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如意书 >

第79部分

如意书-第79部分

小说: 如意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本就是苏州之人,如今见整个苏州府内,乃是一片人间惨景,自然也是心痛万分。他见谢树元是真的将黎民百姓放在心中,也是感动至极,立即说道:“大人请放心,下官定是将话带到,一定会请姜总兵救救苏州府的百姓。”

待那人要走之时,只听谢树元又将他叫住,咬着牙关说道:“若是姜总兵还是不肯出兵,你只管对他说,谢某将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是日后朝廷追究起来,谢某定会一力承担。”

古代皇上对于兵权的看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些总兵虽是一方的军事长官,可是在没有上谕的情况下,他们等闲也是不敢调兵的。不然这后果,轻则是掉乌纱帽,重则只怕会危及身家性命。

待这人走后,谢树元便又环视了在场众人说道:“如今苏州城的情况,诸位也是看在眼中的。大家都是儒门学子,学的都是忠君爱国为民之道,如今这样的情况,无需本官赘言,诸位也定会尽心尽责的吧?”

“请大人放心,下官等人定会竭尽所能,”众人纷纷起来。

谢树元便让他们赶紧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分头去行事。如今情况自然是紧急,但是越是这样的情况之下,便越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救灾计划。

不过他们如今也只能先拿出一个大概的计划。

好在这苏州府的最高长官便是谢树元,又遇到这样情急的情况,一切都由他说定。而他下的第一个决定便是,打开贡院,让失去房屋流离失所的百姓进入避灾。

可是打开贡院又不仅仅是件小事,这毕竟是学子考试的地方,在学子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今这么一帮流离失所的难民进入,若是破坏了贡院,只怕那些学子会闹事啊。

不过谢树元却力排众议,一定要打开贡院。在未降雨之前,谢树元便听衙役回禀说道,城北与城西两处地方,只怕有七成的房屋倒塌,不能居住呢。

那时候还有官员在劝阻谢树元,可这大雨一下,谢树元便是立即下了决定,开贡院。

此时城北大片房屋都已经倒塌,原本还在挖掘自家房屋的人,被这忽如其来的大雨下的自然只能去避雨。这些百姓本就贫穷,身上的衣裳原本只堪堪够避寒,可是如今这大雨一降,大部分的人已经冷的是说不出话了。

这青壮年男子还好,那些老人孩子还有身体孱弱的妇女,如今已经抖的面色铁青。而那些先前被砸伤又没得到及时救治的人,这会眼看着就要不醒了。

在屋檐下躲避的人群中,不时能听到有人呼喊亲人的声音。

就在一个母亲焦急地拍着自家孩子的脸颊,喊道:“狗儿,狗儿,你醒醒。”

可是这孩子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唇已经变得青紫,眼看已是进气少出气多了。旁边是孩子的父亲,他揽着同样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看着妻子将还不过一岁大的儿子抱在怀中,可孩子却已经没了回应。

他紧紧地盯着儿子,咬着牙关,就在此时他妻子突然哀嚎一声,那悲鸣声实在让听着落泪。

这男子眼见自己孩子没救了,痛苦哭嚎道:“老天爷啊,你怎么不给我们一条活路啊。”

他们避雨的这处也是一户人家,只是这家人的房屋稍微坚固些,可屋顶上也是破了一个大洞。原本不过几口之家,因着主子好心,已经收留了近百人之多,大家人挤着人人靠着人,竟是连一点多余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听到这个父亲的哀嚎之声,不少人心中生出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可这小小的三间屋子里,并不只有这一个孩子啊。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官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救咱们,如今咱们如果不想些法子,只怕是大家都活不成了。”

这些人刚遇了灾,心头都憋着一股气,听了这话只见众人纷纷附和,问如何自救。

“那些大户平日说的好听,捐钱造路的,可如今这样的大灾,他们反而各个关紧了家门,”只听有个不忿地声音说道。

众人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心中的那口憋闷一下子变成了对这些富人的仇恨。他们不敢怨怼官府,可却敢对这些富户下手,况且他们这样多的人,也是为了活命,便是日后追究起来,也是不怕的。

于是其中的一群男子便是起身,而在这些的带领之下,大部分人都起了身。

*******

苏州府的衙役都被派了出来,往城北和城西跑得是多数。他们如今要通知这些百姓,去贡院中躲避,而官府已经开始开仓了,只怕今晚就能拿出米粮来做粥了。

其实这些苏州百姓也是遇到了谢树元这样的布政使,连上谕都没有,就敢开贡院,敢开仓救灾,拼的不过就是一股爱民之心。

不过此时已经有一群人聚集在城北几个富户家中,原来并不是只有一处受灾的灾民是这般的想法。有些灾民的处境更加的可怜,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其中有一家便因为抵挡不住,大门已经被撞破,那些难民犹如饿狼一般地扑进了家中。不过这些难民倒也还有些理智,只在前院待着,并未进入人家的后院。可就是这样,主人家也觉得是*啊,便赶紧让家丁去找官府衙役过来。

这些衙役本就在找灾民,如今有灾民聚集在此地,便赶紧过来。

一进来后,他们便大声喊道:“大家伙儿不要着急,咱们布政使谢大人,已经决定开放贡院让大家进入避灾,而且也会立即开仓放粮救济大家。所以请大家不要在这里,跟咱们去贡院吧。”

“你说谎,没有朝廷的下旨,他怎么敢开仓放粮,”有些人是经历过水患的,知道官府开仓放粮很是有些麻烦,怎么可能这么快便放粮呢。

原本有些听了此话还觉得有救的百姓,如今又听旁人这般说,一时筹措不已,也不知是跟着这些衙役走好,还是不走好。

“就是,他们肯定是想将咱们骗走,大家伙可不能信了他们的话,”又一个激愤地声音怒道。

其中有个衙役叫陈三的,原本就是城北的人,如今一听便立马说道:“想必这里应该有认识我陈三的人吧?我陈三也是出身城北的,同大家都是邻里乡亲,我不会害大家的。我陈三在这保证,这回开贡院是谢大人亲自说的,开仓放粮也是大人亲自说的。”

这个陈三为人颇有些侠义,不少城北的人都受过他的恩惠。一听他这话,便有人立即出来说道:“我相信陈兄弟的为人不会骗咱们的,我跟着你走。”

人群素来有从众心理,有一个出面了,便有第二个,紧接着便有不少人愿意走。那富户本就希望这些人赶紧走,见有些还不愿意的,便立即说道:“我也是咱们城北的人,如今见诸多乡邻受灾,怎能不伸出援手。我捐出五百石粮食给大家。”

这富户的话立即得到了众人的称赞,有人赶紧拍掌称道。

因着这里面有不少婴儿和老人,富户又让人将家中的蓑衣和油布伞都拿了出来,给大家使用。于是众人便跟着陈三还有另一个衙役前往贡院。

这样的情景,在城北和城西不少地方发生。

而同样的骚乱也在西鸣寺发生了,秋水走了许久都未回来,萧氏正要派人出去看看,便见那丫鬟急急回来说道:“太太不好了,那帮人往咱们院子里来了。”

别说是谢清溪吓了一跳,便是连萧氏都惊得站了起来。

第59章赈灾开始

第五十九章

谢清溪看着窗外依旧气势如虹的大雨,雨势太过铺天盖地,似乎要将这世间一切的声音都遮掩住。

那小丫鬟本吓得不轻,此时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的,就连萧氏都略有些着急。可是越是众人盯着她,她便越发地紧张。

还是谢清溪走上前,缓缓说道:“你先歇口气,再好生说话。”

“谢小姐,”这丫鬟平复了一下心情,便立即说道:“也不知是谁带回来的消息,说山下的路被巨石堵住了。大家本就着急,如今一听便更加焦虑,怕在山上饿死。”

待听她说清楚了,众人才松了一口气,原想着哪里来的难免,原来就是在佛殿之中避灾的百姓。

萧氏一听秀眉一皱,缓缓说道:“古来佛寺都有份收留灾民,这些人若是回家的话,只怕家中都已经倒塌,还不如留在这寺庙之中更安全些。”

“只是怕寺中并无足够的粮食供这样多的人吃饭啊,”谢清溪倒也能明白这些人的担心,只是他们往这边冲干嘛,难不成她们来上香还带着整车的粮食不成?

“西鸣寺乃是苏州的大寺,香火旺盛,每年都有施粥,我想寺中的贮粮应该不是问题吧,”萧氏到底是有见识的人,这种时候还能冷静地分析着。

谢清溪一听也是松了口气,只要粮食足够,便不怕大家乱起来。要不然这些饿极了的人混乱起来,她们这里可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到时候便是搬出布政使家眷的名号,只怕也无济于事了吧。

“可是中午的时候,便险些因为粮食的问题闹将起来,如今又是这般,只怕……”谢清溪还是不放心。

就在此时,只见门口真的有人过来,谢清溪惊了一跳,赶紧让丫鬟们将门关起来。而她走到窗前,待过了会那几人走近后,只见领头之人站在回廊之下,双手合十地说道:“谢夫人,老衲成济求见,还望夫人能赐见。”

这位成济乃是西鸣寺的主持方丈,萧氏一听便赶紧让丫鬟来门,请了他进来。

“老衲前来打扰,还请谢夫人见谅,”成济虽来时穿着蓑衣,可雨势太大,脱了外头的蓑衣时,里面的袈裟也湿了小半。可是这样的狼狈却丝毫不损这位成济大师的得道高僧的气度。

“大师言重了,”萧氏也还礼,又对谢清溪说:“清溪,还不见过大师,前次你在寺中做法事,得西鸣寺诸位高僧大德相助。”

“信女谢清溪见过成济大师,”谢清溪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回礼。

成济方丈一见谢清溪也轻轻点头,示意道:“原来谢小姐也在此,那老衲便不妨直言了。”

“大师有话只管吩咐便是,”虽说萧氏是布政使夫人,名副其实的贵族,可是对于这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她还是格外敬重的。

成济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今日早晨若不是他及时赶到,安抚了骚动的人群,只怕这西鸣寺的受灾情况便不会这般轻了。

他道:“想必夫人也应该听到,前面的诸多施主因这天灾而躁动不安。方才因山下道路被阻断,不少施主更是寝食难安。我虽勉强安抚了,只怕是强撑不久。”

谢清溪一听这些人被方丈劝了回去,也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西鸣寺乃是千古大寺,受佛祖佑护方能逃过此劫,如今山下只怕已是人间地狱,房屋倒塌又恰逢这样的暴雨,只怕官府一时难以上山救援,”萧氏缓缓说道。

谢清溪转头看着她娘,又看了眼主持方丈,不由感慨这姜还是老的辣。方丈只是将这寺中之事略提了一下,她娘便闻歌而知雅意。不过萧氏说的确实也是实话,便是现代交通那样便捷,救灾的时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山路被阻断的地方,甚至要过了三四天才能重新连通道路。

况且就算是连通了道路,这救灾的物资也不可能立即送达。

成济大师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若是寻常时候,老衲倒也不会这般不着急。西鸣寺素来有不少的贮粮,可五日前本寺刚向苏州府的信众施粥,将寺中大半的贮粮都用尽。原定昨日应送粮至寺中,却因旁事耽误,谁曾想今日便突逢此变故。”

若不是实在有难言之隐,成济大师也不愿来打扰萧氏。

可是如今西鸣寺的剩余的粮食,若是做出来的话,只怕只够这样多的人两顿而已。毕竟西鸣寺的僧侣也有数百人,再加上在佛殿躲避的香众,只怕有四五百之多。

谢清溪和萧氏对视了一眼,同样都惊诧不已。原以为如今的情况已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呢,可谁承想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等着她们。

“那不知大师如今可有良策?”萧氏虽说很有些手段,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是缺粮食,便是她也不能凭空变出来。

“老衲想请谢夫人派人尽快下山,将此处之事禀告给苏州官府,还往官府能及时进来救灾,”成济方丈虽有慈悲之心,可同样也是力不从心,毕竟这缺少粮食一日两日倒也还好,若是官府久久不前来救灾,只怕这后果是不堪设想啊。

“方丈大师,我与小女也困在寺中,自然是不愿看见有任何骚乱出现。可是官府救灾有轻重缓急之分,并非小妇人能力导。而我带上山的皆是女子,并不方便下山求救,”倒不是萧氏有意推脱,而是如今苏州处处都在受灾,官府只有那样多的人力。

更何况,萧氏也知道就算是朝廷赈灾也是有一定的流程,再加上各党派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扯皮,只怕待上谕达到之时已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而难民们能得到救治,快的也得四五日,慢的只怕是十几日都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