看见那哥儿我就知道他其实是个暗娼。”

    钟亦文的话不但让下面的学子们吃了一惊,浮想联翩,就是陆大人他们十几人也是一惊,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不是他们这些人有胆量敢当众说出来的。联想到刚刚钟亦文说会影响宗家的名声,怕这哥儿就是这宗家之人吧。

    “这事错在错在我一时妇人之仁,怕坏了人家的名声,也怕坏了当地的名声,所以就一直替他隐瞒没有说什么。结果,那哥儿却到处编排我,慢慢的有了传闻说我和那个哥儿有私情,导致我和我夫郎秦氏不合的等等。偏偏那个时候我和夫郎刚刚成亲,年纪不大,两人有矛盾在所难免,闹的严重的时候还一度要休夫和离的,这传闻就被慢慢的做实了。等到我和夫郎的关系和好相敬如宾,那哥儿又出来蹦跶,弄得我找长辈来对峙都说不清,甚至他还要讹诈我一千两银子,忍无可忍我只能说出实情。”钟亦文一脸的无奈,一副受害人的模样,还有一点惭愧,“正确版本就是这样。”

    被人逼到如此份上才进行反击,这钟解元不是脾气太好,就是太过迂腐。宗家的名声要,难道自己的名声就不要了吗?对于那个敢去做损害宗家名声的哥儿,就应该早早的揭发。

    不过也有人人佩服钟亦文的,为了宗家的名声宁愿自己承受委屈,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那些大人们倒是没有了话说,这样的事情怎么评价都不对,还不如就像一开始说的当一个故事听完就算。

    不过,徐州同知却突然笑了起来:“钟解元的事情,倒是让我想起来一桩传闻。”

    不管徐州同知怎么会想到在这样的场合说起传闻什么的,但是对于他能帮着转移话题,钟亦文却还是感激的。

    徐州同知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自顾自的说起来:“这传闻是说有一个年青学子和一户镖局人家的哥儿青梅竹马,长大后就结了亲。结果,这学子是一个有才华的,年纪轻轻就一路科考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终于一朝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名扬天下。这之后就应该有人怀疑是不是学子会抛弃家中的夫郎?可偏偏学子对家中的夫郎一直恩爱有奖,两人幸福的过了两三年。但是和钟解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这学子之后也被传闻有某家的哥儿有了私情,事情还越闹越大。不得已,这学子迫于名声压力只能将那哥儿娶回家,还做了平夫,和原先家中的夫郎平起平坐。”

    徐州同知的话说到这儿,有人眼尖的发现,徐州不少学子的脸色都开始变了。很多人开始怀疑,这事难道是真的,下面开始猜测,这学子是谁。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后面的发展,徐州同知却是突然转了话题:“所以,我就是想劝诫钟解元,名声一事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为了名声去做什么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否则将来后悔莫及的只有你自己。怎么样做会是好名声,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就像钟解元遇上的事情,钟解元选择这样做,有人会觉得你没有顾忌自己的名声;但是若你一开始就揭发,怕就会有人说你没有顾忌当地的名声。只要自己坚持无愧于心,就该理直气壮去面对任何流言蜚语。”

    钟亦文知道徐州同知提起这事绝对是有目的的,但是他对徐州的事情不熟,也没听说过这传闻,只能当做徐州同知真的是在告诫自己,起身行了一个礼:“多谢大人劝诫,钟亦文必当铭记于心。”

    “哈哈哈~”陆大人笑了起来,“今天我也算是长了一回见识,听到了两个坊间传闻,不虚此行。哈哈,不过,我们是不是忘记正题,开宴吧!”

    随着陆大人这句话结束,场边立刻有一排排的下人端着酒菜上来,然后一份一份送到各个举子的面前,这才是真正开始晚宴的节奏。等到酒菜全部摆放好,所有举子起身举起酒杯整齐的敬礼,连着陆大人在内的十几个大人也一起举杯回礼,晚宴正式开始。

    这里接下来就是举子们的主场,中央的空地上已经有举子轮流上前展示才艺。有人抚琴有人绘画有人书法,算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想要将自己的多年所学趁此机会,展露一番。

    东部考区向来人才辈出,所以举子们的表演让那些主考官们连连点头叫好。

    这也是燕国的规定,为了避免各地营私舞弊,也为了避嫌,所以乡试的主考官都不会是这个地区出身的官员。所以,这些其他地方的主考官才会如此惊叹。

    到了文才展示对对联的时候,全场的举子们都快要闹翻了。

    “……我的上联是:少水沙即现。”

    下面立刻有人起身:“是土堤方成。我的上联是:蚕为天下虫。”

    “鸿为江边鸟。我的上联是……”

    一连串的拆字对联下来,让所有的学子们也摸着了规律,甚至后面会出现一个上联无数下联出来的情况。

    直到李章对出一个对联后,出了上联:“风吹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